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在2016年8月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并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指导原则和重点行动方向。这些方针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福祉的高度重视,显示了健康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地位。在《纲要》中确立的健康目标实现之后,我国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将迈入世界发达国家之列。贯彻和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精神和《纲要》内容,成为了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
城市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镇人口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健康中国建设的成败;另一方面,城市是推行全民健康战略的最佳载体。城市集聚的社会经济财富和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国家健康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健康效益。城市化让更多的国民更为便捷地享受到教育、就业和医疗等公共服务,带来了系列健康红利,其中最为直观的是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期望寿命在持续增长,已经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同时,城市化也给我国城市带来了新的健康挑战。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了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环境污染、居民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社会结构的解体和重组等诸多变化。在这些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的综合影响下,我国城市正面临着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新发传染疾病不断出现、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心理疾病患病率上升、医疗卫生支出增加,以及一些地区健康不公平现象日趋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构成了挑战。
在新形势下,健康城市建设成为了我国城市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抓手。纲要提出的“大卫生、大健康”建设方针意味着,我们需要对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管理,这远远超出了卫生部门的职能范围。目前,只有各级城市政府才拥有落实该方针所需要的政治权力、经济和人力资源。同时,诸如传染病等健康问题只能通过城乡协同来从根本上予以解决,而我国城市作为行政区划所具有的城乡二元特性,决定了城市政府在解决此类问题上负有主体责任。
在新形势下,城市政府负有更大的健康管理职责,需要新的城市健康知识体系的支撑。城市管理者需要基于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综合认识包括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人口结构在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健康决定因素的影响,需要有应对复杂的健康挑战的系统方法,从而承载纲要中提出的目标和重点行动。健康城市提供了这样的理论框架和系统方法。健康城市建设的本质是要将健康置于城市的政治和社会议程当中,旨在通过良好的、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来改善城市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中的主体责任,并提出了系列考核指标。其在健康水平和重大疾病方面的指标都瞄准了国际领先水平。在过去,我国的城市主要是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科技的发展,在这些指标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在这些指标上已经居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医疗卫生措施所能带来的提升效应在逐渐减少,要更进一步非常不易,所以需要对所有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健康城市建设不是开展一项新的运动或项目,而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城市在健康中国行动中所面临的、需要同时应对的多个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兼顾健康和发展,是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根本挑战。因此,健康城市的建设是在城市中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最佳方法途径。
基于上述原因,在我国城市中进行健康城市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时代任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小规模的健康城市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2016年发布了《关于做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全爱卫办发〔2016〕3号),并在全国选取了38个城市进行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开启了我国健康城市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在通知中,全国爱卫办明确指出需要开展我国健康城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这一要求是对当前我国健康城市建设所处阶段的清醒认识。国际上的健康城市运动始于1986年,我国虽然从1994年就开始了小规模的试点,但我国的健康城市建设依然处于一个起始阶段,和国际上的领先城市还存在差距,还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便于城市管理者掌握当前健康城市建设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情况,更好地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市建设的探索,我们编写了本书。书中对健康城市概念和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全国爱卫办提出的健康城镇建设主要行动方向,对过去三十多年健康城市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剖析了健康城市建设优秀案例。我们期盼本书能为健康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定、规划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姜晓朋先生的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傅华教授、同济大学王兰教授、清华大学武廷海教授、四川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杨长虹研究员和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刘俊宾处长对书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特在此予以致谢。本书作者得到了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基金“智慧城市健康系统研究”课题、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中国健康城市行动框架和进展报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401)项目和Delos(香港)有限公司的资金支持,在此一并予以致谢。
宫鹏 杨军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