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三部曲第一部开天辟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飞来横祸

第1章飞来横祸1

烈日骄阳之下,秦始皇出巡的队伍旌旗蔽日,迤逦数十里,浩浩荡荡地向前行进,随同出巡的大臣们仍然像往常一样,随着出巡的队伍缓慢地向前行进。

沿途两侧跪着很多看热闹的民众,这些民众在某些人的带领下不时地发出一阵阵“万岁”的呼喊声,这些呼喊声就像轰隆隆的雷声在空旷的田野里传得极远极远。

公子胡亥的马车里,胡亥对赵高说:“老师,我这些天心里总是不踏实,也不知道使者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赵高说:“公子放心好了,任何意外都不可能有。”

胡亥说:“就怕扶苏抗旨,那就无法收拾了。”

赵高说:“公子放心吧,扶苏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他受那些腐儒的影响太深,仁厚有余,刚毅不足,缺乏一个帝王应有的决断。我们这么做也是为大秦的千秋大业着想,否则以他的性格,将会置大秦于万劫不复的。”

胡亥说:“我担心陛下驾崩的消息传出去,那样扶苏就不会束手就擒了。”

赵高说:“所以我们必须严密封锁消息,一定要在扶苏得到消息之前,把扶苏杀掉,否则一切就真完了。”

胡亥说:“那好吧。”

大秦边境北郡,刚刚建好的长城之上,两名气宇轩昂的大人物正在城墙上巡视。四周亲兵严阵以待,紧紧护卫二人,不准任何人接近。

其中身着大将军服饰的人身材高大,面相威严。那个文士打扮的人身高与大将军相仿,但身材略为清瘦一些,虽然看似谦和,却也是面容刚毅,不怒自威。再看那个大将军恭谨的态度,似是那个文士的地位还要高于那个大将军。

原来这两个人真的非同小可,其中高大精壮的将官是秦朝名将蒙恬,而与他同行的人更是了得,竟是大秦第一公子扶苏。扶苏受父亲秦始皇的命令在此监军,此时这段长城刚刚修好,二人正在视察长城的修建情况。

蒙恬用手指着远方,向扶苏介绍着:“公子请看,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匈奴即使有再多的人马也无法展开,只能搞小股偷袭。我们有了这道长城,一方面可以建立起防守屏障,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条快速通道,守军发现敌情后可以迅速点燃烽火,我军就可以快速增援,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优势,再也用不着担心匈奴来犯了。”

扶苏说:“真是有劳将军了,有此屏障,我大秦黔首从此再也不受匈奴之害,将军可谓是劳苦功高,我代表陛下和天下黔首感谢将军。”说罢躬身施礼。

蒙恬急忙躬身还礼,说:“公子说的哪里话,这本就是卑职分内之事,卑职还要感谢陛下与公子的信任,卑职必当为陛下和公子效犬马之劳。”

扶苏说:“将军此言谬矣,我们都要效忠陛下。”

蒙恬恭谨地说:“公子教训得是,卑职知错了。”

这时,有传令兵来报:“启禀二位大人:陛下派来使者,正在中军大营等候。”

扶苏与蒙恬二人不敢怠慢,急忙率队赶回大营。

蒙恬回到大营的时候,王离已经率领众将官等候。那使者一见扶苏与蒙恬返回,便高声说:“扶苏、蒙恬接旨!”

扶苏、蒙恬二人急忙跪倒接旨。

使者高声宣读圣旨:“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朕巡视天下,祈祷名山大川、天地诸神以延长寿命。扶苏和蒙恬带领数十万人马驻守边境,连尺寸之功都没立,却多次上书诽谤我,又因为不能回咸阳为太子而日夜埋怨。扶苏为人子不孝,赐剑自杀!将军蒙恬不去匡正,也应该知道扶苏的阴谋。这是为臣不忠,赐其死,把兵权交给裨将王离。

众将官都被这道圣旨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先是用目光看了看蒙恬,然后就将眼光看向了王离。王离虽然也很震惊,但还是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众将官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只能面面相觑、手足无措地怔立在当场。

扶苏听罢,如遭五雷轰顶,霎时间脸色苍白,心中被伤心和失望的情绪充满,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使者见到这个场景,心里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因为使者知道已经完全控制了局势,从众将官的目光看向王离就可以看出,众人已经接受了蒙恬被免职、王离接任将军的事实。王离一言不发的态度则表明,王离不会为蒙恬被免职而鸣不平,也就是说,王离不会为了蒙恬而对抗始皇帝的旨意。而最让使者放心的是扶苏的表现,因为扶苏的态度表明他已经认命了。

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扶苏便止住哭泣,毅然决然地起身进入到内舍,准备自杀。

蒙恬见扶苏进入内舍,便强行控制住情绪,跟着冲入内舍,他见扶苏已经把剑横在了脖子上,急忙说:“公子且慢!”

蒙恬虽然心急如焚,但是扶苏的剑已经横在了脖子上,任他武功再高强也无法强行阻止了。他还不敢再刺激扶苏,所以只有先想法稳住扶苏,再伺机夺下扶苏手里的长剑,其它的事才好慢慢商量。

于是蒙恬说:“陛下在外面,又没有立太子,让臣带领三十万兵马守卫边疆,让公子为监军,这是天下重任啊。现在来了一个使者公子就要自杀,怎知不会有诈?公子何不再请示一下,请示完了再死也不迟啊。”

扶苏本来就宅心仁厚,现在又已伤心失望至极,便对蒙恬说:“父亲让儿子死,何须再请示。”

蒙恬说:“公子此言差矣,子曰:‘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荀子曰:‘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公子如今只是接了一道旨意,尚未辨明真伪便贸然自尽,这是要陷陛下于不义啊。”

扶苏喃喃地说:“反正他从小就不喜欢我,现在他不是想让我死吗?那我就死给他看。”

蒙恬说:“公子错……”

蒙恬的话还没说完,扶苏已然将剑在脖子上一抹,手中的长剑“当啷”一声掉在地上,脖子上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蒙恬迅速上前扶住扶苏的身子,悲愤地大叫了一声“公子”,眼泪也不禁流了下来。

在大秦帝国的诸公子里,扶苏是秦始皇长子,也是最优秀的,天下几乎所有臣民都视扶苏为大秦帝国的当然继承人。扶苏到此任监军后,蒙恬可以更多地接触扶苏,对扶苏的了解也就更加深刻,也就更增强了他对扶苏将来肯定能够继位为皇帝的信心,也更对帝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可是扶苏竟然就这样当着他的面自杀了,这让他如何接受。

蒙恬百感交集,既有对公子扶苏的惋惜,又有对大秦帝国的担忧。他将扶苏的尸体慢慢地放在地上,跪在扶苏的尸体旁,凝视着扶苏,喃喃地说:“公子何其愚忠啊。”

蒙恬的心里急速思考,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始皇帝连扶苏都要杀,肯定也不会放过自己的。始皇帝一定是被人所蛊惑,所以才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但是又一想,自己的弟弟蒙毅是始皇帝身边的红人,始皇帝要杀自己,蒙毅怎么会不劝解呢?难道蒙毅也出事了吗?

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呢?是反了、还是束手就擒呢?如果不反,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要是反了呢?如果扶苏不死,自己还可以扶助扶苏,共同举起清君侧的旗号,现在扶苏已死,这杆大旗已经不在了。自己如果愤而起兵造反,不但成功的机会不大,还会给大秦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而且留在咸阳的族人一定会被始皇帝全部杀掉,自己祖孙三代积累起来的功臣形象也会完全坍塌。

想到祖父和父亲,蒙恬终于彻底动摇了。自己一家祖孙三代为了大秦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为大秦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落得如此下场,心里确实不甘。可是,如果自己反叛了始皇帝,这三代忠良的名声就毁于自己之手了。

想到这里,蒙恬终于拿定主意,决不能反叛始皇帝,但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做,所以他决定,一定要面见始皇帝,给自己和公子扶苏讨个说法。

决心已定,蒙恬知道现在必须忍耐。但是他也知道,此行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效果,他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了,所以他不能不提前做些准备。

于是,蒙恬强忍悲痛,又最终看了看倒在地上的扶苏,然后走出内舍,对使者说:“公子薨了。”

使者听了蒙恬的话,便进入内舍,看着扶苏倒在地上的尸体心中窃喜,庆幸最大的障碍已经排除,众将官又是这个态度,他的心彻底落了地,底气也瞬间就充足了。

使者走出内舍,大声喝道:“大胆蒙恬,还不奉旨自裁?”

蒙恬强忍心中的悲痛和愤怒,仰天哈哈地干笑几声,然后才说:“自吾先人,积功信于秦三世矣。我何罪之有?我要面见陛下。”

蒙恬的表情让使者感到一些畏惧,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也发生动摇,但是他也知道,这时候绝对不能示弱,于是还是色厉内荏地说:“我奉圣旨前来诛杀于你,岂能容你胡来。来人呐,将罪人蒙恬给我拿下。”

“诺。”随行侍卫齐齐地答应一声,便仗剑上前,准备对蒙恬动手。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在使者耳边说了些什么。使者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睛望向蒙恬。

蒙恬大帐外。蒙恬的亲兵列着整齐的队伍,军容齐整,盔明甲亮,个个手持兵器,杀气腾腾。队前站着一人,正是蒙恬的亲兵队长,蒙恬帐下第一高手,也是大秦帝国第一高手——蒙全。

大帐门口处也立着一批侍卫,个个持剑在手,与蒙恬的亲兵形成对峙。这些人都是使者带来的侍卫。

大帐门帘挑开,蒙恬和使者一起出现在大家面前。只听使者厉声说:“本使奉旨捉拿钦犯。主犯扶苏已经自裁,蒙恬也已认罪,尔等要犯上作乱吗?”

众亲兵听到扶苏已死立时一怔,不由得都把目光望向蒙恬。他们是蒙恬的亲兵,他们的目标就是时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蒙恬,他们的眼里只有蒙恬,他们也只执行蒙恬一个人的命令。现在,他们的目光望向蒙恬,就是在等待蒙恬的命令。

蒙恬看着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说:“兄弟们,想我三十万大军,自始皇帝三十二年以来,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力保我大秦北部疆土不失,这些全赖将士用命,万众一心,蒙恬在此多谢全军将士。”

蒙恬顿了顿,又继续说:“今陛下误信谗言,赐死公子扶苏、还要治我重罪。想我蒙氏家族,三代侍秦,代代忠心,从未辜负陛下。陛下一定是误被奸人蒙蔽,所以我决定面君。请诸位忠于职守,守好我大秦边疆,保卫我大秦江山。蒙恬拜托众位兄弟了。”

说罢,蒙恬对着大家,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众军士茫然,不知道如何应对,又把眼睛转向队长蒙全。

蒙全原本是一个孤儿,蒙恬于征战途中,见一个小孩子伏在已然去世的母亲身上啼哭,便心生恻隐,又见这个孩子资质极佳,便带回抚养,取名蒙全,并亲自教授武功。蒙全到十五岁时,便已武功奇绝,蒙恬又着意锻炼,令其在军中磨砺。蒙全长年随同蒙恬征战,作战勇猛,每每率先摧城拔寨,屡立战功。现在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已经是蒙恬的亲兵队长,更是军中第一高手,因而此时大家都把目光看向了他。

蒙全泣然泪下,振臂高呼:“定遵将军号令。”

众亲兵齐声高呼:“定遵将军号令。”

声音齐整,响彻云天。

蒙恬点着头说:“好,很好。”又指着蒙全说:“你过来,带着这个令牌去找你大哥,告诉他我要面见陛下,要他一定不要乱来。”说罢伸手掏出令牌递了过来。

使者马上伸手阻拦:“慢着,你现在是朝廷钦犯,怎可对外传递消息?”

蒙恬说:“这是我的令牌,犬子见了便知是我的东西,上使不信可以自己看。”

使者接过令牌仔细查看了一番,并没有发现任何破绽,但他还是有点不放心,生怕上面有什么暗记,便说:“那也不行,谁知道你是不是有什么暗记。”

蒙恬沉下脸说:“上使是在怀疑蒙恬了?”

蒙全一见这块令牌便已知道事态严重,因为蒙恬曾经跟他交待过,如果发生不测之事,就要他拿着这块令牌去调动一处秘密的精兵。他见蒙恬此刻要把这块令牌交给自己,便已知道是调动这支精兵的时刻了。

蒙全已然知道事态严重,又见使者如此寸步不让,便执剑上前。众亲兵见蒙全上前,也都持剑在手,一步一步向前进逼。使者带来的侍卫也赶紧上前,护在使者身前,双方形成对峙,形势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在场的众将官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处置,便纷纷将眼光看向王离,王离仍然站在当地一言不发。

使者看着蒙恬,高声说:“蒙恬,你想造反吗?”

蒙恬轻蔑地看着使者,没有说话。

使者又转头对下面的士兵说:“陛下圣旨,蒙恬已经解职,代替将军职务的是王离。你们如果执迷不悟,听信蒙恬的蛊惑,就是犯上作乱,明白吗?”

使者果然厉害,这番话说出来也确是极为震慑,有些兵士开始犹豫起来。因为如果是犯上作乱,那就是要诛灭九族的大罪了。这时的局势已经处于关键时刻了,就看双方有谁第一个站出来。

就在这关键时刻,蒙全迎着使者的目光,坚定地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将军毫发无伤,有谁敢对将军不利,我们誓将力战到底。”

这番话说出后,立时就有亲信人员跟进,高声大喊:“誓死保卫将军。”

这边有人一带头,那些刚刚还在犹豫的人便开始人人奋勇、个个当先,生怕落在别人之后。此时局面已经完全一边倒,人们纷纷高声呼叫着:“誓死保卫将军。”

使者一见形势不对,便又将目光转向蒙恬,说:“你也是知道轻重的,难道你想眼看着你的这些兄弟犯上作乱吗?他们可都是年轻人,还有很好的前程呢,你就这样看着他们被抄家灭族吗?”

蒙恬看着使者,轻蔑地说:“他们只是兵士而已,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将军的安全。他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怎么就是犯上作乱了?”

使者说:“你已经不是将军了,无权再指挥他们,也不再是他们保护的对象了。”

蒙恬“哦”了一声,看了看使者,又看向自己的亲兵。蒙恬从亲兵们的脸上看出了他们的坚毅,看出了他们的期待。蒙恬相信只要他一声令下,他的亲兵还会毫无保留地相信他,执行他的命令,他现在不说话,就是更大的无形的压力。

使者也是明白人,看这阵势就知道,今日群情激奋,如果硬来肯定得不到好处,因此切不可因小失大。扶苏已然自杀,蒙恬也已配合自己,答应和自己走,大功即将告成。如果此时节外生枝,发生变故,就自己这些人,在蒙恬的亲兵包围之中,群情激奋之下,立马就要完蛋。

现在正事要紧,反正扶苏已死,当务之急是把蒙恬带回去,这就是最大的功劳,其它的事还管它干什么,于是使者转过头去不再说话。

蒙全上前接过令牌,蒙恬低低地吩咐了一声:“保护好你大哥。”然后在众将士的注视之下,随使者走出大营。

蒙恬离去后,蒙全唤来心腹王亮吩咐:“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咸阳,告知少将军这里发生的一切,告诉他我将在函谷关外接应。”

王亮高声说了声“诺”,打马飞奔而去。

王亮走后,蒙全又带上几个心腹离开军营,对他们吩咐道:“你们留守直道,一定要阻断咸阳和北郡的联系,防止有人对将军不利。”

蒙全吩咐之后,便打马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