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审美自信、文化自信(代前言)
我们刚刚有些适应电视多频道时代所带来的眼花缭乱,互联网就已经摆脱了带宽的限制,裹挟着海量的视频内容扑面而来。毋庸讳言,影视艺术的多元化传播时代就在眼前了。
在这个纷繁高速的时代里,我们有许多休闲放松的方式:互联网上的游戏、社交、阅读、观影……当这些选择充斥我们的生活之后,电视剧作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发展渐趋饱和但又颇受争议的娱乐方式,又能以什么而留住观众?在这个时代,你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到来自世界各地最新的免费视频内容。而根据追捧对象的不同,不同受众群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也各不相同,美剧迷、日剧迷、韩剧迷和中国台湾综艺迷等,各自观点明确,泾渭分明。
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又好似没有选择。电视机、视频网站每天都在大量播放和更新或具年代感的或时兴的剧集。互联网连接着敲击键盘、点击搜索引擎的手指,背后的光纤电缆飞速地传输数据,大数据算法将统计出的偏好分类,就此指明下一批电视剧投资宣传的方向。我们的选择是“大众”的选择,是视觉、利益的短暂选择。我们要的是否真的是“短平快”的消费式观剧,是否真的需要市场和资本来“投其所好”?一部优秀的电视剧的诞生,究其根本,靠的到底是什么?
早在20世纪最后几年,面对电视多频道发展的趋势,就曾有人提出“内容为王”的口号,而电视剧更成为许多频道争夺收视率的法宝,以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为代表的主打电视剧的频道曾风光一时;但从电视剧整体发展来看,数量上逐年增加,而质量上的提升却不是很明显。美剧、韩剧等在中国的隐秘流行,的确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这里面固然有它们本身在制作上的优势,但同时与我们目前在影视艺术上内容的贫乏与经典作品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重要的问题是,伴随着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人们在脱离了原有的电视频道及它所代表的体制限制之后,在新奇、海量与廉价的内容面前,对于它所带来的表面与潜在的影响到底了解多少?对于文化差异的背景下的文化认同感与审美价值观,又有多少判断?尤其是处于思想活跃期的在校大学生们,在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忽然面对一个开放的空间,面对紧张激烈的情节和高技术营造出的视听效果,如何选择?
这是一个需要审美判断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审美自信的时代。
从20世纪后期开始,电视就已经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电视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电视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渐渐成长为新时代的艺术。在今天,电视艺术以及电视剧艺术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影视艺术已逐步成为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影视艺术,尤其是电视剧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仍然与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在电视剧繁荣发展的背后,我们也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在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后,我们能接触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影视作品,我们也会被吸引、被打动。而中国本土的电视剧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是比较具挑战性。中国电视剧拥有独特的叙事传统,我们所深受影响的传统文化观念也深深地蕴藏在其中。具备这些认识,我们就知道,当我们在关注电视剧时是依据着怎样的角度和视野。我们是谁?我们要如何?这便是我们自己的,也是电视剧所要思考的“来处”和“去路”。
实际上,电视美学、电视剧美学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电视艺术、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基础理论与具体实践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美的标准的问题。作为美育的核心问题,古今中外关于美的标准的论述实在是太多了,但到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影视艺术上美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好故事,还是好演员、好导演、好的制作班底,或者是大制作、高科技等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国内近几年的大制作屡屡受挫,受众对一些大牌导演由仰视到俯视,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美的标准,对于影视艺术而言,作为大众传播的范畴,应该是源自审美价值的判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审美价值的基础在于社会主流价值,确切地说是社会核心价值观。事实上,在所有艺术形式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比电视艺术更受到现实生活的局限。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电视艺术以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更为直接、明确地传达出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观,也在此基础上得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的认同。
如果说一个好故事是对于生活的精彩比喻,那么这种比喻本身其实也包含了我们在价值观上的认同;而建立在“真”与“善”基础上的美,就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了,它是我们认同的现实与伦理道德,以及在此之上的情感历程。
其次,是我们对于审美的态度问题。在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中,美的本质从来都是无法言说的,所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如果说西方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最高层的理性就是明晰的语言符号定义;那么中国人的认识过程则是从感性到语言符号再到心灵体悟的过程,语言不是最高层,因为语言不能与事物完全对应,不能反映事物的精微之处。对事物最精到的把握只能是超越语言的心的体悟,是所谓神会与心领。因此中国人对美的把握和体验不表现在对美的本质的追求,不在语言与定义,而是将美与审美、愉悦与功利都统一在心的概念之下。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审美的表述大多是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在千差万别的目的下,进行着“无法言说”的言说。
因此,也曾经有人认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建立,完全是西方美学理论影响下的结果。而且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套用西方流行理论和观点来解释国内的电视艺术美学现象,尤其是建立在后现代美学理论和观点基础上的电视艺术美学研究,以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关注电视艺术美学现象,将电视的商业属性泛化,从而将电视艺术的审美化过程等同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本质上消解了电视艺术美学的基础存在。
这里提出的审美的态度,表现出来的实际上是审美的自信。对于影视艺术而言,美不仅有标准可以衡量,而且有传统可以延续。如果说影视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那么,其中的价值观、文化认同就应该与我们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我们知道审美的过程并不是脱离于现实而独立存在的,审美过程是建立在我们的文化传统所延续的社会生活诸多“真”与“善”基础上的对于人、事、情感的审美价值判断。而审美的自信正源自我们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是电视艺术、电视剧艺术美学的实践性问题:电视、电视剧作为审美的对象,在具体的实践中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当代的电视艺术中,最大的困扰之一莫过于无法确认经典,这当然不难理解。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经典,因而这个时期的文化才有楷模,才有典范,才有标准、尺度和方向。电视艺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更多是以“易碎品”和“速食品”的方式来填充时段收视中的空白点。在线性的收视习惯中,受众所认可的对下一时段的期待,使得电视艺术缺乏足够的积累来建构自己的经典。这可能因为,一方面电视的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引领下,不断更新与变化,人们痴迷于技术所带来的形式上的变化;另一方面,我们至今仍对电视所具备的诗意表达方式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于无暇顾及。事实上,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作为艺术形态的存在以及在艺术表达的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但在作为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尤其是在其发展的初期,所经历的却极其相似,人们更习惯于用一种自己对其他艺术的熟悉方式来解释电视所带来的一切。
长久以来,我们对于美是心怀崇敬的,美甚至是不可言说的,是不近人间烟火的,因此美学理论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但对于影视艺术,这个从诞生之日起就沾满了世俗情趣的大众文化代表来说,由于经典的缺失,其审美判断总是围绕着画面、技巧、光影效果等技术细节展开,即使是专业院校,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也总是被所谓的技能训练所替代;电视美学就像个空壳,总是被堂而皇之地挂在最醒目却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位置。
毋庸置疑,目前影视艺术的发展现状与审美的缺失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实际上,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难。既然我们可以确立影视艺术美的标准,如果我们能够不仅仅是在理论上认识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与规律,而且能够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针对影视艺术的审美本身就具备了很强的可操作性。每年我们有这么多部集的电视剧,有这么多部电影,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电视节目,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我们似乎只是缺少了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
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电视从多频道过渡到海量频道。如果这只是大众传播由“广播”到“窄播”的变化,那么这种发展不过是丰富了受众的选择。而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带宽的逐步增长,更为廉价而迅速的网络视频内容传输也将更为广泛也更为隐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传播学意义上新闻媒介作为信息“把关人”的角色最终会被受众的自由选择所替代。当阳光洒满大地,如果只想要其中的一缕,就显得不那么现实。因此,有关阻塞与疏导、交流与融合的争论仍然会继续下去,但最重要的是,对于不断成长的影视艺术的受众而言,重建审美自信是今天无法再忽略的话题。电视艺术作为今天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关乎着我们的文化传承,更关乎着我们的文化未来。
曲 茹
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