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诊断学》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为临床服务为目标,依据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际需求,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编写,旨在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
本教材的编写以修订为主,依据“十三五”规划教材《诊断学》评价报告,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进行修订完善,围绕着培养中医临床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来进行。编写过程中,编委会除按照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的统一要求外,还采纳了许多师生的建议,认真制定编写大纲、教学大纲。在上版《诊断学》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精简不必要的重复和已经陈旧的内容,注重更新内容,及时反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力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简明性和实用性,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诊断学是高等医药院校所有临床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必修课,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和“纽带”,是把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课程。本教材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病历书写与诊断方法五个部分。
1.症状诊断 包括常见症状和问诊两部分。主要介绍各系统症状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问诊要点和检查要点,部分症状附有诊断流程图。问诊主要介绍问诊的重要性、方法、注意事项和技巧,特别强调医患交流的重要性和问诊技巧。
2.检体诊断 包括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头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肛门直肠和外生殖器检查、脊柱与四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全身体格检查。强调体格检查的方法与技巧、正常表现与异常表现的区别,尤其是各种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
3.实验诊断 包括临床血液学检查,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肾功能检查,临床常用生化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测,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八部分。选择临床常用的项目进行编写,强调实验项目的选择原则、临床意义,尤其强调对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4.器械诊断 包括心电图、肺功能、内镜、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检查。介绍检查的适应证,正常与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以及内镜检查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介绍心电图正常表现,尤其强调异常心电图(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梗死、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5.病历书写与诊断方法 介绍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病历的种类、格式和内容,完整诊断的内容、诊断步骤、注意事项和临床思维方法。
书后附有临床心电图常用表、参考文献,以利于查阅。
按编写内容前后顺序,本版教材编写的具体分工如下:绪论、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由詹华奎编写;常见症状第1、7、10、12、15节由毕榕编写;常见症状第2~6节、问诊由杨继兵编写;常见症状第8、9、11、13、14节由周艳丽编写;常见症状第16~19节、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由张晋岳编写;基本检查法、肛门直肠和外生殖器检查由辛华编写;胸肺部检查由蒋茹编写;一般检查由张嬿编写;头、颈部检查由黄涛编写;心脏检查由刘维琴编写;腹部检查、内镜检查由徐毅编写;脊柱与四肢检查、全身体格检查由李潇编写;神经系统检查由古联编写;血液学检查由张凡雄编写;血栓与止血检查由陈鹏编写;肾功能检查、尿液检查由王玫编写;粪便、痰液、分泌物及体液检查、内分泌激素检测由洪燕英编写;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由闫平慧编写;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由伊琳编写;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由梁文杰编写;心电图检查第1~5节由高燕鲁编写;心电图检查第6节由王虹编写;心电图检查第7~9节由王肖龙编写;肺功能检查由隋博文编写;病历书写与诊断方法由孙士玲编写;临床常用诊断技术由赵文编写。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由詹华奎负责,全体编委参与。
《诊断学》编委会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