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既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护理等。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现象。《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有机联系,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以体内脏腑来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五脏之中,上部的心肺属阳,下部的肝脾肾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就十二经脉来说,循行于四肢外侧面的为阳经,循行于四肢内侧面的为阴经(表2-3)。
表2-3 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归纳表
人体的上下、内外、表里、组织结构之间及每一组织器官本身,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人体部位、组织、结构、器官的属阴、属阳,只是对其相对属性的一般归类而已。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正是由于阴阳始终保持着对立统一并维持着动态平衡,人体才能够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也即是说,阴阳平衡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内外广泛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双方,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能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内容解释说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人体的生理功能是在阴阳的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的运动中,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平衡关系。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机体阴阳双方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机体防御邪气侵袭的整体卫外机能、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及天人相应等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均可用阴阳学说来加以概括和说明(表2-4)。
表2-4 人体生理功能的阴阳属性归纳表
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阴(物质)和阳(功能)的运动。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没有物质就不能产生生理功能,而生理活动的过程,又不断促进着物质的新陈代谢。人体功能与物质的关系,也就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的关系。如果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协调遭到破坏,则标志着人体处于疾病状态;若人体阴阳双方不能相互维系而分离,则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在机体的防御功能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功能活动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相互适应。中医学阐述的人与自然相应的理论,也是建立在人的阴阳消长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相互适应的基础之上的。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是人体健康的保证。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阴阳失去平衡,便会发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二是正气。阳邪致病,可致阳偏盛而伤阴;阴邪致病,可致阴偏盛而伤阳。无论疾病的病理变化如何复杂,都不外乎阴阳的偏胜(盛)和偏衰(表2-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亦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表2-5 阴阳说明人体病理变化归纳简表
1.阴阳偏胜 胜即盛,是亢盛、过胜之意。阴阳偏胜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机体机能过于亢盛的病理状态,即阴胜或阳胜。
(1)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邪亢盛,其性质为热,产热过剩,因而出现实热证;阳胜之下对阴产生过度制约,则阴之功能削弱,因而出现阳长则阴消,阳偏胜必然导致阴液的损伤(图2-3)。
图2-3 阳偏盛关系示意图
(2)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邪亢盛,性质为寒,阻滞机体机能,因而出现实寒证;阴胜之下对阳产生过度抑制,则阳之功能减退,因而出现阴长则阳消,阴偏胜必然导致阳气的损伤(图2-4)。
图2-4 阴偏盛关系示意图
2.阴阳偏衰 衰是衰弱、不足之意。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机体机能不足或衰弱的病理状态,即阴虚或阳虚(图2-5)。
(1)阳偏衰 是指体内的阳气不足,温煦、推动、化生等机能减退,阳对阴的制约能力降低,因而致阴的一方出现相对偏盛的病理现象。临床上常表现为虚性寒证,称之为“阳虚则外寒”。
(2)阴偏衰 是指体内阴气不足,滋润、抑制、下降等机能减退,甚至阴对阳的制约能力降低,因而致阳的一方出现相对偏盛的病理现象。临床上常表现为虚性热证,称之为“阴虚则内热”。
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不能化生阴液,而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不能资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最终导致“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阴阳的对立双方均处在低水平的状态,是一种病理表现。
不论是阴阳偏胜还是偏衰,都因阴阳对立制约,彼此消长的关系失调所致。阴阳偏胜主要是阴或阳的绝对值增加,制约对方的力量太强,因而产生的不论是热证还是寒证都属于实证。阴阳偏衰主要是阴或阳的绝对值减少,制约对方的力量太弱,因而产生的不论是热证还是寒证都属于虚证。
图2-5 阴阳偏衰关系示意图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导致对方的不足而产生的病理变化。包含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两方面,以至于最后阴阳俱损。
(1)阴损及阳 指阴虚弱到一定程度,无以滋养阳气,以至于阳气化生不足,即“无阴则阳无以生”。临床上常先有阴虚的表现,继之出现阳虚的证候。
(2)阳损及阴 指阳虚弱到一定程度,无以促进阴的化生,以至于阴不足,即“无阳则阴无以生”。临床上常先有阳虚的表现,继之出现阴虚的证候。
阴阳互损的前提是阴阳的互根互用。由于阴和阳相互为根、相互为用,因而当阴或阳虚损不足时,便会发生“阴消阳亦消”的“阴损及阳”和“阳消阴亦消”的“阳损及阴”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不同于阴阳偏衰。阴偏衰或阳偏衰是阴阳互损病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病理状态;而阴阳互损是在阴偏衰或阳偏衰的病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其最终结果为阴阳两衰。
4.阴阳转化 临床上不同的病理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的相反方向发生转化。如阳热实证,症见高热、面赤、口渴喜冷饮、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洪数,由于失治或误治,则病情发生突变,体温迅速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此时阳热实证便转化为阴寒虚证。又如,感冒初起,患者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痰白而清稀,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此为表寒证,属阴;随着病情进展,则表现为发热、恶寒、咳嗽痰黄而黏稠,流浊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此时已为表热证,属阳。这便是寒证转化为了热证,即是阴阳的转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机制是阴阳失调,所以尽管疾病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可以用阴证或阳证加以概括。诊察疾病时,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包括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和概括各种证候的阴阳属性两个方面。
1.分析四诊资料 在诊法方面,运用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表2-6)。
表2-6 症状体征分属阴阳(举例)
2.概括疾病证候 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在八纲辨证中,以阴阳为辨证之总纲,将疾病分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诊察疾病时,根据阴阳学说来划分症状和体征的阴阳属性,便可以概括其疾病的基本性质。只有把握疾病的阴阳属性,才能对疾病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弄清疾病的本质。
(五)用于确立疾病的护治原则
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和阴阳互损是疾病的基本表现形式。治疗和护理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表2-7)。
表2-7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1.根据阴阳偏盛的情况,确定治疗和护理原则 阴阳偏胜,是有余之证(邪气有余的实证),应损其有余。治疗时采用“泻其有余”(祛邪)的原则。治疗方面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即对于“阴盛则寒”的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对于“阳盛则热”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在护理方面,阳胜发热患者,病室宜凉爽,给予清凉的饮料或冰敷、酒精擦浴等护理措施;阴胜畏寒患者,病室宜温暖向阳,给予温热性食物,做好添加衣被等防寒保暖措施。
2.根据阴阳偏衰的情况,确定治疗和护理原则 阴阳偏衰,指阴或阳的一方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阳偏衰,是正气不足之证,治疗时采用“补其不足”(扶正)的原则。“阴虚则热”是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属虚热证,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寒凉药物直泻其热,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用养阴药来治疗,以滋阴来抑阳。“阳虚则寒”是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方法,即用补阳药来治疗,以扶阳来抑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此处“阳病”理解为“虚热证”,“治阴”理解为“滋阴”;“阴病”理解为“虚寒证”,“治阴”理解为“补阳”。在护理方面,虚热证患者可给予银耳、莲子、甲鱼等滋阴之品;虚寒证患者可给予姜、椒、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并注意保暖。
在治疗原则方面,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阳损及阴则治阳要顾阴,在充分扶阳的基础上滋阴;阴损及阳则治阴要顾阳,在充分滋阴的基础上扶阳;阴阳俱损则应阴阳双补,以纠正这种低水平的状态。
阴阳学说在疾病的治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根据病证阴阳偏胜或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和护理原则,再结合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选择相应药物,以调整阴阳失调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六)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还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效,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归纳药性 中药的四性(又称四气),有寒、热、温、凉四种,其中寒性、凉性的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属阴;热性、温性的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属阳。
2.分析五味 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实际上,药物的滋味不止五味,有的药物有涩味或淡味,但习惯上称为五味。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甘草等;酸味能收,苦味能泻下,咸味能软坚、润下,故酸、苦、咸属阴,如大黄、芍药、芒硝等。
3.升降浮沉 升指上升,降即下降,浮是浮散,沉为重镇。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来分,药物质轻,具有祛风散寒、升阳发表、涌吐、开窍等作用的药物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清热泻下、重镇安神、息风潜阳、消积导滞、收敛止汗等作用的药物属阴,如龟板、代赭石、石膏、山楂、乌梅等(表2-8)。
表2-8 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表
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情的阴阳偏胜或偏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依据证候的性质将药物的气与味综合考虑以处方,每种中药都具有气与味两个方面的特性,配方时主要根据证候的性质来决定是主用“气”或“味”,还是“气”和“味”皆用,从而达到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向恢复平衡方向发展的治疗目的。
(七)用于指导养生防病
养生防病,首要的就是调理阴阳,以保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及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健康的标志:“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曰:“平人者不病,不病者,寸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既然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那么平衡的破坏自然也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故养生保健就是要调理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发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养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
调理阴阳,不仅要保持人体内部的阴阳协调统一,更要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即天人相应。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调养四时阴阳的基本原则:“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养生保健必须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维持体内外环境的统一,达到防病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经典识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阴虚不能制阳者,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不能制阴者,益火之源,以消阴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