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4.湖畔咖啡节
受够了。
这次一定要有x生活。
下班后,苏珩一张高铁票,离开让她喘不过气的工作单位和暮气沉沉的小镇,往充满创意和金融泡沫的S市逃离。她尝试联系之前对她抛橄榄枝的男生,幻想着也许……
突然想喝咖啡。检票上了列车,坐定后,苏珩发现自己刷到了一个咖啡节。
也许落地后可以去have a drink.惊喜的是她通过red book找到了咖啡节搭子。
“今日下午4:30可以吗?我们在xm站见?”
“没问题。”
于是,苏珩就拥有了一起去打卡的姐妹。
一下高铁,她目标明确,直奔有轨电车,前往指定站台,稍后一起去S市Y区湖畔咖啡节。
在软件上看了一圈,网上一堆劝退,理由是“艳阳天在草坪举办室外咖啡节简直是大型美黑现场”,而且价格都好贵。确实,在如今经济低迷的当下,高昂的价格着实实力劝退。
可是,不主动出门社交,就没有认识新人的机会,省了钱却失去了认识潮男的机会,是不是因噎废食?
于是,苏珩决定赴约。
昔日的异性好友并未如预期一样取得联系。也对,感情这种事,本来就是“错过就错过”的道理,你驶出站了不代表别的列车不会进站。况且,你们已经将近一年没有联络,男生脱单速度可比女生迅速多了,因为他们目标明确,不贪心。
这次,一定要睁大眼睛看看有无帅哥,要抓紧时间脱单,她不再想为陆潇和“守寡”了,陆潇和已有伴侣,他根本不值得。
和苏珩约着一起去打卡湖畔咖啡节的姐妹是本地211大三俄语专业的学生,2002年的青春女大。得益于苏珩业余经常参加爵士舞舞蹈班,班上大多都是00后女生,所以初接触之下,也不会有马里亚纳海沟般的代沟。
苏珩很自豪的一点:自己的新朋友都是年轻人。她渐渐也开始明白,老人喜欢年轻孩子的心理,因为年轻人身上尚有单纯和纯粹。谁不喜欢新鲜能量呢?
原来两人都有去咖啡节结识帅哥的计划。一拍即合聊天的结果就是,坦诚相待。
两人在xm站碰头,一路畅聊,从学业聊到感情聊到初次x经历,不知不觉走到了湖畔咖啡节所在的广场。
她们下午4:30抵达草坪,一起去可以试喝的摊位——观树咖啡,接待她们的店员是一个肱二头肌肉线条很漂亮的男生,他给她们尝了咖啡液,虽然味道很淡,但苏珩很喜欢和他聊天,小哥并未过度营销,恰到好处的聊天,在这样一个高温的下午,实在是快意,出于温情不可辜负原则,苏珩决定下单一盒曼特宁风味的咖啡液。
“我们品牌在BJ,为了这次咖啡节,现在买一送一哦。”小哥特别耐心介绍优惠。两盒108元意味着每袋只需5元出头。
苏珩爽快下单:“太棒了!”她之前在单位上班,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每次想喝咖啡都要驱车30多公里商业综合体去买咖啡,油费贴进去成本也够多,但价格高昂的咖啡机也实在是望而却步,毕竟她觉得买了咖啡机就不得不一直喝一直喝,不然,高昂费用买回家却不怎么使用,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那样也是一种浪费。而为了喝而喝的下场,不用想都知道是自找苦吃。因此,便捷的咖啡液正是为她这种人设计的,可以说咖啡液包和她很配,后续只需买牛奶自己简约DIY即可。
和店家一起合作拍了好几张照片,苏珩笑着说:“我看别人写的red book而来,现在我也要写点评,帮你们宣传,扩大传播面。”
店家小哥北方人的缘故,特别大方的喊另一位小哥:“那我们再送美女们一杯咖啡。”
苏珩真的很感动,一方面是为这杯for free的咖啡,另一方面是为自己遇到正能量的人。她问店家要了个杯子,和姐妹分着喝完了这杯冰生椰拿铁。
姐妹拉她到景观位拍照:“你一定是E人!好社牛哦!对了我叫吴思意。i人。”
“我叫苏珩。”她掏出手机找角度,但…
“什么是e人?”
“e人就是很外向很社牛。”吴思意向她科普那个著名的性格测试,“现在很多外企都会要面试者做这个测试,我觉得还蛮有科学依据的。”
苏珩摆手,笑道:“我没你想的开朗,你是没见过我上班的样子。事实上,我经常性的沉默、面无表情,生人勿扰。”
吴思意理了理帽子,表示理解:“谁是自愿上班的呢?还开心的那种?可以理解啦,你的痛苦面具。”
苏珩微微一愣。
如此,自己真是开朗性格的E人吗?高中以前可以肯定她是,确实活泼开朗,陆潇和曾说过,那时的她是最美好的。在他陆潇和眼里,现在的苏珩比不上女高时期的苏珩。
苏珩记忆里很差,原谅她实在无法回忆起高中的自己是什么性格。她也很诧异,陆潇和居然会认为,女高时期,没有物质能力的她魅力十足。也许……这是传说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但自从进入大学后,她有被校园霸凌经历,性格渐渐变得多疑、敏感、内向,她变得爱哭,变得有些尖锐,直到毕业。参加工作后,幸运女神眷顾,她遇到的都是一些很好的同事,很照顾她,给她机会,叫她社会丛林的生存法则,被爱包围的她才慢慢放开一些。变得柔和。不再那么像刺猬,用坚硬的外壳保护柔软的心脏。
可惜……幸运女神不会永远眷顾一个人,风水轮流转,眼下这份工作又把她丢回了痛苦的大环境,不同于大学里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家境好的同龄人,现在的工作环境180度大转变,基层十八线,没有商业,只有永久高标准农田,不可随意变更农用地为建设用地,这意味着,工作地大概率永远都得守着农田一直落后,一直闭塞,一直人才流失。
没有年轻人的小镇,连中青年都在急速逃离,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一群思维保守、墨守陈规的老年人。她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些人的想法,但正是这些人的观念形成了一个道场,在这个磁场下,任何新想法、创新、个性、小众、时尚、先锋都有一个可悲的标签:“不合群”。
既然改变不了别人,也不想被别人改变,那么我就沉默,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于是,苏珩就被迫,也许也有主动的成分,她变成了一个沉默是金的人,公事公办,有一说一,不再多做一步,多说一句。尽管她并不喜欢那样的自己。
但原谅她,杯水车薪改变不了什么,头破血流也并非她来这里的初衷。
也许是因为工作压抑久了,所以才会在工作之余放飞自我,所谓做自己?于是在别人眼里就成了所谓“社牛”?期间苦楚,苏珩并不打算细讲,她太累了,累到只想快乐,而非祥林嫂般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