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习能力差异的奥秘
第一节 规则是学习能力差异的核心
在学校里,我们总会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巨大,有些学生一次就可以学会一个知识点,有些学生重复学了20次,依然学不会。
走向社会后,我发现一些当年班上的差生混得风生水起,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些差生逆袭的原因。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虽不擅长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他们身上拥有在社会中更利于发展自我的生存规则,而很多高材生身上并不具备这些规则。这些规则包括:不断尝试用新的方式去做一件事,不断变化却矢志不渝(很多高材生更善于计算利益得失,容易放弃短期内没有利益的事),有广泛的社交爱好并且为了做成一件事能屈能伸(这一行为规则在差生身上更容易被习得,因为他们在读书时,就必须能屈能伸、脸皮厚),遇到利益分配懂得用利他心来汇聚人心,把失败当成营养价值最大的事情,而不是只把它看成一种痛苦和屈辱。
好学生习惯了优秀,经常在学校被表扬,出了学校之后,遇到工作中的挫败,他们往往比中等生和差生更容易被击倒,因为学校的评价标准非常单一:成绩分数,而社会需要的能力评价维度很多,这时候好学生的弱点就暴露无遗,而他们没有足够多的面对挫败的经验和好心态。
抛开天赋层面,人和人学习、工作能力差异的核心,也是他们在漫长成长过程中习得的自己认同的规则(学习上、为人处世、遇到问题的思维习惯等),这些思考问题的惯性和行为准则是每个人在内心制定并遵守的规则。
离开校园后,我们大都会忘掉老师教授的各种具体知识,我们记得最牢固的是赖以生存、学习、生活的规则,这些规则使我们反复地获益或者受损,而规则涉及的行为累积若干年后,就铸成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成就。
小A在成长过程中确立了一个行为规则: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当他在具体的行为上伤害他人时,他会立即找借口来逃避问题(他的另外一个行为规则:回避问题)。
小A是一名培训师,在学生交了学费后,他失联两天。学生找到他质问时,他首先说:我在搬家,你催什么。一般人都会为这种行为(收费后失联)先道歉,还会感受到深深的自责,而他不是,他会反过来说别人不好(自我中心)。
后来,他把一个学生的上课时间从晚上调整到早上,而且没有提前征求学生同意。学生责问他时,他的回复是:我已经把我仅有的时间给了你(自我中心)。学生听后暴怒。
小A把周围人的钱都借了个遍,有一天我逼他还别人钱,他对我发誓说:这辈子再也不借钱了。过了一些日子,我听说他又和另外两个人借了一大笔钱。当我质问他时,他的回复是:不是什么人的钱我都借(回避问题)。我希望他为自己违背誓言的事先跟我道歉,但三年过去了,他从未真正地改正,所以我意识到这不可能。
小A不是某一个人,是某一类人的缩影,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被自己确立的某个不好的规则死死地拖累,并不断伤害周围的人,但他们对于自己的坏规则视而不见,也无视他人的告诫。他们总能对自己重复的错误行为进行自我合理化,从而陷入错误的轮回。
通过小A的例子,我希望大家意识到,一旦我们习得了某种不好的规则,无论是对学习还是工作,危害都是极大的,反之,习得了好的规则,就会无限获利。在学校时,我们还很难看到习得好规则的人和别人的明显差异,一旦进入社会工作,奋斗十年之后,他们取得的成绩就会和当年的同学有天壤之别。有一句话说:读书的时候,看自己的同学平平无奇,出了社会多年以后,才发现自己和对方的真实差距有那么大。
在学习上,一旦我们确立了一个好规则,坚持执行下去,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因此而长期收益。不同的规则,带来的学习效率和收益不同。
我举一个我练习写作的例子,让大家对好的规则对学习的助益有更深的理解。
在我最初练习写作时,我给自己确定的规则是:每天阅读5~10页书籍,争取每个月能看完3本书,增加自己的写作知识储备。经过一段时间,我开始提笔写作,可我发现一个问题:我看的书好像有印象,却又像茶壶倒饺子,怎么倒也倒不出来。看书的时候很轻松,用的时候抓耳挠腮也想不起来。
我意识到我学习写作的规则不好,于是我改变了规则:每天背五个经典句子。比起固定看书的页数,这个规则起初让我感觉到非常吃力,但坚持下来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在写作时真的能引用这些句子了,而且我的大脑在写作时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和开阔了,但我的文笔还是不出彩。光靠背诵的规则,我还是难以写出打动人心的句子,于是我再一次修改了自己的学习规则。
在调整学习规则的过程中,我反思到一个学习的奥秘:我们的大脑是输出(提取或应用所学)依赖型,而不是输入依赖型的。当大脑输入大量信息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我们学到很多东西的错觉,可是一旦进入应用输出的环节,就会发现自己的大脑能记住并提取、应用的知识少得可怜。
于是我又给自己确立了一个总的学习规则,多利用输出强化记忆。人的记忆只有强化到某种程度才能自由提取、应用,不能盲目地追求阅读更多的内容(给大脑输入更多的知识,贪多嚼不烂,一次记得少、记得牢,才能记得更多),靠大量阅读书籍能记住的太少,大脑提取不出来。
通过这个总的学习规则,我又一次修改、设计了我的具体学习写作的规则:
1.每天背诵5个经典名人名句。
2.每天原创或仿写5个句子。
3.设计一个抽背系统(反复抽背那些名句和自己写得好的句子),直到句子能够达到从脑海里自由提取,因为记忆强度不够是无法自由提取用于写作的。
4.定期扩大写作范围,例如,每个星期写一篇1000~2000字的文章,然后总结出一些写作框架,为后续的长文章写作练习做一个铺垫。
我按这个新规则进行了5年的写作训练,这些规则让我从一个写50个字都绞尽脑汁的普通人成了畅销书作家,并且能给上千人做培训(大量写作训练的记忆储备成为我教学表达的能力基础。自己是一条河,才能给别人几杯水)。我的写作规则帮我实现了巨大的收益。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它一直在变化。不要抱着一个固定的规则去解决所有问题,比规则更重要的是不断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规则,找到更好、更强的规则。我们可以把不断找到更强的新规则的过程叫作元规则,规则和元规则是能让你不断获得复利的学习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