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行动主义者
尽管从数据和趋势看,未来充满挑战,实现可持续社会的愿景困难重重,但希望依然存在。因为“人性中除了自我伤害,也同样具有爱和感知的能力,并可能运用智慧找到减少自我伤害的方法。……而且,我们只能充满信心,预见未来的灾难情景将帮助我们催生出集体智慧,正如理解死亡可以帮助一个人更明智地生活(并更加珍惜)一样”(15)。可以这样理解,人类整体有可能在预见到巨大危机时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基于共同合作,采取有约束、有策略、有系统的自救行为。这种觉醒是未来的希望所在。毫无疑问,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世界有赖于当今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而留给我们进行变革的时间已经不宽裕了。
遗憾的是,面对未来的态度以及如何行动并未达成广泛共识,本书各章节将会分别阐述这些不同观点,比如“强可持续”与“弱可持续”的不同发展范式,以及“人类中心主义”“技术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等。总体来说,人们在面对未来时可能会有两种对立的态度,即悲观主义或乐观主义,当然,很多人的态度可能介于之间,或根本漠不关心。
对于悲观主义者来说,气候异常、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是不可逆的过程,人类自作自受、在劫难逃,复活节岛的预言真实不虚。正如诺兰的影片《星际穿越》中描述的未来场景,地球终将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种种迹象表明,那个触发地球自毁的程序已经启动了,人类的努力只能是延缓这个进程而已。事情终究会发生,可能是明天,也可能在数百年后,人类终将要灭绝,或幸运的话,离开“盖娅”母亲,在茫茫太空中寻找到新的居所。
对于乐观主义者来说,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上述问题大都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得到完美解决。诸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的无限潜力,以应对交通、居住、健康、食物、环境卫生等问题。这种观点似乎有充分的理由,毫无疑问,技术会展现出超乎我们想象的精彩与能力。从人类的文明进程看,技术始终扮演着颠覆者的角色,是历史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不过,当下及未来的可持续社会转型,涉及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系统的变革,仅仅依靠技术本身是无法应对的。因为技术既不是“中立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商业利益、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传统都会对其产生引导和制约;此外,技术的成熟也依赖时间,实验、迭代、完善与稳定运行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技术的能力还远远无法解决上述棘手问题;并且,技术依旧靠人来掌握,如果技术成果被垄断,或不适当使用技术,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加剧危机和社会矛盾;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技术失控,其后果更无法想象了。
也有人会认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就是一个伪命题。这颗星球有其自身的规律,会顺其自然的接纳、淘汰与更新。人类的干预(无论是出于善意、恶意还是无意)从更宏观的视野看是无足轻重的。可持续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与自然或这颗星球的“命运”无关。亿万年来,地球经历过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她依然健在,而依附在她身上的生命形态却经历了无数次的更迭与轮回。所以,与其说我们在保护地球,不如坦率地承认,我们只是关心人类自身而已。可持续关乎人类的未来,而不是这颗星球。这一态度是坦诚的,抛开了人类的自大,也没有回避问题的本质。但无论如何,可持续性的研究与探索是有意义的,并非伪问题,因为人类无法离开自然而独立存在。
这颗星球的未来如何?人类是否有望达到一个可持续的社会?没有人知道答案,但我们依然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人类的文明成就有机融入到依旧生机盎然、纯净富饶的自然环境中;经济繁荣、社会昌明、人与动物都安享快乐、和谐与幸福的生活。当然,这个愿景的实现依赖每一个人。作为设计师,其天职就是参与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实际上,无论对未来抱持的态度如何,设计师都是积极的行动主义者,其使命就是面对当下与未来的问题,不断提出新的创见和可能性,并努力将梦想实现,以促成一个可持续的未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