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在,晚点没关系——只要不督促,孩子就拖拉
现实生活中,在很多家庭里,妈妈担任了照顾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角色,因此,很多时候,当孩子行为拖沓时,妈妈会督促孩子,但实际上,妈妈的督促会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只要妈妈不在,他们就拖拖拉拉,久而久之,孩子的时间观念会非常差,或者干脆就是在偷懒。我们来看下面的案例:
很多孩子都有玲玲这样的毛病,妈妈在的时候,在妈妈的催促下还能将事情尽快做完、做好,可一旦妈妈不在身边了,他就会恢复到拖拉的状态之中。我们会为此而感到非常心急,甚至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向他发脾气。
不过我们也要好好想一下,看一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如此拖拉,看一看我们是不是也要承担责任。
因为像玲玲这样没有人督促就会变得拖拉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因为我们之前总是督促他,才使他养成这种不良习惯的。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1.在游戏中帮助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
对于很多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时间是什么,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我们可以运用孩子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让他认识和理解,如游戏。
例如,我们可以和孩子做这样的游戏——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这能让孩子认识到时间与游戏结果之间的关系。
再如,你可以设定5分钟,用闹钟来计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个故事,也可以和孩子比赛收拾玩具,5分钟时间到了之后,可以让孩子复述5分钟记住了多少生字、故事的内容是怎样的,或者收拾了多少玩具等。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刚刚我们一起读书、收拾玩具的5分钟时间已经使用完了,是不会再回来了,以此逐步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概念和珍惜时间的必要性。
2.与孩子达成一致约定
一些孩子做事拖拉,是因为他们觉得时间够用,而这是成人给他们的错觉。
作为妈妈,我们可以想一下,如孩子早上出门的时间必须在7:30前,那么,你可能会将最后时间限定在7:25。但你可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我再给你5分钟,快点!要迟到了”,你这样催促他,是希望孩子能快一些,这样我们就能给自己和孩子留一些时间作为缓冲期。
也就是说,即便孩子在7:25并没有做好准备,我们依然能保证他在7:30出门。但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会产生一种错觉:原来时间永远足够了啊,妈妈一直说要迟到,不也没迟到嘛!
对此,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催促孩子的——和孩子就某个时间达成一致约定。一位妈妈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案例中这位妈妈与孩子约定时间的方法值得我们很多父母效仿,孩子能认识到拖拉的严重性,当发现自己受到“惩罚”时,他们就会自觉改正自己的行为。
3.学会巧妙运用督促法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自觉主动地做自己的事情、能主动学习,能管理自己的时间,但实际上,我们的孩子最起码要到七八岁以后,才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此之前,少不了父母的督促。
督促孩子,尽量避免说教和唠叨,我们可以将教育的语言说得温婉、温柔、幽默一些。例如,看到孩子做作业时拖沓磨蹭,你可以开个玩笑说:“唉,作业本是不是不喜欢铅笔了呢?怎么它总躲着铅笔呢?”这时,孩子自然能听懂你的催促了,而当你离开孩子去做别的事时,你也可以提前对孩子说:“你要努力让作业本和铅笔成为好朋友呀!能做到吗?”孩子会对你这种幽默的语言印象深刻,也更有兴趣主动写作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