第287章 异议
叶玄自然知道,侯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
侯飞能有今天,可以说他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这样的人,岂有不收之理。
但是,叶玄更加清楚,现在不是拉拢侯飞的时机。
此次联姻失败,回到国内,他势必会受到文武百官的弹劾。
这一场酝酿已久的暴风雨,其能量有多大,叶玄现在的心里,也没有底。
他自己脚跟尚未站稳,却仓促间把侯飞纳入麾下。
那无疑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与此同时。
镇北关夏国退兵的消息,已经传回京城。
信中,并未说明夏国退兵的真正理由。
众人口口相传,最后,二皇子叶未居功至伟。
“陛下,二皇子殿下,真是我大明的福将啊!”
“不错,二皇子殿下领兵刚到镇北关不久,夏国那边就退兵了,肯定是二皇子殿下领军突袭夏军,导致夏军损失惨重!”
“二皇子殿下这些年一直在军中历练,果然英勇神武,正如军神转世!”
“我大明有二皇子殿下,江山稳矣!”
“区区镇北侯,打了这么久,都没有把夏军打走,二皇子殿下一到,夏军闻风而逃,看来二皇子神威,已经远超镇北侯!”
朝中百官,你一言我一语,无不对二皇子叶未称赞有加。
最后,有人将话题扯到了镇北侯身上。
百官们纷纷认为,镇北侯已经老了,没有用了。
此次若不是二皇子叶未,镇北关说不定就要坏在镇北侯手上。
对于杨家军抵御夏军而付出的牺牲,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无视。
帝位之上,大明皇帝叶天明亦是满脸喜色。
百官的话,让他心中甚是欣慰。
褒扬二皇子叶未,贬低镇北侯杨觉,可不正是他一直以来期盼的结果。
而事实上,朝廷百官本就是溜须拍马之辈,此刻,之所以这么说,也正是为了迎合叶天明的心意。
而站在镇北侯一边的人,此时也不约而同选择了沉默。
这个时候,跳出来发出不一样的声音,无疑是不理智的行为。
此刻,大皇子叶景脸色阴沉,脸上没有半点喜色。
听着百官们对叶未的称赞,叶景心里简直就像是吃屎一般难受。
他是知道夏国退兵的真实原因的,所以,才会如此难受。
“入他娘啊,这老二是他娘的走了狗屎运吗?”
“若是本皇子知道,大乾会突然对夏国发起进攻,本皇子说不得,也要死求父皇让本皇子去镇北关啊!”
“这种送上门的大功劳,就这么白白丢掉了,太可惜了,真是太可惜了!”
叶景心里忿恨难平,只可惜,这一切事实已经注定,谁也更改不了了!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臣相李善长,而此刻,李善长的脸上虽然挂着淡淡的微笑,眼神却是同样阴沉。
两人心里都明白,这一次,二皇子叶未白捡了一个大功劳,势必会让叶天明对叶未刮目相看。
对于夺嫡来说,这是极为不利的。
“臣相,你快说点什么啊!”
叶景不停的用眼神示意,希望李善长能够说一点什么,把叶未的影响降到最低!
李善长轻咳一声,上前拱手拜道,“陛下,老臣认为,此次二皇子殿下固然功不可没,可若是没有镇北关各位将士的顽强抵抗,亦换不回今日夏国的退兵。
所以,老臣建议,请陛下颁布圣旨,嘉奖有功之臣,此举,不仅能鼓舞军心,更能彰显陛下的英明神武以及关怀将士们的关怀之心。
老臣相信,将士们得到赏赐,势必会对陛下感激涕零,对大明更加忠心!”
不得不说,这姜还是老的辣!
叶景暗自竖起大拇指,李善长这一番话说出,瞬间便把百官议论的重心从二皇子身上拉了回来。
百官闻言,哪里不明白李善长的意思。
可是他们也都知道,李善长此言句句都在理上。
夏国集结兵力,源源不断进攻镇北关。
而反观大明这边的援兵与补给却迟迟不到,若不是镇北侯率领杨家军顽强抵抗,哪里还有二皇子叶未什么事!
说起来,百官们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
一切,皆为利往。
有了李善长带头,以叶景为首的大皇子一派纷纷谏言。
“不错,臣相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臣附议!”
二皇子派系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知道,目的已经达到,若是继续争论下去,反而会弄巧成拙。
当下也纷纷出言赞同李善长的观点。
叶天明笑容满面,“臣相及各位爱卿所言极是,此事,是该嘉奖。”
他目光扫视一圈,继而落在兵部尚书陈永成身上,“此事,便交由兵部落实。”
陈永成闻言大喜,连忙磕首谢恩,“臣领旨!”
李善长目光一凝,与叶景对视一眼,微微摇头。
叶景脸色刷的一下,更加难看起来。
虽然此事看起来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差事,可叶景明白,之前的担心现在全部变成了现实。
经此一事,皇帝确实更加看重二皇子叶未了。
因为,那兵部尚书乃是叶未派系的人。
如今,主动权握在陈永成手中,那也未必将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
而陈永成更会借助这次机会,大肆宣扬。
说不定,会把叶未吹成大明战神也不一定啊!
若真是那样的话,叶未夺嫡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此时二皇子派系的人,纷纷露出喜色。
剩余的官员纷纷对视,眼中神色莫明。
“陛下,臣有异议!”
而就在这时,一道低沉的声音响起。
众人循声看去,却发现说话之人,竟然是兵部侍郎权燕山。
前段时间,权燕山私自前往木鱼城之事,朝中知道的人很多。
此刻权燕山突然开口,百官的脸色顿时变的玩味起来。
叶天明双眼微眯,淡声说道,“权大人有何异议,但说无妨。”
权燕山拱手一礼,说道,“微臣只是不明白,夏国派兵三十万对镇北关发动猛攻,后面,又陆续调兵。
此事,无论怎么看,都是对镇北关势在必得。”
“然而,偏偏在最关键的时刻,夏国突然退兵,此举,颇为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