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提要】论阴阳的基本概念,及“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
【词解】
[1]生杀之本始:事物产生与消亡的本原。
[2]神明之府:府,居舍、藏物之所。指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之所在。
[3]治病必求于本:本,指阴阳。诊治疾病当推求阴阳之本以调之。
【释义】阴阳是自然运动的总规律,是分类事物的纲领,是事物生杀变化的根本原因,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阴阳运动而产生的。人之疾病也是阴阳运动的结果,因此治疗疾病须抓住阴阳这一根本原因。
②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提要】论阴阳的性质、作用及阴阳相互转化的关系。
【词解】
[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杀,消亡。此为互文,指阴阳主万物的生长,又主万物的杀藏。
[2]阳化气,阴成形:指阴阳的功能。阳主动,可将有形之物化为无形之气;阴主静,可将无形之气凝结为有形之物。
[3]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阴冷凝固,故可生成浊阴;热气温热
升腾,故可产生清阳。
【释义】阳气清轻积聚为天,阴气重浊凝聚为地。阴性安静,阳性躁动;阴阳相互为用,共同主持事物的生长收藏。阳气可将有形之物化为气,阴气可将无形之气成为物。阴寒之极可变生阳热,而阳热过亢亦可变生阴寒。寒属阴主凝,可聚而生浊;热属阳主散,可化而生清。
①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提要】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阴阳反作”。
【词解】
[1]飧泄:病证名,指腹泻物中带有不消化食物。
[2](chēn)胀:,胀之意。即胸膈胀满。
【释义】人身之清气属阳应上升,若反下陷可生飧泄等病;浊气属阴应下降,若反上逆可生胸腹胀满等病。以飧泄、胀为例,说明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阴阳反作”。
②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提要】论自然界云雨形成的机理。
【词解】
[1]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地虽在下,而阴中之阳者升,故其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阳中之阴者降,故其下为雨。
【释义】在自然界,清阳上升形成天,浊阴下降形成地。地气上升化为云,天气下降变为雨;雨虽来源于天气,但实出地气所化之云;云虽为地气上升而成,但实出天气所化之雨。以天地云雨形成为例,说明阴阳互根、互化之理在于升降运动。
①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提要】论人体清阳和浊阴的运动规律。
【词解】
[1]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上窍,指眼、耳、口、鼻。下窍,指前后二阴。饮食所化之精微及吸入的自然之气,上升布散于头面七窍,以成发声、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功能;食物的糟粕和废浊的水液,其重浊沉降,由前后二阴排出。
[2]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此清阳指卫气,浊阴指精血津液。饮食所化之精微,其轻清部分外行于腠理肌表以温养之,其浓稠部分内注于五脏以濡养之。
[3]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谓饮食物化生的精气,充养于四肢,其代谢后的糟粕,由六腑排出。
【释义】人体清阳和浊阴的运动规律是清阳上升出于五官七窍、向外宣发而敷布于肌肤四肢;浊阴向下出于前后二阴之窍、向内沉降而为精血津液。
②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提要】论药物饮食气与味的阴阳属性及其性能。
【词解】
[1]阳为气,阴为味:药食气味中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
[2]味归形,形归气:归,滋养、充养、化生。形,指形体。气,指人体的真元之气。药物饮食五味有滋养人之形体的作用,而形体又依赖于真气的充养。
[3]气归精,精归化:气,指药食之气。化,气化、化生。药物饮食之气有化生成人体阴精的作用,而人体的阴精又依赖气化功能产生。
[4]精食气,形食味:精食气与气归精义同,形食味与味归形义同。言药食气味有化生人体阴精和滋养形体的作用。
[5]化生精,气生形:补充说明前文“精归化” “形归气”。精归化,故化生精。形归气,故气生形。
[6]味伤形,气伤精:味归形、形食味及气归精、精食气太过则自伤。
[7]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气,这里指人体真元之气。阴精化生人体的元气,药物饮食之味太过又耗伤人体的元气。
【释义】水属阴,火属阳。药食之气属阳,味属阴。药食之味可养人形体,形体也受人身元气的滋养;药食之气可补人阴精,阴精也可由人身元气化生。若药食之气太过,可损人之形体;药食之味偏嗜,可伤人之阴精。人身之精可化为元气,元气也可由药食之味太过而伤。
②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提要】以阴阳的道理阐释了药物饮食气味厚薄及其作用。
【词解】
[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凡药物饮食之味属阴,多沉降下行而走下窍;凡药物饮食之气属阳,多升散上行而达上窍。
[2]味厚则泄,薄则通:味厚为阴中之阴,有泄泻作用,如大黄之属;味薄为阴中之阳,有通利小便作用,如木通之属。
[3]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薄为阳中之阴,有发汗解表作用,如麻黄之属;气厚为阳中之阳,有助阳发热作用,如附子之属。
【释义】药物之气属阳,味属阴。阴味偏入下窍,阳气偏出上窍。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具有泻下的作用;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具有通利小便的作用。气属阳,气厚者为阳中之阳,有发热的作用;气薄者为阳中之阴,具有发散的功能。
①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提要】论药食的少火、壮火分类及对人体的影响。
【词解】
[1]壮火:药食气味纯阳峻烈者。
[2]少火:药食气味温和者。
[3]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指酸苦涌泄太过;阳胜,指辛甘发散太过。指过用酸苦涌泄药,则机体阳气损伤;过用辛甘发散药,则机体阴精耗损。
[4]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指过用寒性药则生热性病;过用热性药则生寒性病。
【释义】凡药性纯阳峻烈者,易耗损人体精气;药性温和者,可助益人体精气。五味之辛走表,具有发散的功能;甘入脾,可化生精微以溉四旁。两者均属阳;酸主收敛,苦主泻下,二者合用又可上涌作吐,下行作泻,均属阴。过用酸苦涌泄药,则机体阳气损伤;过用辛甘发散药,则机体阴精耗损;过用寒性药则生热性病;过用热性药则生寒性病。
②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了寒热所伤人体形气不同之理。
【释义】寒邪伤人形体,热邪伤人气分。气无形,气伤则气机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形有象,形伤则象变,而为肿。先痛而后肿,是气先受伤而影响形体,属气伤形;先肿而后痛,是形先受伤而影响气机,属形伤气。
①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提要】论六淫致病的基本特点。
【词解】
[1]风胜则动:动,指肢节动摇震颤,头晕目眩类。风邪太过,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眩晕。
[2]热胜则肿:火热内郁,营气壅滞肉理,聚为痈疡红肿。
[3]燥胜则干:干,指内外津液干涸而言。燥胜伤津则干涸。
[4]寒胜则浮:浮,浮肿。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不行,聚水成为浮肿。
[5]湿胜则濡泻:濡泻,又称湿泻,由湿邪伤脾所致。脾被湿困,不能运化水谷,故泄泻稀溏。
【释义】风胜则筋急而动摇不定,热胜则伤血脉而痈肿,燥胜则津少而干枯,寒胜则阳虚水泛而浮肿,湿胜则泄泻。
②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提要】论六淫致病及内伤情志的病因,以及伏邪发病之理。
【词解】
[1]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概指七情,七情过激,伤五脏气机,故云“伤气”;寒暑,概指六淫,六淫袭人,先伤肌表形身,故云“伤形”。
[2]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暴怒则肝气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缓而神逸,故伤阳。
[3]厥气上行,满脉去形:满脉,指邪气盛;去形,指阴血或神气离于形体。寒暑过度,喜怒不调,则伤人阴阳。阴阳失调,则气机逆乱,阴血散离。
[4]痎(jiē)疟:疟疾的总称。
【释义】情志太过多伤脏气,外邪侵人多伤形体;暴怒易伤肝,暴喜易伤心,致气机紊乱,厥逆上行,充塞脉道,甚至气脱离形。情志之类失调、寒暑之类失度,均可伤人,危及生命。属阴的时节感受阴邪可转化为属阳的病证,属阳的时节感受阳邪可产生属阴的病证,所以说冬天感受寒邪,春季易发生温病,春季感受风邪,夏季易发生泄泻,夏季感受暑邪,秋季易发生疟疾,秋季感受湿邪,冬季易发生咳嗽。
①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提要】本段以天地、上下、男女、左右、水火等为例,论述阴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词解】
[1]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以阴阳之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血气、男女等事物和现象的相对属性。
[2]阴阳者,万物之能始:能,通“胎”,与“始”义同。即元始、本始。指阴阳是万物的根本。
[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气居于内为阳气之镇守,阳气居于外为阴气之役使。指阴阳之间相反相成、互根互用的关系。
【释义】天地为万物之上下,阴阳在人表现为血气和男女,左右是阴阳运动的道路,水火是阴阳最明显的象征,阴阳是万物的根本。阴阳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为用,即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对于人体而言,阴精和阳气的互相依赖、互相为用是正常生命活动的保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一旦阴阳之间失去了互根互用的协调关系,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①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①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①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提要】以上诸段,提出诊治宜早、善治者治皮毛的预防思想;不同的病邪损伤人体的部位亦不同;运用阴阳理论指导针灸治疗和疾病诊断。
【词解】
[1]邪风之至,疾如风雨:言邪气感伤致病后病情变化迅速。至,侵袭。
[2]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阴分取穴可调理阳分的病变,反之亦然。阴、阳,指人体的相对部位。引,引经络之气以调虚实,引申为调理、调节。
[3]以我知彼:以医者的正常状态测知患者异常变化。
[4]过与不及:均属病态,过则邪气盛实,不及为正气亏虚。
[5]见微得过:见到微小征象,就知道疾病所在。微,微小征兆。过,疾病。
[6]审清浊,而知部分:清,指面色明润光泽;浊,指面色晦暗滞浊。言审察面部色泽清浊,可测知疾病的部位等。
[7]权衡规矩:借以比喻四时正常脉象。春、夏、秋、冬分别对应规、矩、衡、权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8]按尺寸:尺,指尺肤。寸,指寸口脉。言按尺肤和切寸口脉。
【释义】
1.诊治宜早的预防思想
外邪致病均有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趋势,所以早期诊治是遏制疾病发展的关键。病邪愈深,病情愈重,诊治愈难,临床须抓住时机早期治疗,否则,邪入五脏,终致难治。这是中医学预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2.先辨阴阳的诊法原则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中医学运用阴阳学说诊病的关键,后世所建立的八纲辨证,就是以阴阳为总纲。一般来说,人体疾病用阴阳来概括,不外乎阴阳失调,即阴阳的偏胜偏衰,而临床治疗原则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故临证无论察色和按脉,必须先别其阴阳的盛衰,这是诊法的纲领。“审清浊”“视喘息”“听音声”“观权衡规矩”“按尺寸,观浮沉滑涩”等内容都是在辨别阴阳原则指导下四诊的具体内容,可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临床辨证论治的前提和依据。
3.运用阴阳互根理论确立针刺治疗原则。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身的脏腑、气血、外内、左右、上下交相贯通。因此,针刺治病时,可以根据人身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运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原则,采取“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原则可广泛运用于临床,例如,取阳经的穴位治疗阴经的病,取阴经的穴位治疗阳经的病;取上部的穴位治疗下部的疾病,取下部的穴位治疗上部的疾病等。均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治疗原则的具体应用,这一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①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提要】本段主要论述因势利导的治则治法。
【词解】
[1]其盛,可待衰而已:对于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如疟疾,发作时邪势太盛,不宜直接攻邪治疗,以防伤正。
[2]因其轻而扬之:由于病邪轻浅在表而采用轻扬宣散之法。轻,指病邪轻浅在表。扬,轻扬宣散。
[3]因其重而减之:由于邪气盛实在里而采用攻里泻下之法。
[4]因其衰而彰之:由于邪去正衰而采用补益之法以彰扬正气。彰,彰显、彰扬,此指补益法。
[5]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辨别形虚与精亏,分别采用温阳或填精之法。
[6]其高者,因而越之:对邪在胃脘以上者,应因势利导,采用涌吐之法使邪气从上窍排出。高,指邪在胃脘以上。越,指涌吐法。
[7]其下者,引而竭之:对邪在大小肠和膀胱者,应因势利导,采用通利二便之法使邪气从下窍排出。下,指邪在下焦。引,引导。竭,完、尽。
[8]中满者,泻之于内:中焦痞满的病证,应从内部消散病邪。泻,指消散、消除。
[9]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体表的病人,用汤液浸渍或汤液的蒸汽熏渍皮肤来取汗,包括熏蒸、浸浴等治法。渍,水浸。
[10]其慓悍者,按而收之:邪气急猛的病证,应采用镇静抑制之法以制伏病势。慓悍,指邪气急猛。按,压、镇。收,敛、制。
[1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由于阴虚而阳亢者,应滋阴以配阳;由于阳虚而阴胜者,应壮阳以消阴。
[12]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明察疾病的部位在气分还是在血分,谨守其病所,正确施治。
[13]血实宜决之:此指针刺放血法。即对于血液瘀滞之证,应用针刺放血逐瘀之法,后世引申为破瘀法。决,即开凿壅塞。
[14]气虚宜掣(chè)引之:掣,牵引。指气虚宜用升提补气法。
【释义】因势利导的本意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阴阳)趋势,而加以疏利引导的意思。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邪正斗争之盛衰趋势择时治疗。如某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应在发病间歇期治疗,即经文中的“其盛,可待衰而已”。二是根据邪气性质和部位而采取相应措施,使邪气以便捷的途径、最快的速度排出体外,以免病邪深入而过分损伤正气。即是随其性而宣导之,就其近而驱除之,如经文中的“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三是根据人体正气抗邪的趋势、正气作用的生理趋势,顺势引导,扶助正气,如经文中的“气虚宜掣引之”及《素问·至真要大论》“下者举之”“散者收之”即是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