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陷阱:媒体危机应对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有些媒体更像公司

现实中,有些媒体已经不再跟着事实走,而是受制于民众的情绪和广告商的金钱。一些媒体做的不是真相引导而是情绪引导,对于它们来说有时商业追逐甚至大过社会责任。

媒体是什么?

答案很多,有的答案听起来还让30多年前初学新闻、迈入新闻殿堂的我心潮澎湃:无冕之王、瞭望的灯塔、道义、责任、良心……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让高层知晓江湖事,也让民间参与庙堂言。

但是现实告诉我,当下,有些新闻媒体更像一家公司。

主要原因在于新闻媒体的高度市场化。

有些媒体追求的利益是什么?

表面上看,当今有些媒体追求的利益,更多应该属于追求轰动效应。对于这种轰动效应,网站叫“点击率”,报纸叫“发行量”,电视叫“收视率”,自媒体叫“流量”。而只有当你的点击率、收视率、发行量、流量上去了以后,才有人在你这家媒体上投广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媒体已经成为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企业。

坦率地讲,有些媒体就是公司,记者、编辑不过相当于公司里的员工,而新闻不过是媒体这条流水线上每天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个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是供我们大家来消费的。我们每天其实都在消费新闻。

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最容易带来轰动效应,进而能够吸引来广告商呢?

或者说,什么样的新闻人们才爱看?

国外媒体有句著名的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不用说,那当然就是负面的、灾难的、曝光的、闻所未闻的……这类新闻容易引起人们的关心。

在有些新闻媒体上,每天数百万辆汽车安全行驶不是新闻,出了车祸才是新闻。

这才是媒体利润的来源点。

悲剧的感染力远大于喜剧,负面新闻的传播力远大于正面。

而这些丑闻、灾难,它们最容易发生在谁身上呢?

那当然就是我们的政府、企业、学校、医院、司法等这些和百姓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公共服务部门和公权部门。

让一名优秀党员的形象深入人心需要极其高昂的传播成本,但是使一名贪官闻名全国可能只需要一夜的时间。

所以,无论是追求经济增长的地方政府也好,还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也好,与新闻媒体虽然在追求盈利的目的上是一致的,但是在追求这个目的的途径上产生了冲突。

当然也决不能否认媒体承担的舆论监督的天赋职能。

更要命的是,这种追逐经济利益的新闻报道中更容易裹挟进强烈的民众情绪。

当危机发生以后,作为公众利益代言人的一些新闻媒体,无论出于为民请命的社会责任,还是出于追求利润的经济驱动,它们都会选择站在网友或者说老百姓的这一面,而站在政府和企业这类组织的对立面。

这是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当政府与公众、企业与消费者、医院与患者等产生矛盾与冲突的时候,这个矛盾、纠纷、冲突、对立在媒体、网友眼中,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好看的故事

对于任何媒体来说,好故事永远都是稀缺资源。

10岁小学生是否因为受到一次批评而选择轻生?高考生如何被人顶替?一个贫困县为了形象工程怎么花掉的400亿元?知名乳企有没有挟持乳品标准?一本垃圾书如何做到让当地媒体为其站台背书还卖到断货……这里面可以挖掘出多少直抵人心、惊心动魄的故事啊!

当然,现在记者的指代范围很广,每一名网友,每一个拿手机的人,都可以是一个新闻记者。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好看进而最容易引人关注?

往往是两种:一种让人喜出望外;一种让人义愤填膺。

然而,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我们都知道,让人喜出望外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但是你挑动他们不断地生气,这个要容易得多。

那进一步讲,什么样的故事最容易激发起公众心中那种愤怒的情绪?

比方说,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小红帽弱,大灰狼强,最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这个故事好看。如果故事一开始,大灰狼上来就把小红帽吃了,这故事没法讲了。

《三国演义》里面那么多战役,可为什么赤壁之战最有名?孙权、刘备是弱的,曹操是强的,弱战胜了强,这个故事好看。

这样看来,是不是那种具有力量强弱对比悬殊的故事才容易引发关注?

2019年,一辆保时捷汽车和一辆奇瑞汽车撞在一起,就引出了重庆“帽子姐”的事件。如果一辆夏利和一辆奇瑞撞在一起,你会感兴趣吗?

那么在网友的心目中,孰强孰弱?

每当与公众、消费者、患者等产生矛盾与冲突的时候,发生危机的时候,陷入舆论战的时候,政府也好,企业也好,医院也好,作为掌握着权力、掌握着资源、掌握着技术、掌握着信息、掌握着规则制定、掌握着解释权的一方,当然会被看作是强势的一方。

那在这种力量强弱对比悬殊的好看故事里,大家有没有发现始终存在一个共同的规律?

就是那个强势的一方会天然地被认定为一个“坏人”。

没错吧?

其实,新闻媒体和具体某一个政府单位、企业、学校、医院等并没有仇,只不过是在一个力量强弱对比悬殊的好看故事里,强势一方被舆论强行按在了那把“坏人”的椅子上。

对不起,请你入座。

就这么简单。

古罗马有位执政官叫塔西佗,他认为在个人或组织缺失公信力的前提下,说真话说假话一样会受到质疑,干好事干坏事大家都会认为你干坏事。可以说,一些地方政府、企业等机构在很多网友的心目中,陷入一种有错推定乃至有罪推定的“塔西佗陷阱”。

人们的感觉就是事实,只要大家都认为你做了坏事,那么你究竟做没做坏事已经不重要了。

激发愤怒的情绪往往是一些媒体获得公众注意力最简单的方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说:“很多媒体已经不再靠事实来引导公众,而是靠心理来煽动公众;媒体忠于的不再是真相,而是公众的情绪。”也就是说,一些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未必是理性、对称、平衡地报道,而是从市场上多数人的心理预期出发,满足公众的偏见而不是削弱公众的偏见,更不要说某些充满火药味,整天像“打了鸡血”的自媒体。

愤怒新闻学、尖叫新闻学大行其道。为了追求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为了带来流量,为了吸引广告商,个别媒体可以迎合一部分人的趣味和情绪,甚至通过触碰社会的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来得到滚滚财富,各类选秀征婚节目中的道德出位就是例子。在利益的渗透下,商业炒作、网络推手、网络打手等不断出现,娱乐化和庸俗化也日益盛行,尤其是网络媒体。网络一方面成为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同时也与网民狂欢、“审丑”现象结伴而行,调侃、恶搞现象严重。炒作改变命运,直播带来新生,个别涉嫌低俗色情、暴食恶搞、未成年人表演、低龄婚姻等亚文化甚至反文化内容也时有出现,“炫内裤”式的网红文化大行其道。李希光教授认为,当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成为一切的时候,你能指望这类媒体提供多少客观、公正和具有真正人文情怀、没有功利色彩的东西呢?

在李希光、孙静惟写作的《发言人教程》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则关于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

1870年,马克·吐温来到纽约,见到了《纽约太阳报》的总编辑达达先生。马克·吐温向他请教办报成功的经验。

达达总编辑说:“报纸要想成功,每天必须发表一篇轰动、煽情的新闻,如果没有就编一条。要大力诋毁广大读者讨厌的人,要大力歌颂广大读者喜爱的人,为他们树碑立传。永远要赞扬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和事,除非你确保可以通过诋毁的手段在报纸上把这个人搞臭;要永远歌颂那些有钱人,如果得罪了有钱人,那你的报纸也就完了。”

这时,一个达达手下的记者忽然闯进来,气喘吁吁地说:“现在满城都在风传马克·吐温死了,是否可以作为明天报纸的头条?”

“我还没死呢,我正在和你们的总编辑聊天。”马克·吐温说。

不料达达先生忽然跳起来对马克·吐温说:“你不死,是你自己不想死,但是没有人不让你去死。你的死亡消息明天必须见报,因为我要对我的读者负责。我们的报纸需要贴近读者的需求,发表读者希望看到的新闻。”

然后,达达总编辑掏出纸和笔,“现在由我来采访你,马克·吐温先生,请问你在生前都干过哪些见不得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