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阴阳观读解康平本《伤寒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编写说明

笔者多年前无意中得读《冉注伤寒论》,深受启发,并从书中得知,世上除有宋本《伤寒论》,还有康平本《伤寒论》。由于冉雪峰先生著书之时,年事已高,未及完成《冉注伤寒论》就已仙逝,令人深感痛惜,乃经方学界一大损失,笔者也因此未得领会《冉注伤寒论》之精髓,也无法从其书中观得康平本《伤寒论》之全貌,深感遗憾,由此而产生续《冉注伤寒论》的冲动。但因身处海南,对冉雪峰老先生知之甚少,又因多年无法得到叶氏所编的康平本《伤寒论》,只好作罢。

后来研读冯世纶老师主编的《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对胡老另样的解读《伤寒论》深感震撼,通过其对“脉促”的分析,足见胡老功力深厚,也让笔者大开眼界。然而欲读康平本《伤寒论》之心一直未泯,而且越来越强烈,寻找多年,终于购得李顺保编著的《伤寒论版本大全》,书中有康平本《伤寒论》,才得观其全貌,欣喜至极!研读之余,随手记读书所得,后又寻得叶橘泉叶老重校的《古本康平伤寒论》(1955年5月一版四次印刷,千倾堂书局出版),再得由大塚敬节〔日〕著、王宁元译的《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书中附有传抄本《康平伤寒论》影印版(2016年5月一版一次印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本书读解就是依据此两书中的康平本《伤寒论》,其中格式以影印版为主,内容互参叶老重校版本及影印版,并参考宋本及桂林本《伤寒论》的内容,版本之中不同之处,略作说明。考虑我国目前中医学人读书的习惯,对康平本《伤寒论》的“大阳”及“大阴”改为“太阳”及“太阴”,余者均维持原版不变。

近年跟随冯世纶老师学习胡冯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了对《伤寒论》的理解,基于对冉雪峰的“气化理论”及胡冯体系“六经八纲”的应用,结合笔者多年的读书及临证体会,今汇成《血气阴阳观读解康平本〈伤寒论〉》,对冯世纶老师的谆谆教诲,深表感谢!

同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另列出“伤寒与杂病”“血与气”“阴与阳”及“三阴三阳与六病”等几个概念置于本书绪论,加以讨论,抛砖引玉。

条文前置有“□”代表空一格条文,“□□”代表空两格条文,没有“□”代表顶格条文。

条文内容中“□”表达正文缺文,或正文与嵌注间的间隔符号。另,本书还根据上下条文的连贯,以笔者的理解,在□内补上康平本《伤寒论》条文中所缺之字,□下加点以示区别于原文本有的带框字,便于读者理解,不恰当之处,欢迎通达之士指正。

条文内容中“○”表达注文缺文的符号。

为了便于编排,把影印版中的旁注内容放在括号里面,置于所注的正文之前或后。

“右×味”之“右”,本书径改为“上”字,以适应横排之需要。

底本为繁体字,本书皆改为规范化简体字。

对古今字凡能明确其含义者,均以今字替代,如藏与脏、府与腑等。

王德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