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WHO)。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 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将自然环境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且基本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如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至的荒漠等。原生环境存在着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例如清洁的水、空气、土壤、适宜的太阳辐射和微小气候等,都对健康起促进作用。如广西巴马,山清水秀,负离子氧含量高,堪称天然氧吧,那里的人们多长寿。但原生环境对人群健康也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有些地区的水或土壤出现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从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因自然因素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称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

(2)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下,原生环境中的物质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与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如耕地、种植园、工业区、城市等。人类改造原生环境,使之适应于人类的需要,促进了人类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劣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不利的因素。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2.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我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制、科技、文化等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包括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社会环境不仅可直接影响人群或个体的健康状况,而且可以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环境,间接影响人的健康。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