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阴病总论
第一节 太阴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脱胎于《内经》,是以经络脏腑为物质基础。不过,张仲景对太阴病证的认识,与其他五经病证稍有不同。张仲景的太阴病,重点阐述足太阴脾的病证,其中还包括了部分足阳明胃的病证,而对手太阴肺的病证,完全没有涉及。这是因为肺为娇脏,居上焦,主皮毛,外感病初期(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最易累及于手太阴肺;而内伤病中,寒饮伤脾、七情郁肝、房劳伤肾、跌打瘀肝等都易累及手太阴肺,导致手太阴肺病,故手太阴肺经的病证,很难完全归属于太阴病中。而且《金匮要略》里另有多篇专论手太阴肺经病证的辨治。故仲景并未机械地把手太阴肺经的病证论治列入太阴病篇中,这十分符合临床实际。
因此,六经辨治体系的太阴系统,主要是指足太阴脾经与足太阴脾脏。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第1跖趾关节后,上行至内踝前,再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至内踝上8寸交出足厥阴经前,经膝、股内侧前缘上行,进入腹部,属于脾,联络胃,通过横膈上行,夹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胸腹部支脉,从胃向上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足太阴之脏——脾,与解剖意义上的脾脏不同,中医学认为,“脾主大腹”,小肠占据腹腔位置最多,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具有分清别浊的功能,饮食被消化后,主要经小肠吸收。这些功能特性,与脾主升清、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特点是高度一致的。所以中医的脾,不仅包括解剖意义上的脾脏,还包括了小肠等消化器官。
中医学认为,脾在五行属土,位居中焦。其气与长夏相通,其性喜燥而恶湿。脾和胃为消化系统的核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太阴之土,胃为阳明之土,脾胃之气合称中气。中气者,功能升清而降浊,脾以升清为健,胃以降浊为顺,脾升而胃降,分工配合,共同完成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排泄糟粕,故脾胃共称为“后天之本”。
足太阴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运化、升清、统血。细解如下。
(一)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脏具有把水谷转化为气血精微的功能。
1.运化食物
《素问·经脉别论》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食物入胃,经胃初步消化后,再将食糜下输入小肠,最后入大肠,中医称之为胃气降浊,胃主受纳的过程。食糜入小肠后,在小肠进行深度的分解消化,再由脾气升清,把食糜中的精微物质,吸收进入小肠壁的毛细血管之中,成为气血,中医把这一过程称为脾气升清,脾主运化。进入小肠壁血管之中的水谷精微,变为气血,上输入心和肝,再由心输送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
2.运化水液
《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同样的,脾气升清,能把饮食中对人体有益的津液,吸收进入小肠,并上输至肺。正因为脾气是水饮吸收进入小肠,再上输入肺的主要动力,中医把这一过程,称为脾主运化水液。吸收入肺的津液,再由肺气宣发肃降,下输肾和膀胱,最后经过肾的气化,把有用的津液气化上达吸收,将体内的废水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如此,脾、肺、肾三脏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的水液代谢。如果脾气不足,水液不得气化,则易停积体内,变生为痰饮、水湿,外现浮肿、痰喘、咳嗽等。故中医学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说明脾气或脾阳虚弱,是水湿、痰饮、肿满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脾主升清
脾主运化水谷,皆是以脾气升清功能为前提的。脾主升清的“清”,是指水谷中的精微物质。脾主升清,是指脾气将小肠消化后的水谷精微,吸收进入小肠壁的血管之中,并且上输进入心、肺的功能,是脾能运化水谷、转换气血的源动力。若脾气虚弱,无力升清,则水谷精微难以被充分地吸收并更多地转化为气血,五脏气血生化就乏源;而且饮食水谷停滞不化,集聚于中,则易变生为痰、湿、水、饮等代谢垃圾,从而出现水湿不化、湿浊困脾等证;脾不升清日久,易出现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中气下陷诸症。故中医学认为,脾气以升清为健。
(三)脾主统血
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固摄血液、防止血液从血管中渗透外溢的功能。如果脾气虚弱,无力固摄血液,就容易出现各种出血的病证,如皮下出血斑点、大便出血、小便出血、阴道出血、鼻腔口腔出血,称为“脾不统血”。
脾的正常功能的实现,主要归功于脾阳和脾气。脾阳主温煦,可腐熟水谷、温化水液、温暖四末等;脾气主升清,可升发清阳、运化水谷精微等。故太阴病主要是脾阳和脾气的病变,根据其偏重不同,可分为两大类:①以脾胃阳虚、寒湿水饮不化为主的太阴病。②以脾胃气虚、湿浊或湿热困脾为主的太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