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耳鼻咽喉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耳的结构与功能

一、耳的结构

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图2-1)。

img

图2-1 耳的结构

(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1.耳廓 耳廓突出于头面部两侧。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外,其余均以软骨为支架,外覆皮肤。各部名称见图2-2。耳廓的皮下组织很少,皮肤与软骨结合较紧,故炎症时,疼痛较甚,且血肿或渗出较难自然吸收。

img

图2-2 耳廓各部名称

2.外耳道 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2.5~3.5cm,为一略呈“S”形弯曲的管道,其外1/3为软骨段,内2/3为骨段,两段交接处较狭窄,较大异物常嵌于此。软骨段皮肤有毛囊、皮脂腺及耵聍腺。外耳道的皮肤较薄,与软骨膜和骨膜黏着较紧,故发炎时,疼痛较甚,且可因下颌关节的运动,改变外耳道软骨的形态,使疼痛加剧。软骨部的前壁有2~3个裂隙,内含结缔组织,可借以增加耳廓及外耳道的活动度。骨段的后上壁由颞骨的鳞部组成,前壁和下壁由颞骨的鼓部组成。

(二)中耳

中耳是一个含气空腔,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

1.鼓室 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鼓室如六面箱形,有外、内、前、后、上、下六个壁(图2-3)。

img

图2-3 鼓室的六壁

(1)外壁 大部分为鼓膜。鼓膜为一宽约8mm、高约9mm、厚约0.1mm的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其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婴儿鼓膜的倾斜度更为显著,与外耳道底约成35°,故外耳道的前下壁较后上壁为长。鼓膜边缘形成纤维软骨环,附着于鼓沟。正常鼓膜借以下标志可以识别:在鼓膜的前上部有一灰白小突起,名锤骨短突;在锤骨柄末端鼓膜成一浅凹,名鼓脐;自锤骨柄末端向下向前达鼓膜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名光锥。在锤骨短突前、后皱襞以上的部分为鼓膜松弛部,前、后皱襞以下为鼓膜紧张部(图2-4)。为了便于描述,将鼓膜分为四个象限(图2-5)。中耳有病变时,鼓膜的正常标志发生改变。

(2)内壁 即内耳的外壁。在内壁的中部有一隆起,名鼓岬。在鼓岬的后上方有前庭窗,为镫骨底板及其周围的环状韧带所封闭,通向前庭。在前庭窗的上方有面神经管的水平段,面神经由此通过。鼓岬的后下方有圆窗,通入耳蜗的鼓阶,圆窗为一封闭膜,又称第二鼓膜。

(3)前壁 有咽鼓管的鼓室口,鼓室借咽鼓管和鼻咽部相通。

(4)后壁 有鼓窦开口,鼓室与鼓窦由此相通,化脓性中耳炎常由此波及鼓窦和乳突部。

(5)上壁 名鼓室盖,鼓室借此与颅中窝分隔。

(6)下壁 为一层薄骨板,将鼓室和颈静脉球相隔。

img

图2-4 鼓膜的正常标志

img

图2-5 鼓膜的四个象限

鼓室腔内有锤骨、砧骨和镫骨相接而成的听骨链,使鼓膜和前庭窗连结(图2-6)。

img

图2-6 听小骨

2.咽鼓管 系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成人咽鼓管长约3.5cm,外1/3为骨段,内2/3为软骨段。内侧端开口在鼻咽部的侧壁,适在下鼻甲后端的后外侧。咽鼓管有维持鼓室腔与外界的气压平衡及排除中耳分泌物的作用。婴儿和儿童的咽鼓管较成人短、粗而平直,故中耳炎较成人为多见(图2-7)。

img

图2-7 成人与儿童咽鼓管之比较

3.鼓窦 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前方借鼓窦入口与鼓室隐窝相通,后下壁与乳突小房相通。鼓窦内覆有纤毛黏膜上皮。

4.乳突 位于鼓窦后方,内含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连通的气房,各房彼此相通。其上界即为硬脑膜板,后界为乙状窦前壁,故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也可由此途径而引起颅内并发症。根据气房发育程度不同,乳突可分为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及混合型等4种类型。

中耳内有面神经通过,故中耳的病变可引起面神经的病变而出现面瘫。面神经离脑干后与听神经一并进入内耳道,于内耳道底部进入面神经管,界于前庭和耳蜗之间达膝状神经节。自膝状神经节忽旋向后而微下,经鼓室内侧壁(前庭窗上方)达鼓室后壁,称为面神经水平段。自鼓室后壁锥隆起的稍后方往下出茎乳孔,为面神经的垂直段。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向上前转约105°达腮腺,分为5支,分布于面部。

(三)内耳

内耳又称迷路。外层为骨迷路,内层为膜迷路。骨迷路和膜迷路之间含外淋巴液,膜迷路内含内淋巴液。

1.骨迷路 分为耳蜗、前庭、骨半规管三部分(图2-8)。

img

图2-8 骨迷路

(1)耳蜗 位于前庭的前部,呈蜗牛状。骨蜗管旋绕蜗轴两圈半,基底转突向鼓室内侧壁,形成鼓岬。蜗轴在耳蜗的中央,呈圆锥形,从蜗轴有骨螺旋板伸入骨蜗管,达管径的一半,有基底膜连续螺旋板达耳蜗管的外侧壁,将骨蜗管分为上下两部分。前庭阶居上,与前庭相通;鼓阶居下,借圆窗与鼓室相通。两阶内均含外淋巴液,借蜗尖部的蜗孔彼此相通。

(2)前庭 位于耳蜗与半规管之间,略呈椭圆形。前部与耳蜗相通,后部与半规管相通。外侧壁为鼓室内侧壁的一部分,有前庭窗和圆窗,前庭窗内壁有从前上向后下弯曲的斜形骨嵴,名前庭嵴。前庭嵴后面有椭圆隐窝,内含椭圆囊;前面有球状隐窝,内含球囊。

(3)骨半规管 位于前庭的后上方,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半环形骨管,即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每个半规管的一端膨大,名壶腹。

2.膜迷路 形态与骨迷路相似,亦分三部分,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的外淋巴液中。

(1)蜗管 为膜性的螺旋管,两头为盲端,充满内淋巴液。横切面呈三角形,底为螺旋板及基底膜,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又名柯替器,为听觉末梢感受器。

(2)椭圆囊与球囊 二囊均在骨前庭内,膜半规管借5孔通入椭圆囊,椭圆囊和球囊各伸出一小管而后合并成淋巴管,球囊借连合管通入蜗管。椭圆囊壁有椭圆囊斑,球囊壁有球囊斑。囊斑内有带纤毛的感觉上皮细胞和前庭神经末梢,其纤毛上覆盖一层胶质耳石膜,为静平衡末梢感受器。

(3)膜半规管 与骨半规管的形态相同。在膜壶腹内有一横位的镰状隆起,名壶腹嵴,由支柱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是前庭感受器的一部分。

听神经离脑干后,与面神经进入内耳道,在内耳道内分为耳蜗及前庭两支,耳蜗支穿入蜗轴内形成蜗螺旋神经节,节内双极神经细胞的远侧突穿过螺旋板,终止于柯替器。前庭支在内耳道内形成前庭神经支,节内双极细胞的远侧突终止于半规管的壶腹嵴、球囊斑和椭圆囊斑。

二、耳的功能

耳的主要功能为司听觉和平衡觉。

(一)听觉功能

声音通过鼓膜和听骨链传入内耳,还可通过颅骨传导到内耳,前者称为空气传导(简称气导),后者称骨传导(简称骨导)。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

耳廓与外耳道合成一喇叭状,有帮助收集声波并传导到鼓膜的作用,外耳道的特殊结构使2000~5000Hz频率的声波在鼓膜附近的声压提高10dB以上,对于提高言语的清晰度有一定意义。

中耳的特殊结构可使声波传入内耳时声压明显增大。鼓膜呈浅漏斗状,鼓膜凹面与锤骨柄的振幅比例为2∶1,即锤骨柄的振动幅度比鼓膜的振动幅度要小,但强度加大,声压可提高1倍;鼓膜的有效振动面积比镫骨底板大17倍,即从鼓膜表面的声压传到镫骨底板时可增大17倍;听骨链的杠杆作用使声波自锤骨柄传至镫骨底板时增加1.3倍。以上三种机制使声波由鼓膜传至内耳时,声压提高22.1倍,相当于声压级27dB。声波从空气传到内耳淋巴液时衰减的能量约30dB,通过中耳的增压作用得到了补偿。

保持鼓室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是保证鼓膜及听骨链正常机能的重要条件之一,此机能依靠咽鼓管来调节。

声音传导到达前庭窗后,使内耳的外淋巴液和内淋巴液也发生了振动,引起基底膜的振动,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基底膜中不同部位的共振。一般认为,耳蜗底部接受高频声,耳蜗顶部接受低频声。引起听神经兴奋后,传达到大脑颞叶皮层,产生听觉。

概括起来,听觉传导通路可用如下方式简单表示:

img
(二)平衡功能

人体保持平衡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及本体感觉三个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完成,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庭系统。前庭感受器由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嵴所组成。位于前庭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主要感受直线加(减)速度的刺激,维持身体静态平衡;位于三个相互垂直的半规管中的壶腹嵴主要感受角加(减)速度的刺激,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