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不仅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且对于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以及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解释人体组织结构
中医学运用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及特点,将人体的形体、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别归属于五脏(肝、心、脾、肺、肾),构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五脏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联系其支配的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所主的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特定组织(爪、面、唇、毛、发)等,从而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表2-11)。
表2-11 五脏六腑五行表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的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例如,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这样就把人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这种归类方法,不仅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的整体统一,而且也反映出人体与外界的协调统一。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肝“通于春气”,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素问·脏气法时论》则说:“脾主长夏。”例如春应于东方,春天风气主令,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荣,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所以,《素问·直解》说:“随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人之五脏,而应象者也,故为苍、为角、为呼、为握、为目、为酸、为怒,唯东方风木之肝为然耳。”如春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气主生发,万物滋生。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这样就将人体肝系统和自然春木之气统一起来,从而反映出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
(二)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部分生理功能。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脾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之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三)说明五脏间的生理联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关系 五行学说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说明各脏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之谷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水之精以养肝,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图2-10)。
图2-10 五脏相互资生关系示意图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以五行相克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在某些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约关系。如肝木的条达,可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之运化,可制止肾水泛滥;肾水之滋润,可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之阳热,可制约肺气清肃太过;肺气清肃下行,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图2-11)。
图2-11 五脏相互制约关系示意图
(四)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图2-12)。
图2-12 五脏病变传变规律示意图(以肝为例)
1.按相生关系的传变 即五行的母子相及,所谓“及”,连累之意也。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1)母病及子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至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均异常的改变。即疾病的传变,母脏(先病)及子脏(后病)。母病及子较为常见的有两类:一是母行虚弱,累及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虚弱,即所谓“母能令子虚”。如水生木,若水虚不能滋木,引起木行亦不足,以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这就是临床上常见的“水不涵木”,肾精亏虚,精不化血,引起肝血不足,终致肝肾阴虚的病变。二是母行过亢,引起其子行亦盛,导致母子两行皆亢。如木生火,若木行过亢,可引起火行过旺,导致木火俱盛。临床上常见的肝火亢盛引致心火亦亢,出现心肝火旺的病变,即属此类。
(2)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至其母行,导致子母两行均异常的变化。即疾病的传变,子脏(先病)及母脏(后病)。子病及母较为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也偏亢,以致子母两行皆亢,所谓“子能令母实”,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如临床上可见心火过亢,引起肝火亦旺,终致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二是子行亢盛,劫夺母行,导致母行衰弱,一般称为“子盗母气”。如临床上可见肝火亢盛,下劫肾阴,终致肝肾之阴皆虚的病理变化。三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故称其为“子不养母”。如临床上可见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亦不足,终致心肝两虚的病理变化。
2.按相克关系传变 包括“相乘”和“相侮”传变两个方面。
(1)相乘 包括一脏太过之相乘和一脏不及之相乘两种情况。一脏太过,则乘“我克”之脏。如木行过亢,则过度克制其所胜土行,导致土行虚弱不足,称为“木旺乘土”。临床上常见的剧烈情志变化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一般属此种情况,即肝气过旺,影响脾胃运化功能,称为“肝旺乘脾”(图2-13)。一脏不及,则受“克我”之脏所乘。如木行虽然没有过亢,但土行已经过于虚弱不足,木对土来说属相对偏亢,故土行也受到木行较强的克制而出现相乘,称为“土虚木乘”。临床上所见的慢性胃病因情绪变化而发作,多属此种情况,即脾胃虚弱,肝木偏旺而克伐太过,称为“脾虚肝乘”(图2-13)。
图2-13 肝旺乘脾、脾虚肝乘示意图
(2)相侮 包括一脏太过之相侮和一脏不及之相侮两种情况。一脏太过,则侮“克我”之脏。如金本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来侮金,称为“木火刑金”。临床上所见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肝,反受肝火反向克制,即为“肝旺侮肺”(图2-14)。一脏不及,被“我克之脏反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临床上所见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以致水湿泛溢,脾土受困,即“脾虚肾侮”(图2-14)。
图2-14 肝旺侮肺、脾虚肾侮示意图
综上所述,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母子相及和乘侮规律来阐释。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乘;病传至肺,为侮。其他四脏以此类推。
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发生的。此种传变发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及护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辨证看待。
(五)用于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灵枢·本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当内脏有病时,人体内脏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诸方面的异常变化。《素问·移精变气论》曰:“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材料,根据五行的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患者,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病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
总之,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五行学说把五脏与五色、五味等以五行分类归属联系起来,作为诊断疾病的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我们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
(六)用于治疗与护理
五行学说用于治疗和护理方面,主要在于控制疾病的传变和确定治疗和护理的原则两方面。运用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可以推断和概括疾病的传变规律,并能确定预防性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1.控制疾病传变 疾病的传变,多为一脏受病,波及他脏而致疾病发生传变。因此,在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各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有太过者,泻之,不及者,补之,以控制其传变,有利于恢复正常的功能活动。如肝脏有病,可通过生克乘侮规律影响到心、脾、肺、肾,又可由心、脾、肺、肾的疾病影响至肝而得病。若肝气太过,木旺必克土,肝病传脾,此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则病不传,易于痊愈。所以《难经·七十七难》中说道:“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实其脾气”,就是健运脾脏之意。这是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阐述疾病传变规律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至于能否传变,则取决于脏腑的机能状态,即五脏虚则传,实则不传。
在临床工作中,要掌握疾病在发展传变过程中的生克乘侮关系,不仅对所病本脏病证进行适当处理,还应考虑到与其有关脏腑之间的传变关系,并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调整太过或不及,以控制或防止疾病的传变,使机体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但更需注意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护,切勿一成不变,机械套用。
2.确定治疗和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在临床上主要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来确定某些护理原则和治疗方法。
(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护治原则 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等病证。基本原则是补母或泻子,即《难经》所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①补母: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如肺气虚弱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影响脾之健运,而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可用健脾益肺方法进行治疗,此即“虚则补其母”之含义。
②泻子: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出现肝实证时,可采用清心泻火法进行治疗。肝木为母,心火为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此即“实则泻其子”之含义。
另外,运用相生规律来治疗脏腑疾病,除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外,尚有单纯的子病虚证,亦可运用母子相生关系,兼顾补母以加强其相生之力,从而有助于子脏虚证之恢复。
(2)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护治方法 临床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滋水涵木法:指通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从而涵敛肝阳的治疗方法,又称滋肝养肾法、滋补肝肾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致肝阴不足,甚则肝阳偏亢之病证。
②金水相生法:是滋补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主要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肺,以致肺肾阴虚病证。
③培土生金法:是指健脾益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胃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致肺脾两虚之病证。
④益火补土法:是指温肾阳(命门之火)以补脾阳的治法。主要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3)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护治原则 多用于临床上由于相克关系紊乱而出现的乘侮病证。其护治原则主要是抑强或扶弱,侧重于制其强盛,以使弱者易于恢复;亦可在其强盛之一方尚未发生相乘病变时,利用相克规律,预先加强其被克者力量,从而防止病情之发展。
①抑强:主要适用于五行相克太过引起的乘侮病证。如肝气横逆犯胃或乘脾,出现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之病证,称之为木亢乘土。治则应以疏肝、平肝为主。若由于脾胃壅滞,影响及肝,而致肝气失于条达疏泄,形成土郁病证,是为相侮(反克)病证,其治疗则应以运脾和胃为主。总之,抑强则被克者之功能自然易于恢复。
②扶弱:主要适用于相克之力不及,或因虚而被乘袭所产生的乘侮病证。如肝虚气郁,影响脾胃之健运,则称木不疏土,治宜补肝和肝为主,兼顾健脾之法。若因土虚木乘所致的肝脾不调或肝胃失和病证,则应以健脾和胃及疏肝理气为主。总之,扶弱则有助于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护治方法 临床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药物治疗脾虚肝气亢逆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疏肝法。主要适用于脾虚肝郁病证。
②培土制水法:是指用温运脾阳或健脾益气药物,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一种方法,又称健脾利水法。主要运用于脾虚不运,或脾阳虚损,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等病证。
③佐金平木法:指通过清肃肺气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清肺泻肝法。主要适用于肝火亢逆,灼伤肺金,影响肺气清肃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证。
④泻南补北法:指通过泻心火,补肾水以交通心肾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泻火补肾法、滋阴降火法。主要适用于肾阴不足,心阳偏亢,水火失济,心肾不交病证。
3.指导针灸取穴 运用五行学说理论指导针灸选穴,是根据腧穴的五行属性,运用五行生克理论进行选穴施治。在针灸疗法中,十二经脉四肢末端的穴位从四肢远心端向近心端,依次为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病情,运用五行生克规律进行选穴针刺治疗。
4.指导情志疾病的护理和治疗 五行学说,对于情志疗法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情志生于五脏,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所以各种情志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金能克木,所以悲胜怒。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水能克火,所以恐胜喜。怒为肝志,属木,思为脾志,属土,木能克土,喜为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火能克金,所以喜胜忧。思为脾志,属土,恐为肾志,属水,土能克水,所以思胜恐。临床上可以根据情志的相互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这就是情志疗法中的所谓“以情胜情”法或“情志相胜”法。
由此可见,临床上依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治疗护理方法,确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应当指出,并非所有的疾病都适合从五行生克这一规律来治疗护理。因此,在临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论治、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