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交易所开业
“诶这我明白了,”汉密尔咧嘴笑道,“就是让我们提提意见嘛。”
“是的。”哈杨点头道,“不过,我希望这个过程规范一些——你们代表军方给出一个意见稿,和两家研究所合作,涵盖从构想到理论验证,再到样品验证这一整套流程。经费由我来批。”
“没问题!”两人异口同声道。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哈杨面带笑容,“退役金已经到位了。本周内安排一次集体退役仪式,我将亲自给士兵、军官和家属们发放奖章和相应补贴,并在罗得市建立一座纪念馆。”
对于军改,哈杨的态度就是降本增效。新式装备的研发要作为重点,因为这能创收,但在大批量换代上,先将几种性价比高的推广开来。
这样即便本国军队没有大批量装备,但只要保证哪里有战事、哪里有诺多装备,那么这些新装备就在战场上经过了检验,而只要经过了实战,便能给其他潜在客户吃下一颗定心丸,毕竟战果比任何花里胡哨的宣传都更有用,此外还能给自己摊薄研发费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哈杨这边着手预研下一代武器时,希尔同样也在推进下一代的研究。只是哈杨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下一代却是自己当下这一代。
而在另一边,虽然法阵基板和通信技术出现在了实验室中,由于尚未公开,故而未在诺多商界引起波澜,但是另一件事着实在业界引起了大地震。
政府批准了《股份改革法案》。
这件事在早些天就有各种传言了,虽然人们已有预料,但当滨海市证券交易所在霜落月28号正式开业后,将人们的情绪带到了高潮。
虽然说技术突破是社会的原动力,但技术的推广和民用却离不开商业的支持,技术的改进也离不开市场的反馈,而像股权交易这样的基础金融设施便是给商业注入营养的血管,血管通畅后,商业汲取社会营养并反馈社会的整套循环便流畅起来。
这一天早晨,照常起来跑三轮出租车的兄弟俩马尔和梅尔,遇到了件奇怪的事。
“拉我去旧坝,麻烦快一点。”
这是他们俩今天早晨听到最多的话了,虽然说这滨海市比他俩去过的任何城市都要繁荣,也总能碰上些奇奇怪怪的人,但不管他们从哪里拉到的客,基本上都说要去旧坝。
旧坝他们俩自然知道,以前那里还是一个水磨坊,位于那条汇入赤水河的风河河畔,很早以前为了储存水力,修建了一座小水坝,也就是旧坝这个名字的由来。然而大概在四五年前的时候这里有几名富商开办了面粉厂,用机器带动磨盘,不仅全年能磨,而且价格还低上不少。一来二去磨坊主做不下去了,整套设施荒废在了那里,到如今已经荒草都长到一人高了。
当然,这些天他们听到传闻说那里正在重新修整,但不是重开磨坊,而是要建一栋大房子。房子是挺大,有一次路过时哥哥马尔碰见了,但具体有什么用他不清楚,那些懂的人叽里呱啦说上一通他也不太明白,毕竟他没有什么文化。
但今早拉客,兄弟俩在那发现人越来越多,这着实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于是在送两位客人抵达旧坝后,两人干脆把车一停,先是围观,然后见人们听到钟声响起一拥而入,他们便也跟了进去。
大厅内部大致呈圆形,空间宽阔敞亮,宽大的水晶窗、高耸的吊顶以及带有天平花纹的地板砖证明了建造者在这上面花费的心血。
在大厅的最里面,一大圈崭新的柜台已经设立好了,在这些柜台的背后,十余名穿着像是侍者的男男女女已经就位。涌进来的人们则直奔柜台而去,马尔两人见状也装模作样地跟了上去。
挤到柜台跟前的他们,只见一个女柜员端上一台铁盒子,而后又从抽屉中取出一张白纸,插进铁盒子底端的一个插槽内。
“先生,您要开设帐户吗?”女柜员声音清脆。
“呃……是在问我俩吗?”兄弟俩不知所措地对视一眼,不知如何答复。
“我要开我要开,”旁边一个中年秃顶男子抢先说道,“要收费吗?”
“不用的先生,”女柜员微笑道,双手放在了铁盒子后面的数十个按钮上,“请问您贵姓?”
“史密斯!”
“诶好的,”女柜员一边询问一边敲打着那数十个按钮,那张白纸则慢慢从铁盒子顶端槽口升了出来。
“这是您的帐户凭证,请一定要妥善保管,您买卖股票、债券时都需要出示这张凭证。”女柜员将部分纸剪了下来交给那秃顶中年人,兄弟两人探头一看,上面已经有了好些内容,最上面一行就是史密斯三个字,而那中年人则已经是笑容满面。
正当马尔两人在纠结要不要也弄上一张的时候,从大厅侧门进来了十余名衣着考究的人。
“咳咳,请大家安静一下,”领头一个身材略有发福的人开口道,“我是滨海市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任负责人,约瑟夫爵士。“在经过一番酝酿后,政府终于决定设立交易所,这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国际上继希尔皇家交易所之后的第二家……”
这人接着说了些庆祝开业之类的话,但很快便转入正题:“按照此前公示的内容,经过政府核查,批准了十三家公司与单位等经营实体上市。接下来我们有请各位经理和负责人一一介绍自家经营业务和前景!”
在一通热烈的鼓掌后,首先上来演说的是西蒙,这名专注于机床行业的大商人,是曾经的木材大王,也是第一位与哈杨合作并且当下市占率第一的机床生产商。
西蒙热情地向面前众多手里有闲钱、又有意向的投资者介绍自家的业务,比如这一行业有多大市场多大需求,比如自己是多少家下游厂商的供应商,又比如自己领先市占率第二第三的厂商多少。
西蒙如此积极地前来招揽投资,是因为信了哈杨的话踏上了“歧途”,原本自己木材生意做得好好的,轻松又来钱快,结果自己脑子一热转行干上了这个。当然这是西蒙自己对外的说辞,实际上国内木材行业已经见顶,加之国内造船业萎靡不振,他思来想去决定转行。
西蒙虽然预见了这一行业的前景,但低估了这一行业需要的投入和毅力,这是一个重投入却长回报周期的行当。在初期他就投入小半家底,虽然得到了回报,但很快便进来了几个同样有钱的竞争对手,为了拉开与他们的距离,西蒙只能砸钱,因为机床精度、适用性、性价比每改善一点,就要砸进对应数额的资金和资源,没有捷径可走。此前研制轴承就是这样,硬生生砸进了西蒙大半身家,这还是机械研究所派人过来指点的情况下。
所以现在西蒙慌了,退出竞争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要他今天退出,不出一个月他就要破产,但要是继续跟进又需要大笔钱,为此他找了哈杨多次,才终于盼到这样一个筹集资金的渠道,甚至为了抢先演说他也付出了一些代价。
好在这个行业门槛高,盈利也稳定,所以西蒙在演说中着重强调了这些字眼,给出一个相当高比例的分红,好在效果着实不错。
“我认购5%,10W股!”马上就有人开始喊道。
“我认购7%,14W股!”
马尔兄弟俩看得目瞪口呆,他俩虽然没有啥文化,但在西蒙的详细解说下也明白了不少,明白过来后更是暗暗咂舌,每股1个银花币,发行200W股,即便是1%也需要2000金花币,他们俩甚至怀疑自己这一辈子能不能赚到这2000金花币。而每年至少500金花币的分红更让这兄弟俩眼红不已,这意味着这一年啥也不用干就吃喝不愁。
而最大的买家更是让他们震惊,正是他们身边那位秃顶中年人,认购了15%也就是30W股,足足三万金花币,这一瞬间兄弟俩感觉自己进了富人窝。
只见那女柜员接过中年人的帐户凭证,噼里啪啦一阵敲打又弄出了一张纸条,接着将两张纸条上的内容记到一个本本上,然后才将它们一并交还给中年人:“先生,这是您对‘西蒙机床股份公司’的认购凭证。在我们营业时间内您随时可以过来继续增持或者售卖给别人。”
第二个上来演说的则是吉米,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后便立刻乘狮鹫赶回国内。无他,他也很需要钱。这段时间为了抢占市场,吉米不仅在国内各大城市建厂,在国外像索伦、查曼邦国和奥兰邦国都有建设工厂,整个摊子摊得太大,急需大量资金填补缺口。
第三个上来的则是大卫,他先前在吉米那贷款买自行车和三轮车组建了运输队,专门替客户运输陆路货物,当下生意火旺。听到这个消息他专门将运输队改为大卫运输公司,为的是筹集资金购置更多车辆来占领市场。当然运输行业有旺季也有淡季,大卫不可能像西蒙那样给予稳定的分红,所以他着重抓住股票升值这一关键点。
而皮特和露西兄妹俩作为大卫的发小,也专程赶来认购了部分股票。兄妹俩挺羡慕大卫,虽然他们在这一带组建了一个规模有近百人的施工队,但当下还是远不及大卫。
剩下上来演说的有诺多军工,一家刚刚组建的国营军火公司,有政府负责人,他们前来推销国债,还有五金商人埃伯特、冶金商人摩尔和哈维子爵等。
末尾一名年轻人的演说却是让人大出所料,他自称查理,想创办一份名叫《诺多时代》的杂志。
杂志是什么,马尔兄弟俩相对视一眼,常年都不摸书本的他们着实没太理解这为什么能赚钱。
但那年轻人显然是劲头十足,不仅热情洋溢,还提前准备了好些份样品当场分发了下去。马尔兄弟俩看不明白,但听了旁人的嘀咕,倒也知道了个大概——就是写国内各种东西,什么游历全国、商贸新闻、闲闻逸事等等。
本来在场的人不太感兴趣,但那年轻人自称在希尔那边游历归来,在那边就有人办这种杂志,很是畅销,此外发行的股票价格也很便宜。于是也有些人意动起来,陆陆续续认购了些。
“我也买,2股!”
马尔突然喊道,这半天下来在场几乎人人都买了,刺激之下他也很是意动,反正这次很便宜,每股还不到一张铜花币。只是这数额引得众人纷纷大笑,但马尔面皮厚,不为所动,而那年轻人对待他同样诚恳,即便只有区区2股。
“没必要吧,哥,”弟弟梅尔有些吃惊,“我们还不如把钱扔在酒馆里猜牌。”
“扔那里我们有哪次回过本吗?十次中赢一次,然后接下来九次输个干净。要我看反正都是扔,不如在这里扔,或许还能赚点小钱。”马尔倒是有些兴奋,“不如你也买点?”
“我……好,我也买2股,就当是抽奖了!”梅尔决定跟上去,反正是图个新鲜。
就这样,在哈杨与众多商人的努力下,交易所得以顺利营业下去,但对于一个初生的金融市场来说,各项制度尚未完善,普通民众更是没有什么概念,来场内交易的人们不过是些富人而已。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解决,当然也不用太久,一场牛熊交替便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