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后宫风波
魏贵人的龙胎隐有流产的趋势,太医给她开了安胎药,但她的宫女每天都去太医院守着,非要让千金科圣手曹太医给魏贵人日日把脉。
可曹太医是专门给妃位以上的主子诊治的,最近晋宣帝让他看顾着郑美人那一胎,哪有时间给魏贵人请平安脉?
曹太医“告状”到齐皇后那里,齐皇后索性派了个太医专门给魏贵人请平安脉。
太医给魏贵人请了脉后,她险些咬碎了一口银牙。
她好歹是个公主,那郑美人以前可是下贱的伶人,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辱到她头上来!
郑美人已有孕七个月了,她在宫里没有可以交心的姐妹,人家都是朝臣之女,最不济还是清白人家的姑娘,和她这个伶人出身的玩不到一块去。
以前,郑美人不在乎,她只想和她们扯头花;现在,她也不在乎,她有粗大腿可抱,不屑与其他人争宠。
郑美人要么在自己宫里绣绣花、给孩子做件小衣裳,要么就去栖梧宫,那里热闹。
偶尔去御花园赏赏花、散散心,都挑着没人的时间地点,她现在佛了,不想和人撕。
“这不是郑美人吗?不在宫里养着,挺着个肚子来御花园做甚?”
有些人吧,就是贱得慌,上赶着来找骂。
郑美人不爽的翻了个白眼,转过头后就恢复了平时的模样。
要说美,郑美人是真美,要不也不会被晋宣帝看上,以前的郑美人只是妖艳妩媚,现在却多了一种母性的光辉,更加让人移不开眼。
魏贵人嫉妒的发狂,比她美的她都嫉妒,保养得当的长指甲深深地掐进扶着她的宫女手臂上。
宫女吃痛,却不敢发出声音。
“郑美人怎么不说话,莫不是故意忽视本小主?”
“魏姐姐哪里的话,”郑美人抚了抚鬓间的金簪,巧笑道,“妹妹不过是许久不见姐姐,这恍惚一见,一时间没认出来姐姐而已。”
魏贵人无脑喷:“谁跟你是姐妹!”
郑美人疑惑,“咱们都是皇上的妃嫔,自然是姐妹,难不成姐姐还认为自己是北魏公主,而不是……”大晋的妃嫔。
魏贵人恼羞成怒,怒喝道:“你闭嘴!”
郑美人乖巧闭嘴,那眼神怎么看怎么无辜。
魏贵人不爽,很不爽,讽刺道:“郑美人真是有闲心,都七个月了,也不怕在路上出点什么事!”
这话说的晦气,郑美人眼中划过阴晦,“贵人还是管好自己吧,听说前几日贵人动了胎气,梨音苑日日去找曹太医,怕是母亲做了孽,报应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孩子是母亲的底线,郑美人当然忍受不了魏贵人诅咒她的孩子。
“你!”
魏贵人虽然不在意肚子里的孩子,但还要靠孩子争宠,听到郑美人的话,也是气的不得了。
“你什么你!”
郑美人回怼:“这孩子怕是前几世做了大孽,托生到你肚子里,也是可怜。”
“还当自己是北魏公主呢?在咱们大晋皇宫里,就算是辛者库的奴才,都比你高贵!”
说完,她一扭身,头也不回的走了。
魏贵人被气哭了。
郑美人当笑话一般给沈长安讲了讲,临了还气呼呼的呸了一声。
“你与她置什么气?”
沈长安拿着香典看,一边安慰郑美人,“民间有句歇后语: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大抵说的就是她。”
郑美人“噗嗤”一笑,用帕子按了按嘴角,“公主说的是,嫔妾才不与兔子尾巴计较。”
“只是刚才没骂痛快,嫔妾心里不痛快。”
沈长安递给她一颗樱桃,道:“你好好养胎,等我这弟弟妹妹出生了,再去好好骂她一回。”
郑美人欢喜应声,又开始做孩子的小衣服,动作极为生疏,沈长安都怕她把针忘在衣服里。
魏贵人和郑美人的这场争执被报到齐皇后那里,齐皇后直骂她是个傻der,吵不过不会动手吗?
真是的,白瞎了她费心思放魏贵人提前出来!
齐皇后本就为选秀的事心烦,魏贵人这边办事不力,更是烦上加烦。
郑美人是朵解语花,就算月份大了不好侍寝,晋宣帝时常过去看她。
今个晚上晋宣帝来了兴致,想去郑美人的含雨轩坐坐,他没有兴师动众,只带着游公公溜达着去了。
没人通报,假山处有两个宫女在那说话,隐隐有“小主”“魏贵人”等字眼,晋宣帝好奇,就示意游公公别吱声呆在原地,他自己过去听墙角。
游公公小手一揣,去吧去吧,就是说给你听的。
一会儿,晋宣帝就回来了,脸色不太好。
游公公试探道:“皇上……”
晋宣帝做了个噤声的动作,游公公闭上嘴,两人悄悄离开,没有惊动任何人。
郑美人靠躺在榻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摸着小腹,宫女劝她去用些饭,她敛下眉拒绝了。
“怎么不用膳?”
晋宣帝进屋时也没人通报,郑美人被惊了一下,慌张下榻,想要给晋宣帝行礼。
“你坐着便是,”晋宣帝握住她的手拍了拍,安慰道,“她说话不中听,你就当没听见,何苦气坏了身子?”
“可嫔妾心里不痛快,”郑美人靠在晋宣帝肩膀处,小声道,“孩子是母亲的命根子,嫔妾害怕……”
晋宣帝安抚的将郑美人搂到怀里,道:“害怕什么,朕让曹太医日日来给你请平安,若是实在担心魏贵人,朕就让她禁足。”
郑美人不说话了,全身心倚靠在晋宣帝怀里,晋宣帝就像她的全部、她的倚仗。
晋宣帝很享受这种感觉,他本就不喜欢魏贵人,对她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加上魏贵人用计怀上了孩子,晋宣帝更厌恶她了。
事情以魏贵人被禁足结尾,除了魏贵人,皆大欢喜。
魏贵人:MMP!
后宫刚安生了几日,前朝又闹起来了。
令所有人震惊,一向廉明清正的中书令俞以程俞大人竟贪污数百万赈灾银,导致徐州数万百姓因饥饿而死。
俞大人还为了掩盖事实,屠杀知情官员、平民几十人,引发了民愤,徐州布衣自发组织百姓起义,誓要找朝廷要个公道!
愤怒的百姓遇城攻城,杀贪官斩污吏,一路向长安城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