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常用药材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炮制与方剂疗效的关系

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而中医运用中药又常常是组成复方应用,故药物的炮制方法通常根据组方需求而定。

一、提高方剂疗效

在成方中,各药选用什么炮制品是由方剂的功效决定的。中医在临床治疗疾病时,选方用药和炮制品的选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为了确保临床疗效,通常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方剂中药物的作用

方中药物需经过炮制,使其有效物质易于溶出或利于保存,并调整其药性,发挥各自的长处。如三子养亲汤中的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均需炒黄。中医认为,治痰以顺气治标,健脾燥湿治本;但气实而喘者,以顺气降逆治本,治痰为标。三子养亲汤的适应证恰好是气实而喘,痰盛懒食,故本方的功效是降气平喘,化痰消食。紫苏子炒后辛散之性减弱,而温肺降气作用增强,其降气化痰、温肺平喘之功明显;白芥子炒后过于辛散耗气的作用有所缓和,温肺化痰作用增强;莱菔子炒后由升转降,功效由涌吐风痰而变为降气化痰、消食除胀。方中所用的炮制品均与病证相符,可使全方降气平喘、化痰消食作用增强。又如,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主治肝旺脾虚的腹痛泄泻,由于脾虚运化失常,故腹痛肠鸣泄泻,泻必腹痛而脉弦是其主症。《医方考》曰:“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病机是“先因脾虚,后受肝侮,脾受肝制,导致肝旺脾虚”。中医的治病原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故立此泻肝补脾之法。方中白术健脾补中为主药,生白术健脾燥湿力强,土炒可增强补脾止泻之能,又可避免气滞脾胀,更适合该方病机。白芍泻肝缓急以止痛,本来用其酸寒泻肝恰好,但又恐其酸寒伤其脾阳(一般脾虚偏寒,多指脾阳虚),故白芍原方要求炒用,以缓其酸寒,使其泻肝而不伤脾阳。陈皮原方要求炒制,根据《本草蒙筌》所载“炒者取芳香之性”。陈皮炒后香气更浓,取其芳香醒脾,疏利气机,以达理气和中之效。防风原方生用,取其散肝疏脾、能生脾阳之效。但久泻不止或肠风下血,可用炒防风或防风炭。炒或炒炭后,降低了其祛风之能而增强了止泻或止血效果。由此可见,方剂中的药物经炮制后能突出中医治病优势,提高方剂疗效。

(二)保证方中各药比例准确,充分发挥配伍后的综合疗效

  这主要是通过净制工序来解决。如山茱萸的核、金樱子的毛核、巴戟天的木心、关黄柏的粗皮(栓皮),均为非药用部分,而且占的比例较大,若不除去,势必使该药在方中的实际比例减小,不能很好发挥全方作用。又如,二妙散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是治疗湿热下注的基础方,方中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是主药;苍术苦温,燥湿健脾,既祛已成之湿,又杜湿邪之源。方中黄柏若为关黄柏,不除去粗皮,就等于减少了黄柏的实际用量。

(三)增强对病变部位的作用

某些中药对多个脏腑、经络有作用,临床上使用这些药物时可能会导致药物作用分散,甚至对未病部位产生不良反应。为了使药物集中在病变部位发挥疗效,常常加入辅料炮制,使其对病变部位的作用增强,而对无关部位的作用减弱。这样既能突出方剂对病变脏腑的治疗作用,又不至于影响其他无关的脏腑。方剂的主治脏腑虽然不是各药归经的简单相加,但方中药物归经的变化对全方的作用是有明显影响的。如缩泉丸,方中的益智仁入脾经,兼入肾经;山药主入脾经,兼入肺、肾经;乌药主入肾经,兼入脾、肺、膀胱经。益智仁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为方中君药,具有温肾纳气、固涩小便的作用。三药合用,使全方作用侧重于肾,兼能顾脾。肾气足,则膀胱固,同时健后天之脾又可益先天之肾。

(四)突出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全方的临床疗效

由于中药通常是一药多效,但在方剂中并不需要发挥该药的全部作用,特别是在不同方剂中,同一药物所起的作用并不一样。如麻黄在麻黄汤中起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作用,故原方生用,并要求去节,取其发汗平喘作用强;在越婢汤中,用麻黄意在利水消肿,故生用而未要求去节,取其利水力较强而性兼发泄;在三拗汤中,麻黄主要起宣肺平喘的作用,故原方注明不去节(亦云不去根节),取其发散之力不太峻猛,梁代陶弘景还认为“节止汗”。若表证不明显者,临床常用蜜炙麻黄,不仅增强止咳平喘之功,而且可以减弱发汗之力,以免徒伤其表;若患者为老人和小儿,表证已解,喘咳未愈而不剧者,可考虑用蜜炙麻黄绒,能达到病轻药缓,药证相符的要求,并避免小儿服用麻黄后出现烦躁不安,或老人服后引起不眠等弊端。柴胡在小柴胡汤中宜生用,且用量较大,取其生品气味俱薄、轻清升散、和解退热之力胜;在补中益气汤中,柴胡升阳举陷,不但用量宜小,且宜生用,取其轻扬而升或助他药升提之效;在柴胡疏肝散中,柴胡以醋炙为宜,取其升散之力减弱,而疏肝止痛之力增强。由此可见,组成方剂的药物通过恰当的炮制,因作用重点的变化,使全方的功用有所侧重,对患者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提高方剂的疗效。

二、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利于治疗

由于方中有的药物某一作用不利于治疗,往往影响全方疗效的发挥,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病情的需求。

(一)消除药物本身不利于治疗的因素

有的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也会因其某一作用与证不符,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趋利避害或扬长避短。如干姜性辛热而燥,长于温中回阳,温肺化饮。在四逆汤中用干姜生品,取其能守能走,力猛而速,功专温脾阳而散里寒,助附子破阴回阳,以迅速挽救衰微的肾阳。在小青龙汤中,用干姜生品,是取其温肺化饮,且能温中燥湿,使脾能散精,以杜饮邪之源。在生化汤中则需用炮姜,这是因为生化汤主要用于产后受寒,恶露不行,小腹冷痛等。因产后失血,血气大虚,炮姜微辛而苦温,既无辛散耗气、燥湿伤阴之弊,又善于温中止痛,且能入营血助当归、炙甘草通脉生新,佐川芎、桃仁化瘀除旧,臻其全方生化之妙;若用生品,则因辛燥,耗气伤阴,于病不利。

(二)调整辅助药物的药性,制约方中主药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有的方剂中主药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为了趋利避害,组方时可加入某种辅助药物,但它并不直接起明显的治疗作用,而是制约主药的不良反应。如调胃承气汤为治热结阳明的缓下剂,芒硝、大黄均系大寒之品,易伤脾阳,又因二物下行甚速,足以泄热,方中用甘草不是泻火解毒,而是为了缓和大黄、芒硝速下之性,兼顾脾胃,所以甘草原方要求炙用,取其甘温,善于缓急益脾。传统观点认为,陈皮和脾理胃不去白,理肺气则去白。在补中益气汤中,陈皮原方注明不去白,其目的是更好发挥它理气醒脾的作用,使方中补气药补中而无滞气之弊。

三、调整方剂部分适应证,扩大应用范围

若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仅药物炮制加工方法不同,也会使方剂的功用发生一定的变化,改变部分适应证。例如,四物汤为最常用的补血基础方,为了适应患者病情的需要,除了加减变化外,还可通过炮制调整它的作用。若血虚而兼血热者,以生地代替熟地;血虚而兼瘀者,除了加大当归、川芎的用量外,二药还可酒炙。知柏地黄丸为滋阴降火之剂,若阴虚而下焦兼有湿热者,宜以生地代替熟地,以免过于滋腻恋湿,知母生用,存其苦味,虽然质润,不致恋湿,黄柏生用,全其苦寒之性,能清热降火而燥湿,还可适当加重茯苓、泽泻用量;若纯属阴虚火旺者,则知母、黄柏宜用盐制,缓和苦燥之性,增强滋阴降火作用,泽泻亦宜盐制,取其泻热力增强,且利尿而不易伤阴,并宜减轻茯苓、泽泻用量。理中汤为温中益脾要方,凡中焦虚寒者均可应用,但不同情况应选用不同炮制品才能提高疗效。若中焦虚寒而兼有内湿者,除了可加炒苍术之类以外,宜用干姜,取其辛热而燥,能祛寒燥湿;若中焦虚寒,胃失和降,呕吐腹痛,或者阳虚出血,除了可加吴茱萸之类散寒止痛或者加阿胶、黄芪益气补血之外,还应以炮姜代替干姜,取其苦温而守,善于温中、止呕、止痛和温经止血,作用缓和而持久。若腹泻明显,方中白术宜土炒,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若腹胀恶食,白术又宜炒焦,既可避免其壅滞之弊,又可开胃进食。甘草均宜炙用,取其甘温,补中益脾力强。

四、适应方剂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每个方剂都要做成制剂才能供患者应用。剂型不同,其制备方法也不同,故对药物的炮制要求亦异。汤剂通常用炮制后的饮片配方。有些药物如黄芪、延胡索等,在汤剂中多要求蜜炙或醋制,但若制备黄芪注射液、延胡索乙素片等,则可直接用洁净的生品提取有效成分。川乌、附片等在汤剂或浸膏片中,因要经过加热煎煮,故可直接用制川乌、制附片配方;但用于丸剂,因是原粉服用,又不再加热,则需将川乌、附片用砂烫至体泡色黄,称为炮川乌、炮附片,一方面利于粉碎,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半夏在不同制剂中的炮制要求也不一样,如藿香正气散中的半夏,若作汤剂,则用常规炮制的半夏即可;若做藿香正气丸,则炮制半夏时要严格控制麻味;若做藿香正气水,则用生半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