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络的临床应用
关于经络记载最早的专著是《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系统而全面地记载了经络理论和辨证方法,《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指出经络对于临床诊察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同时说明了经气的通畅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1.指导诊断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就会沿着所属经络通路反映到体表,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首先是望诊,《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因为经络在头面部循行,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以及病变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面部皮肤气色的变化、五官形态的变化分辨出来。如《望诊遵经·黑色主病条目》云:“妇人眼眶灰黑者,崩中带下也。”《灵枢·五色》中记载:“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女子色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大意指鼻尖下面的上唇部,属于反映膀胱及子宫生殖系统病变的部位,妇女膀胱或生殖系统有病变时,可在上唇部出现异常病色。
舌诊是望诊的一个重要部分,五脏六腑的任何变化,通过经络联系,直接影响舌的舌神、舌色、舌形、舌态。《灵枢·经脉》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灵枢·营卫生会》又说:“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灵枢·经筋》也指出:“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经络系统,舌与经脉、经别、经筋以及心、肝、脾、肾、胃、三焦等诸脏腑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在诸多脏腑中,心和脾与舌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通过观察舌质不同部位的颜色、形态的变化,可以诊断疾病。妇人经、带、胎、产、乳等特殊的生理功能,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而脏腑乃气血化生之源。从临床调查资料看来,女性因生理特点,在月经期,舌可出现蕈状乳头充血,舌质偏红,舌尖有明显的红刺,月经过后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现象,说明舌尖和妇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反映子宫的生理状态。有研究者发现舌尖瘀点的出现反映了病理性的痛经或妇科肿瘤,子宫部位的肿瘤出现舌尖瘀点主要是呈弥漫性的瘀点,而卵巢方面主要是集中性的舌尖瘀点。有研究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了舌象采集,发现小于60岁组患者舌形多为裂纹舌;大于60岁组则舌形多为瘀斑舌,舌面瘀紫有瘀点、瘀斑。又有学者发现同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凡血热者,常呈舌色鲜红;瘀血者,常有舌尖边出现紫红点或瘀斑;血亏脾虚者,常出现舌质淡白不荣;湿热下注者,常有舌苔黄腻厚而舌色红绛。
脉诊来源于经络,经络切诊包括寸口脉、人迎脉、趺阳脉、太溪脉的切诊以及经络分部的切诊。一般认为以寸口脉诊阴经病证的虚实,人迎脉诊阳经病证的虚实,趺阳脉诊阳明经的盛衰,太溪脉诊肾脉的盛衰。其中,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素问·经脉别论》说:“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由于五脏六腑的气血通过经络而会合于肺,故脏腑病变均可反映于寸口。同时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独取寸口可以诊断全身的病变。古代文献中,对妇科病的脉诊也有所描述。如《诊家枢要》曰:“妇人女子,尺脉常盛而右手大,皆其常也。若肾脉微涩或左手关后尺内脉浮,或肝脉沉而急,或尺脉滑而断绝不匀,皆经闭不调之候也。”《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云:“诊其右手关后尺脉,浮则为阳,阳脉绝,无子也。又脉微涩,中年得此,为绝产也。少阴脉如浮紧,则绝产。恶寒,脉尺寸俱微弱,则绝嗣不产也。”《景岳全书·脉神章》曰:“若虚寒者,必缓而迟细,为阳虚。”
2.解释特殊时期的生理现象
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了女性特殊生理时期的正常生理变化,并通过经络理论进行了阐释。如妇人妊娠期间闭经,被理解为妊娠后胞脉闭阻,《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再比如比较罕见的“子喑”,又被称为“妊娠失音”“妊娠不语”或“哑胎”,指妊娠期间出现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的一种症状,《素问·奇病论》中就有“人有重身,九月而喑”的记载并解释为“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无治也,当十月复”,将子喑归为一种孕晚期络脉阻滞的一种表现。后世医家如张从正的《儒门事亲·身重喑哑》也解释为“夫妇人身重,九月而喑哑不言者,是脬之络脉不相接也,则不能言”。此外,《脉经·卷九》里还提到了一种生理现象——激经,指的是怀孕以后,月经仍按月来潮,且量、时间相对较短,到三个月后自行停止,无损于孕妇健康及胎儿的生长、发育,俗称“垢胎”“盛胎”“妊娠经来”等。清代名医张山雷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中解释道:“若妊娠月月行经,又不碍胎,惟旺盛者偶或有之,然虽如期而来,亦必不如平时之多,其方为有余而溢之征。”将激经之因归之为“母气壮盛,荫胎有余而血之溢”,认为“血虽漏而生子仍不弱,此阴之强也,不必治之”。
3.指导治疗
针灸是建立在经络理论上最悠久、最常见的传统治疗方式。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补虚泻实的作用。《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针灸治病可刺激体表的经脉穴位,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灵枢·根结》载:“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六淫外邪或七情内因等引起经络之气的瘀阻、不足或太过,都可导致阳气输布失常,阳无所立,阴邪作乱,气血失和,引起疾病发生。针灸治疗妇科崩漏、闭经、带下病,局部取穴均以任脉、膀胱经为主,配穴规律主要是远近配穴、局部配穴、四肢配穴、俞募配穴等,随证取穴主要集中在任脉、膀胱经、肝经、脾经、肾经、胃经的经脉上。有学者对古今文献汇总统计,初步得出针灸治疗胞宫相关疾病的取穴规律:三阴交为临床常用的主穴之一;按部位取穴治疗胞宫相关疾病以下腹部(任脉穴居多)及腰骶部穴位(膀胱经穴居多)最常用;膝下以肝、肾、脾经穴位为主。还有研究者分析《针灸甲乙经》发现:《针灸甲乙经》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治疗妇科病尤其是不孕症、妇科杂病和外阴疾病,选穴上重视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穴位的使用,并重视腹部、背部等处近治选穴,重点运用的穴位是三阴交、气冲、石门、中极、曲骨与八髎穴。
刮痧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外治疗法,以中医皮部理论和络脉理论为基础。皮部是刮痧直接作用的部位,也是脏腑经络气血的外在反映部位,而络脉布散于全身,沟通表里、联系脏腑、灌渗气血,与皮部密切相关。刮痧利用工具与体表肌肤直接接触,刮至皮肤或皮下组织出痧,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有研究者査阅了国内近十五年的文献,发现刮痧可参与治疗妇科相关疾病,其中涉及痛经、闭经、乳腺增生、经前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等,并认为刮痧对气滞型患者更具治疗优势。
在中药治疗上,临床上常根据归经理论,选取特定药治疗某些病。比如妇科名中医朱南孙归纳前贤经验,将带脉药分类如下:多选升麻、五味子升提带脉;龙骨、牡蛎、海螵蛸、椿根皮固托带脉;白芍、甘草止带脉之疼痛;艾叶、干姜温带脉之寒;黄芩、黄柏、白芷炭清带脉之湿热;当归、熟地黄补带脉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