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笔者于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东亚学系,讲授The Written Word in Ancient China一课的教材。笔者于1968年应聘到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整理商代的甲骨之前,在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主修甲骨学与中国文字学的专业。到了国外后,由于工作上的需要,笔者开始自修有关中国的考古学以及一些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也到大学选修过这一方面的课程;拿到博士学位后,又在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所兼课。
在一次系务会议中,系主任要求教授们多开一些有趣味及通俗性的课,以便吸引较多的大学部学生来选课。会后思考,中国与其他较古老文明的文字都起源于图绘。象形的文字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活环境、使用的工具、生活的方式,甚至是处理事物的方法和思想观念。我们如想探求古代社会的一些具体情况,分析古文字所得的信息会对之有莫大的启示。笔者的专长既是文字学,如果选择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古文字说明其创作的含义,配合文献与地下发掘的考古材料,再结合国外所学得的有关人类学的知识,选择有趣的题材进行浅简的说明,并讨论与之有关的时代背景,也许会提高不以考古或历史为专业的学生来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尤其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字的创造以表意为主,不但字数多,其涵括的范围也远较其他的古文明广泛。如果集合很多的象形文字,分章别类地讨论各种题目,足够充当一个学年的讲课材料。
笔者提出这个构想向同事们征询意见,获得了出乎意料的肯定,大家认为这样的课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立即把教课大纲写出来向学校申请开新课。1979年开始上课时,学生只十二人,华洋各半。由于国外的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不熟悉,记笔记时对有关的人地名和文献资料都感到相当的困难,于是笔者就把自己准备的笔记发给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和理解容易些。几年后讲义递增,有成为专著的模样,乃于1984年把它出版,省却每年为复印教材而忙碌。当初开课的主要对象是非华裔的学生,不想一两年后,来选的华裔学生大大超过本地生。要求选修此课的学生一下子跳到五十、一百、二百。看样子,这个教学的内容和讲述的方式更适合华裔的学生。心想,说不定它也适合国内的学生,故也想出中文版。又出乎意料,台湾商务印书馆于1988年9月出版后不久,1991年韩国的洪熹先生译成韩文,由东文选出版。1993年韩国岭南大学的中国文学研究室也译成韩文,由该校出版。中文本出版以来,教材又补充了不少,有些看法也较过去的成熟些,适值第二版也售罄,乃建议出修订版。非常感谢台湾商务印书馆也同意出版,使得以前的某些错误得以改正。
本书依旧分二十章,依次为文字、古史、渔猎、畜牧、农业、作物、金属、工艺、饮食、衣服、居住、交通、生命、娱乐、商业、医学、战争、祭祀、天文、方向,大致包括古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讨论的是社会具体生活的情况,非政治舞台的历史。笔者限于学力,虽有心对每一个问题简要、有趣、有条理、正确地叙述其演进的过程,但因为它包含的学科太多,非一人之力所能够完全把握,一定有不少不成熟的看法及不周到的地方,希望专家们能给予指教。更希望抛砖引玉,鼓励更多、更充实的这一方面的通俗著作出版。
本书撰写的对象虽是一般的学生或读者,但为尊重前贤的研究成果,并对引用的材料负责,书中附有简单的注,以便有兴趣者循之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出版英文本时,因篇幅尚不大,故附注较详细。为了减少出版费用,中文版取消批注中的讨论,把材料的简称、页数移到文中的括号内。至于常见的古代典籍,就只举篇章而不列版本及页数。引用的著作,一般地说,作者名字后有年代数字的是单篇论文,否则即为专著,今以楷体字表示。书后依笔画的次序列有著作的简称表。每一章之后附有商代甲骨文、两周金文、秦小篆、汉隶书的字形演变表,其出处可参考高明的《古文字类篇》(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与徐中舒的《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
为阅读的方便,文中插入讨论到的古文字形,使得排版很费事。笔者建议商务印书馆依电脑打印机打出来的文稿影印出版。但一般电脑的打印机打不出符合其要求的文件,商务本不同意此办法。但因笔者身在海外,对于古文字形的剪贴工作,难于及时确定其位置,故勉强答应依文稿影印。笔者所使用的电脑软件,新创绘的字形是十五号字,但文档中的十五号字于缩小后,有些横笔不很清楚。请读者谅解。
最后,借此修订版出版的机会,再次衷心感谢两位老师的教导,使此书的写作成为可能。先师屈万里教授不但教导做学问的方法,还推荐笔者到加拿大来整理甲骨,使我得以接触文物,增广见闻。已从多伦多大学退休的业师史景成教授,除了学问外,对于日常生活还给予照顾,没有他的期望和鼓励,本书也难顺利完成。大学的同事Alfred Ward教授,博物馆的同事Jeannie Parker女士,在修改此书英文稿的过程中,经常给予宝贵的建议,增加其可读性,也是要衷心感谢的。
许进雄
于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省博物馆远东部
199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