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一)萌芽时期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很多的护理知识。人类用树叶和兽皮做衣遮体可避寒邪,形成了早期的生活起居护理。如《韩非子·五蠹》曰:“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礼记·礼运》曰:“昔者……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记载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在劳动中受伤后,人们学会用树枝干固定骨折、清澈的溪水冲洗伤口等,这些成为骨折小夹板固定、伤口消毒处理的雏形。《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表明人们开始懂得如何减少误食和中毒。由于火的使用,在取暖过程中,发现因受寒湿而引起的疼痛减轻,这就是原始的热疗法。原始人在用火过程中,偶然烧灼了皮肤表层,开始感到表面的灼痛,随之发现局部烧灼会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从而形成了原始的灸法等。
(二)夏—春秋时期
夏—春秋时期,建立了最早的医学制度。周代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医学分科,并开始除虫、灭鼠、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活动。如《周礼·天官》中记述医师下设有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徒”兼有护理职能,负责看护患者。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丰富的护理方法。“喜、怒、哀、乐、爱、恶、欲之情,过则有伤”,说明对情志护理已有所认识。“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表明已认识到外科疮疡用药护理和饮食护理的重要性。《礼记》记载的“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为食物的消毒灭菌提供了资料。“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为个人卫生提供了借鉴。“鸡初鸣,咸盥漱”成为口腔护理的最早记载。《诗经》“洒扫穹室”“洒扫庭内”,《管子》“当春三月……抒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记载了环境护理的内容。《枕中记·导引》所述“常以两手拭面,令人面有光泽,斑皱不生”,成为养颜美容的重要记载。
(三)战国—东汉时期
战国初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对伤口的冲洗消毒,如“犬所啮,令毋痛及易疗方:令啮者卧,而令以酒财沃其伤”。这是酒精处理伤口的最早记录。
战国—东汉时期,《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药典籍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护理的初步形成,为中医护理确立了基本原则。
1.《黄帝内经》奠定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比较完整的一部中医古典医学巨著。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81篇。它系统论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在护理方面涉及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及部分护理技术等内容。该书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
(1)《黄帝内经》与生活起居护理 《黄帝内经》从“人与天地相应也”指出了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这与我们现在说的整体观念是一致的。“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提醒人们顺应四时气候,做好日常生活调护,避免疾病的发生。《灵枢·五癃津液别》曰:“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为气。”指出夏天腠理开泄,汗出而保持正常的体温,来适应外界的天暑地热;冬天腠理闭密,保津蓄温,来适应外界的天寒地冻。
(2)《黄帝内经》与饮食护理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说明饮食调养要注意忌饱食及肥甘厚味之品。《素问·玉机真脏论》说:“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指出食粥养胃、止泻,啜热稀粥发汗促使邪气外泄,增强人体正气。“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一饮食原则与现代营养学中的平衡膳食要求基本一致。“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等记载,提出了疾病恢复期,不可大补,否则“虚不受补”,为饮食护理提供了依据。
(3)《黄帝内经》与情志护理 《黄帝内经》中包含着丰富的情志护理内容,强调情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认为情志失调会导致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此外,《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情志相胜法、说理开导法等情志调护的方法。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这是根据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的原理,用相互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对机体有害的情绪,以达到调和情志的目的,此乃中医情志调护的一大特色,为历代医家广泛使用。“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此种开导法对现代心理护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护者对患者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晓以利害,使其遵守医嘱,配合治疗护理。重视心理调护,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是中医护理的一大特点。
(4)《黄帝内经》与用药护理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以五行生克理论为依据,阐述五脏疾病用药护理。《灵枢·四时气》有关于水肿病用药护理的记载:“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阐明水肿患者在服利尿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同时强调了水肿的饮食禁忌。
(5)《黄帝内经》与病情观察 《素问·脉要精微论》载:“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通过观察呼吸频率和声音来判断中气的虚实,指出了病情观察的要点。《素问·五脏生成》云:“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指出望色的要领以滋润光滑、颜色鲜明而含蓄为有生气;若色枯槁不泽、晦暗无神则为败象,以此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凶吉。
(6)《黄帝内经》与护理技术 《黄帝内经》记载的中医护理技术有针刺、灸法、推拿、刮痧、敷贴、热熨等。《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指出对寒邪侵袭所致的疼痛可通过按摩推拿来缓解。《素问·骨空论》曰:“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介绍落枕患者灸治时的取穴方法。《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今风寒客于人……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指出风寒侵入经络,发生麻痹或肿痛等症状时,可用汤熨、火罐、艾灸、针刺等方法以散邪。
2.《伤寒杂病论》开创辨证施护先河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该书问世不久,因战乱而散佚,后经王叔和搜集整理而成现今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在形成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开了先河。该书在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临证护理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1)《伤寒杂病论》与护理技术 该书有关护理技术的记载十分丰富。
①首创灌肠法:《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曰:“阳明病……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汁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这是灌肠法的最早记载。
②最早开展复苏术:《金匮要略·杂疗方》曰:“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中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这段文字记载了自缢的抢救复苏过程,呈现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雏形。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关于心肺复苏抢救技术的记载。
③其他护理技术:该书记载了熏洗法、坐浴法、舌含法、热熨法、艾灸法、搐鼻法等。如用百合煎汁洗,治心肺阴虚之证候;狐惑病蚀于下者,用苦参汤外洗等。《金匮要略·杂疗方》还记载有抢救“尸厥”“卒死”等昏迷垂危患者,用“捣薤汁灌耳中”“雄鸡冠割取血,管吹内鼻中”“吹皂荚末鼻中”及“菖蒲屑内鼻两孔吹之”等法。
(2)《伤寒杂病论》与用药护理 该书记载了大量方药的用药法,如汤药的煎煮法,服药的温度、时间、次数,药后的观察,服药的注意事项及饮食宜忌等,并确立了辨证施护原则。如服桂枝汤后,所载“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为服药护理及药后观察提供了依据。
(3)《伤寒杂病论》与饮食护理 该书重视饮食调护,强调饮食的禁忌原则,并有专篇论述禽兽鱼虫禁忌和果实菜谷禁忌。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得快下后,糜粥自养。”指出对腹泻的患者,应先给予清淡饮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再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
3.《神农本草经》详细阐述用药护理 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并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为后世中药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对临床用药护理亦具有重要意义。此书指出临床用药中要注意密切观察和记录药物的增效与减效、有毒与无毒的各种临床变化。对有毒性作用的药物,要特别谨慎,强调必须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免造成药物中毒的严重后果。“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此外,对服药时间和方法也相当重视。“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表明服药的时间和方法将直接影响药物效果的发挥。因此,该书对护理人员掌握用药的剂量、毒副作用及用药后效果观察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保健体操 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的名医,精通内、外、妇、儿诸科及针灸等,以擅长外科著称,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华佗在古代气功导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名叫“五禽戏”,使头、身、腰、四肢等各个关节都得到活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五禽戏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保健操,丰富了我国保健体育的内容,对养生康复及中国体育史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了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肘后备急方》集中医护理各科之大成 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精神科、伤科等的总论述。书中关于治疗疟疾有这样一段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绞取汁,尽服之。”正是这寥寥数语给了屠呦呦教授灵感,成功提取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性命,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项的科学家,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书中还广泛涉及护理内容,记载了烧灼止血法,并首创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患者的复苏术;记载了腹水的饮食护理,即“勿食盐,常食小豆饭,饮小豆汁,鲤鱼佳也”;记载了用海藻治瘿病,与后人揭示的甲状腺肿大与缺碘有关相一致。还提出了用狗脑敷治疯狗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2.《刘涓子鬼遗方》发展中医外科护理 南北朝时期龚庆宣所著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该书记载了许多外科病症的护理,如对腹部外伤肠管脱出者,还纳时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安静,还应注意外敷药的干湿,干后即当更换。该书更强调饮食护理,如纳肠入腹后要“十日之内不可饮食,频食而宜少,勿使患者惊,惊则煞人”。这些护理原则和要求对中医外科护理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五)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阶段,隋唐统治者直接参与医学事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采取了一些促进医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如设置太医署教授学生,开始医学分科,规定了经考试录用医生,以及政府主持编修医书等。由于临床医学专科化的发展,中医护理学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提高,总结出许多专科护理的经验。
1.《诸病源候论》论述了各种疾病护理 隋朝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也论述了各种疾病的护理。外科方面,十分重视术后护理。如外科肠吻合术后的饮食护理,“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饱食者,令人肠痛决漏”,此与现代护理手术后从流质、半流质过渡至软饭的饮食护理原则不谋而合。妇科方面,“妇人妊娠病诸候”记录了北齐徐之才的“十月养胎法”,强调妇女妊娠期间当注意饮食起居及情志调养,这对保护产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防止流产,具有积极的作用。还介绍了乳痈的护理方法,“手助捻去其汁,并令旁人助噘引”,以使淤积的乳汁排出,而使乳痈消散。这一护理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儿科方面,书中首列“养小儿候”,提出“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不见风日,则令肌肤脆软”,主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抱小儿于阳光下嬉戏,不宜穿着太暖,可使小儿耐受风寒,不易得病。此外,该书对中风、淋证、温热病的病情观察记录很详细,如“凡皮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提倡以脉象来对温热病进行病情观察。
2.《备急千金要方》专论医德,首创导尿术,重视妇儿保健 唐代孙思邈编撰的《备急千金要方》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而得书名。该书阐述了医德规范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更详细地论述了临床各科的护理、食疗及养生等内容。
(1)专论医德 孙思邈的《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专论医德,其中阐述的医德规范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境界至今为中医学生入门必学。“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此论可谓开中国医德规范之先河。他强调对患者要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告诫医护人员不可将医术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对危急患者要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在医疗作风上要有德有体,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孙思邈高尚的医德一直流传后世,成为从医人员学习的典范。
(2)首创葱管导尿术 书中详细记载了用葱管导尿解除尿潴留的过程,“以葱叶除尖头,纳阴茎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胀,津液大通即愈”。葱管导尿术的出现标志着护理技术渐臻成熟。这一方法比I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
(3)儿科护理 孙思邈收集和总结唐代以前对小儿保健防病的经验,为儿科临证护理做出巨大的贡献。对初生婴儿,指出“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也”,此与现代护理首先要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不谋而合。皮肤护理方面,指出小儿沐浴后,腋窝和阴部要扑上细粉,以防湿疹。母乳喂养方面,内容丰富细致,提出“凡乳母乳儿,当先极捼,散其热气”,即首先要求哺乳前先适当揉搓,散去乳房的热气,使泌乳通畅,便于吸吮;并认为“视儿饥饱节度,知一日中几乳而足,以为常”,即应根据婴儿需要确定每日哺乳次数和量,这与现代母乳喂养中的按需哺乳原则一致;“母有热以乳儿,令变黄不能食……母怒以乳儿,令喜惊发气疝,又令上气癫狂……母醉以乳儿,令身热腹满”,强调乳母的健康状况、情志、饮食与婴儿的身心发育关系密切,故对乳母的选择要求严格,认为“其乳儿者,皆宜慎于喜怒……但取不胡臭、瘿瘘、疥疮、耳聋、鼻渊、癫痫,无此等疾者,便可饮儿也”;“新生三日后,应开肠胃,助谷神,可研米作浓饮,如乳酪浓薄,以豆大与儿咽之,频咽三豆许止,日三与之,满七日可与哺也。儿生十日始哺如枣核,二十日倍之,五十日如弹丸,百日如枣”,认为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添加辅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则。这些记载为后世小儿如何添加辅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4)妇产科护理 孙思邈对妇人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如妊娠妇女应“居处简静”,禁酒及冰浆;在临产护理时,不能让不洁者进产房;对产后护理指出“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等。这些护理方法对现代妇产科护理仍有指导意义。
(5)养生保健 孙思邈提倡“预防为主”,对饮食、起居、衣着等亦有具体论述,如“食毕当行步踌躇……则食易消”“饮食即卧,乃生百病”“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饥忌浴,饱忌沐”“浴沐后不得触风冷”,为养生保健提供了借鉴。指出消渴病所慎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且强调“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至今对糖尿病的养生护理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3.《外台秘要》记载实验观察法和传染病护理 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对于临证护理中的病情观察很有创见。如对黄疸病的观察曾指出:“每夜小便里浸少许帛,各书记日,色渐退白则瘥。”即用白帛每夜浸在病者的小便里以染色,然后按日期顺序记录下来,对比每日帛上黄色之深浅,以此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如果黄色渐退为白,则表示病愈。这一记载,可谓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验观察法,也说明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有了简单的护理记录。另外,还注意到消渴病患者的尿是甜的,并对消渴病治疗采取饮食疗法和生活起居调护。该书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如对伤寒、肺结核、疟疾、天花、霍乱等病情观察方面均有较详尽的记载。对传染病的护理提出了禁止带菌人进入产房和“不得令家有死丧或污秽之人来探”等护理探视制度。
(六)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的时期。随着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临床治疗的发展,中医护理取得长足的进步。如北宋政府主持编撰的《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等,除了对当时有效的医方、验方做了一次系统的集结,还广泛收集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的护理经验。其他如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直的《寿亲养老新书》、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也分别论述了小儿、老人及妇女的护理方法和特点。
1.一般护理
(1)用药护理 煮药、服药讲究方式方法,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这方面的内容在宋代医籍中已有较详细论述。《太平圣惠方》载:“凡煮汤……常令文火小沸,令药味出。煮之调和,必须用意。然则利汤欲生,水少而多取;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用新布绞之。服汤宁小热,即易消下,若冷,则令人呕逆。”并在指出“服饵之法”时,认为“少长殊途,强羸各异,或宜补宜泻,或可汤可丸,加减不失其宜,药病相投必愈”。服药方法应根据患者情况灵活变通,不可千篇一律。《圣济总录》谈到清利药和补益药的不同服用方法,“凡服利汤,贵在侵早,仍欲稍热,若冷则令人吐呕。又须澄清,若浊则令人心闷。大约分为三服,初与一服,宜在最多,乘病患谷气尚强故也。次与渐少,又次最少。若其疏数之节,当问病患,前药稍散乃可再服”,“凡服补益丸散者,自非衰损之人,皆可先服利汤,泻去胸腹中壅积痰实,然后可服补药”。此外,服药的多少,要与患者血气相适应。因人有体质不同,病有新久之分,故须辨证用药。
(2)饮食护理 中医历来强调饮食护理的重要性,到了宋金元时期,随着医药经验、生活经验的丰富,一些论著做了进一步阐述。李杲的《脾胃论》详细论述了脾胃内伤病的精神调养、饮食起居调理及用药宜忌等问题,强调不论有无患病,都应注意调理饮食,不宜过食大咸、大辛之味。《太平圣惠方》在介绍“服诸药忌”时指出:服药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杂生菜,不可多食肥猪、犬肉、油腻肥羹及鱼脍腥臊,也不可食诸滑物果实等。当中风患者出现失音、闷乱、口眼㖞斜等症状时,张子和强调严禁进食“鸡、猪、鱼、兔、酒、醋、荞面动风引痰之物”。
(3)生活起居护理 宋金元时期有较全面记载生活护理的专著,如陶谷的《清异录》,蒲虔贯的《保生要录》等。《保生要录》可谓我国较早也较全面的生活护理专著,其中指出衣服厚薄应随着气候变化及时增减,暑时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温,盛暑不可露卧,并倡用药枕以健身防病。
2.专科护理 随着护理经验的日益积累和丰富,宋金元时期的中医护理开始朝着专科专病的方向发展,专科护理的内容已趋完备。
(1)儿科护理 小儿生活起居方面,强调衣着冷热寒温适宜,如《格致余论》谈到“童子不衣裘帛”,尤其是裤子不宜选用丝织品和毛皮制品,因为丝毛制品比布温暖,而下半身主阴,得寒凉之气而阴精易于生长,得温暖之气则阴精反而易致暗耗。小儿饮食护理方面,《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到:“乳母无知,但欲速得长大,更无时度,或儿睡着而更衔乳,岂有厌足?受病之源,自此渐至日深,导其胃气之虚,慢惊自此而得,可不慎乎!此候但令节乳为上,甚则宜令断乳。”提出母乳喂养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小儿疾病护理方面,《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载:“儿初生,须当以时断脐……才断脐讫,须用烙脐饼子安脐带上,烧三壮,炷如麦大。若儿未啼,灸至五七壮……上用封脐散裹之。”认为小儿脐风与成人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并发明“烙脐饼子”加以预防。所谓“烙脐饼子”,是指将药物制成大小如麦粒的药膏,置于脐带的创口上点火燃烧,以杀灭存留在伤口上的微生物。而封脐散则用以祛腐生肌、消毒收敛。由于脐带无神经末梢,因此直接用高温火烙的灭菌方法,既简便易行,又安全可靠。再如鹅口疮(又称雪口),好发于哺乳期婴儿,据《圣济总录》记载,可用“以绵缠箸头”蘸药汁擦拭的方式护理患儿。惊风是儿科四大病证中最危急的症候,《儒门事亲》指出,当抽搐发作时,护理者千万不能用强力按止搐,否则可因“气血偏胜,必痹,其一臂,渐成细瘦,至老难治”,认为最好的护理方法是“置一竹簟铺之凉地,使小儿寝其上,待其搐,风力行遍经络,茂极自止,不至伤人”。
(2)妇科护理 《妇人大全良方》谓:“若遇经行,最宜谨慎,否则与产后症相类。若被惊怒劳役,则血气错乱,经脉不行,多致劳瘵等疾。”言简意赅,揭示了经期护理的重要性。对孕妇的护理,指出妊娠期前五月之膳食可与常人无大差异;后五月因胎儿发育加快,宜调五味以增进食欲,但须有节,以免胎儿发育过快而致难产。书中还以“妊娠逐月服药将息(即护理)法”“将护孕妇论”等为题,较详细地论述了妇女妊娠期在饮食、生活、情志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对于产后护理,则强调产妇需充分休息,初产者可用手轻轻自上而下按摩腹部,以促进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防止产后血晕;饮食以易消化的半流质为宜,同时应避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的语言、环境刺激等。
(3)老年护理 《格致余论》谈到老年人“饮食尤当谨节”,需注意“物性之热者,炭火制作者,气之香辣者,味之甘腻者”,皆不可食。《寿亲养老新书》认为老人饮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黏硬生冷”“食饱,不宜急行”“腹空,即需索食,不宜忍饥”。《寿亲养老新书》还记载了较多老年人的生活护理内容,如“栖息之室,必常雅洁,夏则虚敞,冬则温密。其寝寐床榻,不须高广,比常之制三分减一,低则易于升降,狭则不容漫风。褥浓藉务在软平。三面设屏,以防风冷。其枕宜用夹熟色帛为之,实以菊花”。除了居住环境,还就老人穿衣提出具体要求,“其衣服制度,不须宽长,长则多有蹴绊,宽则衣不着身”“虽遇盛夏,亦不可令袒露”“春时,遇天气燠暖,不可顿减绵衣”等。
(七)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对医药认知程度的深入,医家对疾病的护理体会亦趋加深。尤其在疾病的治疗康复、妇婴保健及老年人的将养方面,一些综合性著作及内、外、妇、儿、老年养生等专著中均有丰富的记述。
1.养生康复 明代冷谦《修龄要旨》一书提出“养生十六宜”(发宜多梳、面宜多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舌宜抵腭、齿宜数叩、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沐浴、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可谓养生术的经验之谈,至今对养生康复护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清代名医叶天士在老年病的防护方面还强调颐养,指出“寒暄保暖摄生,尤当加意于药饵之先”,饮食当“薄味”,力戒“酒肉厚味”,“务宜怡悦开怀”“戒嗔怒”。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有“调理须知”一节,该书对痈疽的病源、诊断、调治及其他外科疾病的辨证施护的记述,条理清楚,内容翔实。如“疮愈之后,劳役太早,乃为羸症,入房太早,后必损寿,不避风寒,复生流毒”“凡病虽在于用药调理,而又要关于杂禁之法,先要洒扫患房洁净……庶防苍蝇蜈蚣之属侵之”等。清代袁昌龄《养生三要》有“病家须知”。钱襄撰著的《侍疾要语》是现存古代中医文献中最早较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书,历述了对患者的精神、生活、饮食、疾病、用药等方面的护理要点,强调情志护理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作用,并详细论述了采用音乐消除患者烦躁的护理方法。该书在病室环境的设置、陪护制度、探视制度、夜班护理人员的职责、患者的卧位、人工喂养疗法及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的具体措施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描述。
2.温病护理 明清时期,温病肆虐,促进了温病学的发展,无论在理法方药方面,还是在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明末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在“论食”“论饮”“调理法”三篇专论中,详细论述了温疫的护理措施。如“时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饮食,但不宜过食耳”;“首尾后数日微热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与米饭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粥,不可尽意,饥则再与”;“大渴思饮冰水及冷饮,无论四时,皆可量与”,但“能饮一升,止与半升,宁使少顷再饮”。而对内热烦渴者,应给“梨汁、藕汁、蔗浆、西瓜”,用以清热止渴生津。温邪易伤津耗液,温病患者失液应予补充,上述描述与现代护理学体液疗法的观点一致。
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对热病的口腔护理有所记载:“以新布蘸新汲凉水,再蘸薄荷细末,频擦舌上。”另记载:“胃液干燥,外感已净者,牛乳饮主之。”针对流行性热病的不同病程和病情,制订了十分具体而合理的饮食菜单。叶天士的《温热论》系统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指出温病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辨证论治和施护的纲领,总结了温病察舌、验齿、辨斑疹等病情观察的方法,如“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若白干薄者,肺津伤也”“其热传营,舌色必绛”“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盛也”等,并指出在观察舌象、判断病情、推测预后的同时还应做好口腔护理。这些都为中医护理学的病情观察增添了新的内容。
3.传染病护理 明清时期由于传染病的流行,在预防交叉感染、消毒灭菌和预防接种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对传染病患者的衣服用蒸汽消毒法处理,用焚烧檀香、沉香之类的药物进行空气消毒,而且还可以驱除室内异味,使空气清香。再如陈耕道《疫痧草》指出:“家有疫痧人,吸受病人之毒而发者为传染,兄发痧而使弟服药,盍若弟发痧而使兄他居之为妙乎!”清政府特设“査痘章京”一职,专査天花患者,并强令迁出四五十里以外居住,这些都是有效的隔离措施。明清时期已广泛而有效地应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这种预防天花的措施可以说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思政元素
了解中医护理渊源,增强中医文化自信
中医护理的历史源远流长,其理论博大精深,其技术种类多样。在古籍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中医护理的记载,其中部分内容乃为世界上最早的记载。比如,唐代孙思邈首创了“葱管导尿术”,这一导尿术的发明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再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当今世界最早的心肺复苏术及灌肠术。华佗编创的五禽戏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保健操,对养生康复及中国体育史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在唐代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一书中记载了用白帛浸泡尿液,对比白帛黄色深浅的变化,以此来判断黄疸病的预后,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验观察法。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发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古代人的智慧。作为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学子,应研读古籍,背诵经典,为祖国的文化传承和科技发展努力学习、拼搏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