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激动的刘太妃
殿中人都有些惊讶的看着朱厚烇,要知道这可是整整5万亩良田啊,竟然就这样拒绝了。
“请问荆王殿下因何故拒绝旨意?”张永压住心中的惊讶,郑重的问道。
“本王怕接受了陛下赏赐,此例一开,恐怕效仿者众多,不利于国家...”朱厚烇也郑重的说道。
朱厚烇说的有些语焉不详,但张永却能听懂他指的什么。
朱厚烇的意思是他因为进献重礼而得厚赏,此例一开,被其他王府纷纷效仿,这样会对国家不利。
张永不由得对朱厚烇又高看了一眼,这个年纪竟然能考虑那么多。
“殿下所献之宝天下无双,哪有那么好效仿的,还请殿下放心接旨,不要辜负了陛下一番美意。”张永笑着把话挑明了,把圣旨和木盒递得更近了一些。
朱厚烇的目光扫过木盒和圣旨,眼中没有一丝留恋和贪婪,他直视张永的眼睛说道:“良田虽好,但本王献宝剑给陛下可不是为了这些东西,本王想要的东西已经告知陛下了...”
“竟有此事?为何陛下未和咱家提起?”张永惊奇的问道。
“本王所求之物已经之前的奏疏之中禀明了...”
“在奏疏之中...?”张永的大脑快速的转动起来。
紧接着张永就哈哈大笑起来:“竟是如此!好一个惟愿此剑饱饮胡虏鲜血!”
“殿下高义,请受张永一拜。”张永郑重的向朱厚烇行礼,“此事传出去定为一番美谈,陛下得知此事肯定会十分高兴,既如此,咱家就应殿下之请,先代陛下收回旨意。”
张永只觉着眼前的少年与之前印象中的意气少年渐渐重合了。
朱厚烇确实对这些良田兴趣不大,他更在意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人设。
人设这东西要不时时维护,那很快就要人设崩塌了。
就在朱厚烇准备再次招呼众人去赴宴之时,张永又变戏法似的又拿出一份圣旨,这是召朱厚烇进京的圣旨。
其实在朱厚照提出要下达把荆王召到京城的旨意时,内阁大学士们对此都表示反对,但都被朱厚照给怼回去了,因为历代皇帝禁止的是藩王主动来京觐见,而对皇帝召见藩王没有什么限制,只是历代皇帝都不太动用这个权利罢了。
所以内阁大学士们根本就不能从祖制上找到反对此事的理由。
就在张永宣读完召朱厚烇进京的圣旨之后,整个殿中都陷入了寂静之中。
大明的藩王们已经太久没被皇帝召进京城觐见了,久的人们都记不清上一次藩王被召见进京城觐见是什么时候了。
朱厚烇一脸懵逼的接过圣旨,他有一种步子迈的大了扯着蛋的感觉。
在他的计划中,他怎么也得多撩上他的皇帝堂哥几年,才会让朱厚照下决心召他进京。
结果刚撩了一下,因为阴差阳错撩的太狠了,朱厚照竟然就要召他上京面基了。
这还真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朱厚烇脑子里一片纷乱的时候,却听到一阵哭声。
抬眼一看,发现刘太妃已经哭成了泪人了。
朱厚烇连忙走到刘太妃身边,轻声问道:“母妃你怎么了,为何突然哭了?”
“烇儿,我高兴啊!我太高兴了!”刘太妃紧紧的抓住朱厚烇的手。
“七十多年了!整整七十多年啊!我荆藩自从移国至蕲州,就再也无一人踏出过蕲州了...”
“宪王爷(初代荆王朱瞻堈,谥号为宪)临终的时候都还在遗憾没能再去祭拜仁宗皇帝和张顺妃(朱瞻堈生母),历代荆王也多以此为憾,现在我儿子要去京城了,你去了京城一定要去祭拜他们,还要代你父王、爷爷、太爷爷...给他们磕头...你一定要去啊!”刘太妃哭的泣不成声。
刘太妃的话让周围人都神色黯然,大明的藩禁就是这样,在真实的历史上,荆藩一支在蕲州繁衍了200多年都没有人能踏出蕲州一步,一直到明末张献忠打上门来,攻破蕲州,尽掠而去,最后还把荆王府付之一炬,荆藩一支才迎来剧终。
朱厚烇虽然没那么感同身受,但他也很理解刘太妃的感受,温言安慰道:“母亲放心,到了京城我就上疏请求去谒陵,祖辈们的遗憾我会一一弥补...”
“太妃请节哀,去年我奉旨去祭拜皇陵,也曾看到张顺妃的牌位,张顺妃的陵墓也经常有人去祭拜,日日有人洒扫,还请太妃放心...”张永也走上来安慰道。
“让张公公见笑了。”刘太妃擦了擦眼泪说道。
“太妃何出此言,太妃与荆王殿下纯孝之心让人赞叹。”张永连忙说道。
刘太妃情绪平静了下来,然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一把抓住了朱厚烇。
“烇儿,走!去宗庙,我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让列祖列宗们也看看陛下召你上京的圣旨!”刘太妃又一次激动了起来。
朱厚烇只好有些无奈的被刘太妃拉着走,而刘太妃走了两步就停了下来。
“派人去把荆藩一支的宗亲们都叫来,咱们一起去宗庙祭拜!”刘太妃无比亢奋的说道。
朱厚烇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就派人把宗亲们全都喊来,荆藩一支人丁不旺,很快就聚齐了。
宗亲们听闻此事之后都十分的振奋,一起去宗庙把此事告知列祖列宗。
一番祭拜之后,圣旨被平铺的供桌上供列祖列宗观看。
站在朱厚烇的角度来看,他被召上京城一事对荆藩来说确实是一件天大的事,而宗亲们也在趁机宣泄自己被困于蕲州城的苦闷。
朱厚烇花了半天时间才忙完此事,并把刘太妃送回了长春宫。
而这时张永单独找了过来,告诉朱厚烇正德皇帝召他进京的全部经过。
“张太后还嘱咐咱家让殿下你带着秦月兰秦姑娘...”张永说道。
朱厚烇听完有点崩溃了,他当初的一步闲棋竟然起到了这么大的作用,现在远在京城的张太后,竟然连秦月兰是谁都知道了。
最主要的是《白娘子传奇》他还真没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