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
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如《说文解字》说“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后来随着观察面的扩展,阴阳的含义逐渐得到引申。如向日则温暖、明亮,背日则寒冷、晦暗,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如此不断引申的结果,就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划分为阴与阳两个方面。阴阳从特指日光的向背变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宇宙间凡是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等;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寒与热、升与降、明与暗等。一般来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由于水与火具备了寒热、动静、明暗的特性,故以水火概括阴阳的属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炎上故属阳。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如脏为阴而腑为阳,精为阴而气为阳,营气为阴而卫气为阳等。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出来的。因此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若该事物的总体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属性是固定不变的。如上述的水与火,水属阴,火属阳,其阴阳属性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可反称。水不论多热,对于火来说,仍属阴;火不论多弱,对于水来说,仍属阳。其他如天与地、日与月、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寒与热、明与暗、温煦与凉润、兴奋与抑制、推动与宁静等,其阴阳属性具有不可变性和不可反称性,故说事物的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是绝对的。
若事物的总体属性发生了改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变了,则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故事物的阴阳属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对的。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属性相互转化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属阴的寒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属阳的热证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疾病的寒热性质变了,其证候的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
2.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阴阳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可以概括为阴阳两类,一事物内部又可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内部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事物这种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
3.阴阳属性随比较对象不同而变 若比较的对象发生改变,那么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可以随之改变。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与冬天比较,其气温而属阳;若与夏天比较,则其气凉而属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等几个方面。
(一)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等。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阴与阳之间的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
人体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也是处在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动态之中的。如人体中的阳气能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命活动,加快新陈代谢,而人体中的阴气能调控和抑制机体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可称为“制约太过”。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可称为“制约不及”。
(二)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中医学把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气虽热而雨水增多;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天气虽寒而降水较少。如此维持自然界气候的相对稳定,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如兴奋与抑制两种功能,既是相互制约,又是相互为用的。白天人体阳气旺盛,兴奋功能占主导地位,但须以夜晚充足的睡眠为前提;夜晚人体阳气衰少而阴气渐盛,抑制功能占主导地位,但须以白天的充分兴奋为条件。“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营卫生会》),就是因阴阳双方相互为用的关系失调而致。
由于某些因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春秋繁露·顺命》),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而死亡。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三)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互为消长;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
1.阴阳互为消长 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但从一年的总体来说,阴阳还是处于相对动态平衡状态的。以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白天阳气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夜晚阴气盛,故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功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的生理功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阴与阳之间的互为消长是不断进行着的,是绝对的;而阴与阳之间的平衡则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平衡。
2.阴阳皆消皆长 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如四季气候变化中,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即阴阳皆长与皆消的消长变化。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由于精(阴)不足不能化生气(阳),属阳随阴消;而补充精(阴),产生能量(阳),增加了气力,则属阳随阴长。
阴阳消长只是阴阳变化的过程和形式,而导致这种过程和形式出现的根本原因则是阴阳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各类事物中的阴阳关系各有侧重。某些事物间的阴阳关系以互根互用为主,如精与气、气与血等;另一些事物间的阴阳关系却以对立制约为主,如寒与热、水与火等。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补略》所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正因为如此,一旦出现阴阳消长变化失常时,前者多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而后者多表现为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就会出现气候异常变化,在人体则引起疾病的发生。前述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虚阳亢”,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而“精气两虚”“气血两虚”,则属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异常的阴阳皆消。
(四)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例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属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属阴的冬天又可以转化成属阳的夏天。人体的病证,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属阴的寒证又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基本形式。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随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黄帝内经》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及“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来阐释阴阳转化的机理。生、化、极、变,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物生谓之化”,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物极谓之变”,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点,由盛到衰,向反面转化的阶段。由此可见,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物极必反”的规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极”,以及“寒甚则热,热甚则寒”(《灵枢·论疾诊尺》)的“甚”,即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极”的程度,是事物的阴阳总体属性发生转化的必备条件。
阴阳的相互转化,既可以表现为渐变形式,又可以表现为突变形式。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冰雹突袭,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即属于“突变”的形式。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如邪热壅肺的患者,表现为高热、面红、咳喘、气粗、烦渴、脉数有力等,属于具有一派实热性表现的阳证。邪热极盛,耗伤正气,可致正不敌邪,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转化为具有一派虚寒性表现的阴证。
此外,阴阳双方还有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即阴阳自和。
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广泛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人体脏腑及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分属于阴阳的脏腑形体组织还可以再分阴阳。如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上属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下属阴,而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如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精与气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维持了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稳定有序。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是由精所化之气来推动和调控的。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功能作用而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正是由于人体内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同时由于体内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消长转化,维系着协调平衡的状态,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得到稳定发挥。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而疾病是由于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邪正相搏,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和互损。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分析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和概括各种证候的阴阳属性两个方面。
1.分析四诊资料 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属性。
色泽分阴阳: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
气息分阴阳:语声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动静喜恶分阴阳: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
脉象分阴阳: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2.概括疾病证候 辨别阴证、阳证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在脏腑辨证中,脏腑精气阴阳失调可以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概括起来,无外乎阴阳两大类。如在虚证分类中,心有心血虚、心气虚、心阴虚和心阳虚之分。
(五)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1.指导养生 养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确定治疗原则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盛偏衰和互损又是其基本表现形式,因而在把握阴阳失调状况的基础上,用药物、针灸等方法调整其偏盛偏衰和互损,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六)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物的性能,包括气(性)、味和升降浮沉,而气、味和升降沉浮,又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酸、苦、甘、辛、咸五味,辛味有发散之性,甘味能滋补与缓急,酸味能收敛,苦味能降能坚,咸味能软坚和泻下。故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浮为向外浮于表;升浮之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降是下降,沉为向内沉于里;沉降之药,其性多具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