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3章 科举榜上人,皆在我孔方手中握!

三月初五。

殿试在崇政殿如期举行。

赵祯亲自出题,诗赋的出题方向,重文采而兼学识,策论更是偏向于经义学问。

不流俗,且有一定难度。

绝不是能靠某个结构形式、某位圣贤的关键词及当下执宰喜好的政事观点能做好的。

殿试结束后。

内侍张茂则将齐州历山书院八考生引入偏殿,暂留了片刻。

其问询了一番八人的学问,便朝着赵祯汇报去了。

“官家,臣与那齐州历山书院八考生闲聊了一番,此八人德行、仪礼、对朝政经学的理解,不敢言上上等,也绝对算得中上之姿,不是只会做应试文章的书呆子!”

张茂则身在君侧,又主管皇城司,经常奉圣谕向朝臣布置任务。

以他的阅历,简单聊两句便能看出对方是不是只会做应试文章的书呆子。

听到这个答案,赵祯有些意外。

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孙复曾任国子监直讲,精通义理,学识渊博。柳永虽风流不羁,但在诗赋上自成一派,二人教出的学生,自然不会差劲了。”

“莫非……莫非是朕想多了,孔方在汴京售卖《省试通义》并不是受到富弼的指派替君子党出头,只是沽名钓誉,以此谋利,尽快凑够那百万贯钱?”

听到“富弼”二字,张茂则接口道:“官家,据查,孔方与富安抚使间并无甚交往,听说去年年底,富安抚使曾提出让孔方前往青州发展商贸,还被后者拒绝了!”

赵祯微微点头。

他愈发觉得,此事与党争无关。

可能就是一个年轻商人在卖弄自己的本领,借此扬名,以此尽快赚到百万贯钱,达到活命的目的。

赵祯看向张茂则,又问道:“这几日,孙复和孔方都在汴京城做什么?”

“孙复先生一直待在屋内,偶尔去茶舍喝喝茶。至于孔方,在齐州八考生通过省试后,行为便甚是张扬,以历山书院主人自称,出入各种场合,并结识了许多人!”

“哼,果不其然,这个年轻人自以为很聪明,相信自己三年内能挣够一百万贯钱,于是便开始贪图享乐了,果然是个市侩小商人而已,只会追名逐利!”

赵祯的眼里浮现出一抹失望。

他一直都不相信孔方那句“以商救国”乃是真心话,当时只是脑子一热,才让孔家父子试一试。

“罢了,无须管他,他若有罪,自当交由开封府处理。至于殿试,阅卷官们批阅后,朕要再看一遍,然后再定进士名单!”

“臣,遵命!”张茂则拱手。

当下。

虽然孔方在汴京城售卖《省试通义》,引发一众考生士子的讨论,有破坏省试之嫌。

但朝廷已经辟谣,省试并未泄题,故而孔方并未触犯大宋律法。

……

而此刻,孔方确实很张扬。

每日吃喝玩乐,游走于勾栏瓦舍、茶楼酒肆之间,结交了一大群酒肉朋友。

有钱,出手阔绰,在哪里都能迅速交上朋友。

很快,历山书院主人孔方孔万贯之名便传遍了大半个汴京城。

三月初十。

六百余份糊名誊录的试卷放置在皇帝赵祯的御案上。

张方平等人批阅过试卷后,黜落近四十人,共留有五百六十八人,且定好了名次。

不得不说,赵祯是一个颇为认真的皇帝,其亲自阅卷,又黜落三十人,且对一些名次进行了调整。

赵祯对大多数的答题内容都非常满意。

此次殿试,没有形式之论,多位考生都答得甚有风格,甚有见地。

最后,张方平定下了庆历六年丙戌进士科录取人数,共计538人。

紧接着。

当张方平在誊录进士科名单时,赫然发现,八名齐州历山书院考生依然在列,且多为二甲、三甲。

一州同书院八人应考,今八人齐中。

这放在杭州、扬州、苏州这些人才辈出之地,会让人感叹人杰地灵。

但齐州民风彪悍,剪径之人甚多。

数年来,进士及第者甚少,而今八人全中,再加上近半年来历山书院引起的风波,放榜后,势必会引起民间讨论。

张方平急匆匆地再次面圣,告知了这一情况。

赵祯想了想,淡淡一笑:“此八人乃是凭文采学识高中进士,与其他无关,照此发榜即可。”

三月十二日,清晨,东华门开始唱名。

“庆历六年,丙戌进士榜,一甲第一人,邓州穰县人,贾黯。”

“庆历六年,丙戌进士榜,一甲第二人,临江军新喻县人,刘敞。”

“庆历六年,丙戌进士榜,一甲第三人,谢仲弓。”

……

皇帝赵祯呼出前三名后,便由知贡举张方平代为传唤。

考生们纷纷下跪谢恩。

而后,礼部官员高举科举金榜前往贡院门前张贴,将展示三日。

齐州历山书院八名考生,三人二甲,二人三甲,三人四甲,皆榜上有名。

孔方大喜,当晚在樊楼大摆宴席,将近日结识的酒肉朋友全都邀请了过去。

酒过三巡。

八名进士郎都回去休息了,孔方手提酒壶,依旧在与酒肉朋友们斗酒。

不多时,孔方举起酒壶,突然站到了桌子上。

其高声道:“诸位,都先静一静,我……我孔方要说两句!”

宴请人说话,众人自然要给足面子。

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

“今日,乃是我历山书院大喜的日子,书院培养出来的八名学子,皆登进士第。本公子不瞒诸位,八人上榜之首功,不在他们,也不在夫子们,而在我孔方!”孔方身体摇晃,一脸醉意地说道。

众人都一脸笑意地望向孔方。

“孔公子喝多了,这是又要吹牛了!”有人笑着说道。

“吹牛?”

孔方看了那人一眼,道:“本公子之所以这样说,乃是因在本公子的努力下,历山书院已研究出科举的应试之法,我敢这样说,自此以后,我历山书院获得解额的学子,必定全部能高中进士!”

“孔老弟,今年科举,历山书院确实厉害,且算你没吹牛,但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下一届可就不好说喽!”一名中年书生高声道。

“怎么?你以为我历山书院此届考试乃是运气吗?”

孔方从桌子上走下来,突然从怀中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

“此册名为《历山学子入仕细讲》,尔等拿去看吧,照此方法读书,三年之后,必然能够高中。”

说罢,孔方将这本《历山学子入仕细讲》扔了出去。

周围没有考上的书生士子们甚是好奇,忍不住围住翻阅起来。

此文,乃是今年科举的应试技巧,涉及省试、殿试、指向清晰,内容明确,甚至还有学习的方法。

一言以蔽之:

此文的核心就是,只要你有钱、有时间、有良师、学问底子不是特别差,按照上面的方式去做,绝对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几名书生士子们看得入了神。

此文比那份《省试通义》更细更精更通透,简直就是科举的说明书。

虽不能保证夺得榜首,但其中内容远胜其他参考书籍。

“这……这……这是怎么研究出来的?我若早拥有此册,实力定能更上一层楼!”

若将科举考试比作一场武林大会,考生们是武者。

那这本册子就是一把神兵,而没有看过此册的则是赤手空拳在战斗。

手握神兵利器与赤手空拳者比试,结果可想而知。

这并没有夸张。

此册子乃是多位夫子耗时三个月研究出来的。

另外还得益于,如今的科举试题沿袭旧制,太过平庸,找出其中的漏洞,走一条捷径并不困难。

一脸醉意的孔方,望着众人惊讶的表情,喃喃道:“此册送给你们了!”

随即,孔方又说了一句让无数人目瞪口呆的话语。

只见他伸出手掌,慢慢化掌为拳,一脸得意地说道:“自此以后,科举榜上之人,皆在我孔方手中握。我,孔方,历山书院主人,让谁中进士,谁就能中进士!”

听到此话,周围人都傻眼了,有的甚至迅速快步离开了现场。

大宋虽然言路开明,但这样说,乃是在毁谤朝廷科举。

此举比辱骂当今官家还要严重,若被人举报,官府上纲上线,必定会治罪!

不多时,诸客陆续离开。

醉酒的孔方也被黑娃背到了卧房。

孔方回到卧房后,立即清醒了过来,面带笑意地朝着黑娃问道:“那本册子可是被人拿走了?”

“嗯嗯,被三个书生拿走了。”黑娃说道。

孔方长呼一口气,摸了摸肚子说道:“让店家给我下碗馄饨,只顾着装醉,我还饿着肚子呢!”

……

翌日,刚刚日过三竿。

一句话便传遍了汴京城的大街小巷。

“我,孔方,历山书院主人,让谁中进士,谁就能中进士!”

此话之豪横,堪比太祖皇帝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若只有此话,大家只当作是一名年轻商人醉酒后的吹牛之言。

但与此同时。

那册《历山学子入仕细讲》也在汴京城内传抄传起来。

此册没有署名,依旧标注着:孔家书坊印制。

二者结合,这册《历山学子入仕细讲》就像是孔方说次话的依据一般。

此册也没有那么神。

但加上齐州历山书院的八名考生尽皆中了进士,还有历山书院这大半年来的行为。

听者大多信了七八分。

汴京城一下子热闹起来。

有人称,历山书院控制了科举,表面是八名考生在考试,其实背后是一群精研科举考试的夫子们在发力。

有人称,当下的科举考试内容有缺陷,形式老旧,缺乏创新,还带着主考官的喜好,这才让别人钻了空子。

有人称,定然是出题官提前漏了题,才给了历山书院的考生们可乘之机。

还有人称,此非历山书院之过,乃是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员有失,朝廷理当问罪。

……

一时间,怨气沸腾。

许多名落孙山的考生们都陆续发言,埋怨科举不公。

有书生士子去围堵知贡举张方平的家门,有书生士子到国子监静坐,有人甚至举着“科举不公,须当重试”的木牌站在宣德楼门前……

事情,彻底闹大了!

垂拱殿内,奏疏已如小山般高,全都是关于此次科举的。

有人弹劾知贡举张方平无能,有人举报历山书院孔方藐视科举,言语大逆不道,理应重罚,还有人认为此刻科举应该重考……

赵祯看完奏疏后,脸色气得都黑了。

“砰!”

赵祯拿起那册《历山学子入仕细讲》,一下子砸在了跪在地上的张方平的脑袋上。

“没想到朝廷的脸面,贡举的短,竟被这样一本薄薄的册子给揭开了!丢人!实在丢人!”

从这位皇帝的视角来看。

孔方令历山书院的父子们寻找科举考试的形式内容漏洞确实有罪。

但无风不起浪。

究其本因,还是这届科考官们出题太模式化。

这才让历山书院的考生钻了空子。

科举官的过失更大。

张方平浑身颤抖,根本不敢说话,这时,副相陈执中和吴育请求觐见。

赵祯摆了摆手,让二人入殿。

陈执中率先开口道:“官家,关于‘科举不公,须当重考’的呼声已传遍了汴京城,当今急需处理的便是此事,若科举没了公信力,以后还如何为社稷选才?”

“你们的意见呢?”赵祯问道。

吴育拱手道:“臣翻阅过今年齐州历山书院那八名考生的省试、殿试试卷,虽钻了一些形式与概念的空子,但文采与学识并不低,当选进士,并无太大意外。”

“而那份《省试通义》和《历山学子入仕细讲》有讨巧之嫌,任何考生,若无真才实学,根本是过不了殿试的。”

“如今,既唱过了名,又贴出了金榜,万万不可重考,我朝从无此先例!”

“臣以为,朝廷应立即宣告,此次科考并无徇私舞弊之嫌,皆是商人孔方为博取眼球的博名牟利之举,应对其和历山书院们的夫子们进行重罚,以儆效尤!”

赵祯微微点头。

重考是不可能的,牵连的事情太多了,且折损了朝廷的颜面和信誉。

不过,对吴育的解决之道,赵祯不太满意。

这明显就是找个替罪羊顶罪。

天下百姓又不是傻子,根本堵不住他们的嘴,私下肯定还会议论的。

这时。

陈执中走出来开口道:“官家,经此一事,臣觉得,科举是不是真的需要改革了?这种改革,不是到底应重诗赋还是重策论?而是如何让科举变得更加公平,变得能为朝廷选出更多的贤良之才!”

“商人孔方那句‘我,孔方,历山书院主人,让谁中进士,谁就能中进士!’看似狂悖嚣张,但他确实拿捏住了科举的规则。科举的规则不改,即使没有商人孔方,恐怕还会跳出其他人来寻科举漏洞。”

“科举乃是举社稷之才,如果让某些人恶意控制,那将会让我大宋江山摇摇欲坠啊!”

此话,细思极恐!

掌握了科举,那就真是掌握了大宋未来的朝堂。

谁不怕?

赵祯都怕!

此话一下子触动到了赵祯。

这一场科举闹剧,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科举的制度陈旧、内容老套。

赵祯再次想起了孔方,心中喃喃道:“他做此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博名夺利?不对,以他的脑子难道不知这是在找死吗?”

赵祯不由得想要见一见孔方,亲自问一问。

他想了想后,看向下方。

“商人孔方毁谤科举,言语狂悖,造成城内流言四起,其中,定然还有孙复的协助,先令开封府将二人抓获,细细审问,朕再想一想如此才能平息这场闹剧!”

“臣遵旨!”陈执中和吴育同时答道,然后便退下了。

赵祯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张方平,拂袖而去。

张方平欲哭无泪,知贡举本是难得的美差,哪曾想到了他这里,却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