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的小说历史非常悠久,从先秦时期的神话和传说开始,历经汉魏六朝的鬼神志怪至唐代的传奇,宋元时代的话本,直至明清之际古典小说的昌盛。明清小说数量、种类众多,有专写神仙妖怪的神魔小说,如《西游记》《八仙传》等;有描写人世间各种离合悲欢故事的世情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等;有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有讥讽弹劾当世社会各种弊端的讽刺小说,如《儒林外史》等;也有猛烈抨击社会各种时弊的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有描写各种冤狱讼案故事和侠客义士行为的公案侠义小说,如《三侠五义》《施公案》等。明清时期这些丰富而多样的小说,不仅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对娱乐的需要,也让人们在获得无比的精神享受之余,陶冶了性情,传递了正统的社会价值观,很好地起到了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古典小说是古代的流行文学,真切地描述了我们先祖的行止、哀乐、思考和梦想。这些小说因“古”而“典”,成为现代人了解古代文化、提高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古典小说这座宝贵的文化精神宝库,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和继承的。
《包公案》又名《龙图公案》,全名为《京本通俗演义包龙图百家公案全传》,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作者安遇时,明代人,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讲述了包拯断案如神的故事。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县(今安徽合肥)人。北宋真宗咸平二年生于宦门之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开封府尹。一生以为人刚毅、风骨清介、为民做主、不畏权贵、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断案如神而著称于世,人称‘‘包青天”。《包公案》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虽然书中夹杂了大量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和因果报应思想,但有很多内容触及当时社会重大问题,如审理恃强凌弱、谋财害命以及奸盗诈骗等案,还有行贿受贿,杀边民冒充杀敌请功,科举考试中有才落榜,无才高中等等,有力地抨击了社会的弊端。书中的案例,涉及男女关系、家庭纠纷和人身安全等,对现代人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包公案全鉴》在保留《包公案》原著完整内容的基础上,对生僻字进行了注音,对生僻难解的词进行了诠释,并利用“内文评析”版块对故事情节进行深入剖析,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读者的阅读障碍,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译者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