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自然界事物的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间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推动下产生的。
阴阳学说引入中医学领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与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相互联系,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阴阳学说对人体的部位、脏腑、经络、形气等的阴阳属性,都有具体划分。例如,按人体部位来说,人体的上半身为阳,下半身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体表的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按脏腑功能特点分,五脏(心、肺、脾、肝、肾)为阴,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阳。五脏之中,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胃有胃阴、胃阳等。
在经络之中,也分为阴阳。经属阴,络属阳,而经之中又有阴经与阳经,络之中又有阴络与阳络。十二经脉中有手三阳经与手三阴经、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在血气之间,血为阴,气为阳。在气之中,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等等。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提出了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即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而健康就包括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还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3.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正邪相争以致阴阳失去平衡所致。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在诊察疾病时,若能善于运用阴阳两分法,就能抓住疾病的关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诊治方面:用阴阳属性来诊断病情。如肤色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口渴喜冷者属阳,口渴喜热者属阴;说话声音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属阳,呼吸微弱、声低气怯属阴;脉之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2)辨证方面:阴阳是八纲的总纲。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脏腑辨证中,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可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不外阴阳两大类,如在虚证分类中,心有气虚和血虚之分,前者属阳虚,后者属阴虚。
(3)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须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即“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需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当滋阴以抑阳。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
至于阳损及阴就需要在充分补阳的基础上补阴;阴损及阳则应在滋阴同时要顾及阳气;阴阳俱损则应阴阳俱补,补其不足,维持阴阳平衡。
(4)归纳药物的性能: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阴阳学说不仅可以确立治疗原则,也可以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指导临床选择相应的药物,从而达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治疗目的。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指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生姜、肉桂等;酸味能收,苦味能泻下,故属阴,如大黄、芍药等;淡味能渗泄利尿,属阳,如茯苓、通草;咸味能润下,属阴,如芒硝等。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升麻、柴胡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牡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