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AUTHOR'S PREFACE
多年来,我悉心研究了五百多个卓越的大富豪,找到了创造财富的奥秘。接下来,我们将在本书中逐章提及这些发现。
最初是安德鲁·卡耐基[1]向我揭示了这一秘诀,那是至少二十五年以前的事了。这位精明可爱的苏格兰老人漫不经心地将它投进我的脑海,那时我还只是个男孩。当时,他说完话,坐回椅子上,眼里闪着愉快的光芒。他注视着我,看我有没有充分理解他的金玉良言。
眼看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他问我是否愿意花费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投身其中,将它展现给全世界,献给所有因为不知道这个奥秘而可能在失败中度过一生的男女。我说:“我愿意。”终于,在卡耐基先生的帮助下,我也实现了这一承诺。
本书所蕴含的秘诀适用于各行各业,每一条都经历过成千上万次的实践检验。将这个魔法公式公之于众,帮助所有无力自行挖掘他人致富之谜的人,这是卡耐基先生的想法;也正是他,希望我通过研究各行各业男女的经验,测试并验证这个曾为他本人带来巨额财富的魔法公式的正确性。他认为这一公式应该被纳入所有公立学校和大学的教学中。他也曾说过,如果这一公式能够被好好传授,必将彻底变革整个教育体系,人们在校园里浪费的时间也将至少减少一半。
卡耐基先生目睹了查尔斯·迈克尔·施瓦布[2]和其他像施瓦布一样的年轻人的成长,他坚信如今学校里教的东西,在如何赚钱维生、积累财富之类的事上无法提供任何价值。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曾将一个又一个年轻人带入自己的事业版图,其中许多都相当缺乏学校教育,他指导他们应用这一公式,成功挖掘出了他们身上珍贵的领导力。可以说,他的教诲让所有遵从其指引的人都赢得了财富。
在“信念”一章中,你会读到商业巨头美国钢铁公司如何成立的惊人故事,构思并实现这一设想的正是其中一个年轻人。在年轻人身上,卡耐基先生证明了他的公式能够应用于所有做好准备敞开怀抱接受它的人——这是获取秘诀的唯一前提,这位名叫施瓦布的年轻人正是凭借这一点,才赢得了金钱与时运的双重大丰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粗粗一算,这种信念价值六亿美元。
这些事实——所有听过卡耐基先生大名的人都知道的事实——传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它们会告诉你,阅读本书将为你带来什么,并让你明白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甚至早在这为期二十年的实验之前,就已经有超过十万人知道并实践过这个秘诀,其中有男有女,正如卡耐基先生所预料的,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有人借助它赢得财富,有人靠它实现家庭和睦,一名牧师善用了它,为他带来了高达七万五千美元的年收入。
亚瑟·纳什是辛辛那提的一名裁缝,在濒临破产之际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尝试了这一公式。事业起死回生,为他带来了不菲的回报。尽管纳什先生本人已逝,他留下的生意直到现在依然欣欣向荣。报纸杂志用超过一百万美元的投入,大力推广这个独特的案例。
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斯图尔特·奥斯汀·威尔得知了这一秘诀。他早已蓄势待发,甚至为它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转而学习法律。他成功了吗?我们之后也会谈到他的故事。
我将秘诀告诉了詹宁斯·伦道夫[3],就在他大学毕业的当天,他将其视为指导原则,并成功践行,到今天,他在连任三届国会议员后赢得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最终进入白宫。
我曾担任拉塞尔远程教育学院的广告部经理,当时学校名不见经传,我有幸见证了杰西·格兰特·查普林[4]校长如何善用这一公式,将拉塞尔一手打造成美国最知名的远程教育学院之一。
在本书中,我不下一百次以“这个秘诀”的说法指称以上提到的方法,却从未直接为它命名。这是有原因的。似乎唯有赤裸裸地袒露在已经做好准备、正在寻找并且很可能接纳它的人眼前,它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也是卡耐基先生会那样平静地将它抛给我,却不曾提及某个特定称谓的理由。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将它付诸实践,自然能在每一个章节里至少看见它一次。我希望能有幸告诉你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可如果是那样,你的收获将远远不如你通过自己的探索所得的那么多。
本书写作期间,适逢我儿子正处在即将结束大学学业之时,他无意中读到第二章的手稿,发现了属于自己的“这个秘诀”。他立刻将之付诸实践,很快得到了一个起薪远高于同辈的体面职位。在第二章中,我也简单讲述了他的故事。如果你在翻开这本书时觉得我不免太过夸大其词,读完他的故事后,或许就能打消这样的想法。如果你已经失去了勇气,如果你难以克服那些令你失魂落魄的东西,如果你努力过却收获了失败,如果你深受疾病、缺陷或其他身体上的痛苦困扰,我儿子对于卡耐基公式的探索与应用也许能成为你在绝望的荒漠中苦苦寻觅的绿洲。
这个秘诀曾在世界大战期间被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广泛应用。它被小心翼翼地夹在日常训练里,传达给每一位即将奔赴前线参战的士兵。威尔逊总统告诉我,它是募集战争资金的一剂强心针。
二十多年前,曼努埃尔·路易·奎松[5](时任菲律宾群岛驻华盛顿专员)受“这个秘诀”启发,找到了率领他的人民赢得自由的方法。他为菲律宾人民赢得了自由,成为那个自由联邦的第一任总统。
“这个秘诀”最奇怪的一点在于,无论是谁,一旦了解它、运用它,毫不夸张地说,马上就会发现自己踏上了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轻轻松松,而且再也不曾遭遇失败!如果对此有所怀疑,看看那些先行者的名字吧,无论它们出现在哪个章节,自己动手查查他们的成就,然后,你必然信服。
世上从不存在“不劳而获”这样的事!
我谈到的这个秘诀,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才能得到的,尽管这代价远远无法与它真正的价值相比。无意寻找它的人无论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它。它不可赠予,不能通过金钱交易得来,因为它需要分两部分获得。只要做好了接纳它的准备,其中一部分便已经得到。
这个秘诀对于所有做好了准备的人一视同仁。学历教育与它无关。远在我出生以前,这个秘诀就找到了它的道路,投入了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怀抱,后者对它的应用堪称智慧,最终他成为全世界最出色的发明家,尽管他在学校里仅仅待了三个月。
这个秘诀被传达给了爱迪生先生的商业搭档。他从年收入一万两千美元开始,认真执行,最终拥有了大笔财富,年纪轻轻便退了休,摆脱了繁忙的工作。你会在本书第一章的开头读到他的故事。它会告诉你,财富并非遥不可及,你依然有机会成为你希望成为的人,财富、名望、赞美与幸福都是能够拥有的,只要你做好准备,下定决心去获取这些天赐之福。
那么,我又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呢?相信不需要读完全书,你就能找到答案。你或许在第一章就能找到它,也可能要读到最后一页才能发现它。
在履行这项由卡耐基先生指定的二十年研究任务期间,我研究和分析了数百位知名人士。其中许多人都承认,自己正是在卡耐基先生“这个秘诀”的指引下积累巨额财富的。这些人包括:
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创始人)
小威廉·瑞格里(箭牌口香糖创始人)
约翰·沃纳梅克(沃纳梅克公司创始人,美国政治家)
詹姆斯·杰罗姆·希尔(美国铁路大亨)
乔治·斯温纳顿·派克(派克玩具公司创始人)
埃尔斯沃斯·米尔顿·斯塔特勒(斯塔特勒酒店创始人)
亨利·莱瑟姆·多尔迪(西铁古石油公司的前身城市服务公司创始人)
赛勒斯·赫尔曼·K. 科蒂斯(《星期六晚邮报》《妇女家庭期刊》创办人)
乔治·伊士曼(柯达胶卷创始人)
西奥多·罗斯福(前美国总统)
约翰·威廉·戴维斯(美国政治家、外交家、律师)
阿尔伯特·哈伯德(美国作家,代表作《致加西亚的信》)
威尔伯·莱特(莱特兄弟之兄,发明家,飞机发明者之一)
威廉·詹宁斯·布莱恩(美国前国务卿)
大卫·斯塔尔·乔丹博士(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印第安纳大学第七任校长)
乔纳森·奥杰恩·阿莫尔(美国肉类加工业大亨,将中型家族企业阿莫尔公司发展为全美行业巨头)
查尔斯·迈克尔·施瓦布(美国钢铁大亨)
哈里斯·F. 威廉姆斯(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
弗兰克·刚索罗斯博士(美国著名传教士、教育家)
丹尼尔·威拉德(执掌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超过三十年)
金·吉列(吉列安全刀片发明者及公司创始人)
拉尔夫·A. 维克斯
丹尼尔·休·莱特大法官(联邦法官)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石油大亨)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家)
弗兰克·亚瑟·范德里普(美国银行家,曾执掌花旗银行前身纽约城市银行)
弗兰克·温菲尔德·伍尔沃思(美国百货零售业大亨)
罗伯特·A. 多拉尔(美国木材、航运业巨头)
爱德华·阿尔伯特·法林(法林连锁百货创始人,信用合作社的全美倡议推广者)
埃德温·C. 巴恩斯(爱迪生的商业伙伴,见本书第一章)
阿瑟·布里斯班(美国著名报人、房产投资商)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前总统)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美国前总统、首席大法官)
卢瑟·伯班克(植物学家、农业科学先驱)
爱德华·威廉·伯克(普利策奖得主,执掌《妇女家庭期刊》三十年)
弗兰克·安德鲁·曼西(美国著名报人,纽约市有同名纪念公园及建筑)
艾尔伯特·亨利·加里(律师、法官、美国钢铁公司重要创始人之一)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博士(电话发明者)
约翰·亨利·帕特森(NCR公司创始人)
朱利叶斯·罗森瓦尔德(罗森瓦尔德基金创始人)
斯图尔特·奥斯汀·威尔(律师,见本书第五章)
弗兰克·克瑞恩博士(长老会牧师、演讲家、专栏作家)
乔治·M. 亚历山大
杰西·格兰特·查普林(拉塞尔远程教育学院创始人)
詹宁斯·伦道夫(美国政治家,曾连续二十七年出任参议员)
阿瑟·纳什(美国商人、演说家,著有《商业黄金法则》)
克拉伦斯·达罗(美国民权同盟领袖)
这些名字只是数百位美国知名人士中的冰山一角,无论是他们在财务上还是在其他方面的成就都足以证明:那些理解并实践了卡耐基“这个秘诀”的人总是能够攀登到各自人生的巅峰。我还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得到这个秘诀启发并将其付诸实践的人,到头来却没能在他所选择的行业中获得足以引人注目的成就。我也从不曾知道,有哪一位清楚认识自我并积累下可观财富的人,会对这个秘诀一无所知。基于这两个事实,我敢断言,作为个人自决的核心知识,这个秘诀比任何我们所熟知的所谓“教育”更加重要。
说到底,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对此早就有了各种巨细无遗的答案。
至于说到学校教育,这些成功人士中有不少是十分欠缺的。约翰·沃纳梅克曾告诉我,他的求学经历很短,他获取知识的方式和火车加水很像,都是“边走边加”。亨利·福特从来没上过中学,更不必说大学了。我无意贬低学校教育的价值,只是努力表述我诚挚的信念——即便缺乏学校教育,那些掌握并实践了这个秘诀的人依然能够攀上人生高峰,积累财富,拥有与生活周旋的筹码。
当你在阅读这本小书时,我们所说的“这个秘诀”必然会在某个地方跳出来,跃然纸上,赤裸裸地呈现在你面前。前提是,你已经为它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当它出现,你自然能辨认出来。不管你是在第一页还是最后一页接收到讯息,当它自动跳出来,还请你稍等片刻,倒上一杯酒,因为这一刻将标志着你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一章,读到我最最亲爱的朋友的故事了。他的商业成就完全值得喝上一杯,而他坦然承认,自己发现了神秘的指示。当你阅读他与其他人的故事时,请记住,他们都同样面对过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他们和所有人需要经历的道路并无不同。
当一个人努力谋生,努力寻找希望、勇气、满足感和内心的平静,努力积累财富,力图享受身心的双重自由时,这个问题便会自然浮现。
此外,当你通读本书时,也请记住,我们讨论的是现实而非虚构,本书的目的是将一条伟大的宇宙真理传递给所有已经做好准备的人,他们有机会学到的,不光是做什么,更是如何做!同样,他们会受到迈出第一步所必需的刺激。
最后,在进入第一章之前,我可否有幸为读者给出一个简单的提示,帮助大家分辨卡耐基“这个秘诀”的蛛丝马迹?那就是: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累积,最初都只是一个想法!如果你已经做好了接纳这个秘密的准备,那么,漫漫征途就已经走过一半了。因此,当另一半在某个瞬间出现在你脑海中时,你一定能轻松辨认出它。
[1]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1835—1919),出生于苏格兰的美国实业家、慈善家,曾创办美国钢铁公司的前身匹兹堡卡耐基钢铁公司,有美国“钢铁大王”之称,晚年致力于慈善事业,拿出约3.5亿美元财产投放于教育等多个领域。
[2]查尔斯·迈克尔·施瓦布(Charles Michael Schwab,1862—1939),美国钢铁大亨,一手将伯利恒钢铁公司发展成为当时的美国第二大钢铁行业巨头,该公司于2003年宣布破产。职业生涯之初,他只是卡耐基旗下钢铁工厂里的一名工人。
[3]詹宁斯·伦道夫(Jennings Randolph,1902—1998),美国政治家,民主党人士,1958年补缺进入参议院,此后连任四届至1985年。
[4]杰西·格兰特·查普林(J. G. Chapline,1870—1937),拉塞尔远程教育学院创始人。该学院位于美国芝加哥,提供商业方面的法律、财务等课程,创办于1908年,是远程教育的先锋,后期卷入不实宣传等多项起诉,于1982年关闭。
[5]曼努埃尔·路易·奎松(Hon. Manuel L. Quezon,1878—1944),菲律宾政治家,事实上是第二任总统,美国统治时期菲律宾著名政治领袖,任期内利民生、推廉政,深孚众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入侵后,辗转至美国建立流亡政府,病逝于华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