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越民族的形成和分布区域

“越”为一支古老的部族,自史前起就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关于“越族”形成的历史记载几乎都出自华夏民族。在汉文典籍中,越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说时代的“三苗”、商周时期的“越沤”,他们可能是越族的先民。

传说中的“三苗”是典籍中出现最早的东南地区民族。《帝王世纪》卷二“五帝”载:帝尧时“诸侯有苗氏处南蛮而不服”;《淮南子·坠形训》载:“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獾头国民,裸国民,三苗民。”《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记载西南地区“哀牢夷,皆穿胸”,结胸民应该指的是西南地区的民族;徐旭生认为獾头国民、裸国民可能是华中地区的山地民徐旭生.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那么按方位顺序来讲,三苗民很可能是东南民族。

到了商周时期,华夏对东南地区的部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逸周书·王会解》载:“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九夷、十蛮、越沤……正南瓯、邓、桂国、产里、百濮、九菌。”同书还记载:“东越海蛤,瓯人蝉蛇。”“越沤”和“东越”为文献中明确出现的最早以“越”称谓的民族,应与越族先民有关。“瓯”应指浙江瓯江流域一带,包括今浙江的温州、台州、丽水等地。《山海经·海内南经》载“瓯居海中,闽在海中”,说明瓯和闽都生活在靠海的地方。由商周时期的记载可见,越、瓯、闽等都是共存于东南的民族。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首次提到“百越”一词,《吕氏春秋·恃君篇》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南取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颜注也有“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据《史记》《汉书》记载,周朝至汉朝时期活动于中国东南之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及东南亚半岛的“百越”支系有“(于)越”“闽越”“东瓯(越)”“南越”“西瓯”“骆越”“干越”“扬越”“滇越”“夷越”“腾越”“雕题”“儋耳”等。“百越”成了华夏汉人视野中生活在东南地区越族各个部族的代名词。“百”并不是实际的数量,而是指越族是个多元的民族集团,包含了东南不同地域的族群。

“东瓯(越)”活动于瓯江流域为中心的浙南地区,“闽越”的中心地带是闽江流域,合称“东越”。《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载:“楚威王兴兵而伐越,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说明闽越、东瓯为越王勾践的子民。

“南越”为百越南支,其先民活动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岭南地区,即秦设之南海郡范围,但汉初南越王赵佗占据了秦设之桂林、象郡,即西江流域和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一带,地域范围达到“东西万余里”(《史记·南越列传》)。《汉书·地理志》载:“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

“干越”是居于赣鄱流域的百越的一支。《史记·货殖列传》载:“革、鲍、木输会也。与闽中、干越杂俗,故南楚好辞,巧说少信。”《太平御览·州郡部》引韦昭汉书注:“干越,今余干县越之别名。”

“扬越”居于湘、鄂之间的东部,为楚、越杂处之地。《战国策·秦策》:“吴起为楚悼罢无能,废无用……南攻扬越,北并陈蔡。”

“西瓯”“骆越”是岭南西部即今广西到越南北部的百越支系。《史记·南越列传》载:“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西瓯活动于南岭以南、南越族以西,今广西东部的西江干流和北部的桂江流域,骆越活动于左右江流域所在的广西西南部和红河下游所在的越南北部。其中,骆越先民曾在红河下游的越南北部建立强大方国,但最终为南越王赵佗所灭。

“滇越”“夷越”等是川、滇、黔高原所在西南地区的百越支系。《史记·大宛列传》载:“(昆明)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雕题”“儋耳”是海南岛的越人。《山海经·海内南经》载:“离耳国、雕题国、北胸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晋郭璞注记:“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汉书·贾捐之传》:“初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崖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本不足郡县置也。”可见海南也有“骆越”的足迹。海南的骆越在秦朝时并入南越,汉属儋耳、珠崖郡。

“于越”活动于今浙江绍兴为中心的宁绍平远及相邻的杭嘉湖一带,也称“越”,应是商代“越沤”的直系后裔,百越中最古老的一支。《竹书纪年》“周成王二十四年”曰“于越来宾”;《春秋左传集解》“定公五年”载“于越入吴”。说明于越早在两周时期就是百越中的一支。《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越之前君无余者,夏禹之未封也。……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后二十余世,历殷商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镡,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子勾践接位。翌年,吴王阖闾伐越,勾践被迫出兵与吴军战于携李,败吴师,阖闾被越将射伤脚趾,毒发身亡于陉。夫差接吴王位。勾践、夫差均想北上中原称霸,于公元前494年发生吴越战争。越败,勾践率五千残兵败将,保栖会稽山城(今绍兴会稽山),险些覆亡。后来勾践采纳了文种、范蠡的意见,贿赂吴太宰伯嚭,屈辱求和,于公元前492年,携妻子、范蠡等一行人质于吴。三年,得而返国。从公元前490年起,勾践决心以古越这片土地为基础,实行“内饰兵政,外事诸侯”的政策,进行灭吴雪耻、角逐中原的伟大计划。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报了会稽之耻。平吴之后,勾践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并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封为伯。公元前468年,勾践由会稽迁都琅琊。越兵横行于江、淮东,号称霸王,诸侯毕贺。公元前465年,勾践卒,子孙代代相传。据《越绝书》记载,勾践子兴夷,兴夷子子翁,子翁子不扬,不扬子无疆,这四代都还称霸。朱勾是继越王勾践后最为能干的越君,统治中原37年。朱勾于公元前412年死,传位给儿子翳。其前期亦称强大,于公元前404年灭缯。后来迅速衰落,原因是周边国家,如齐、鲁、楚等国的崛起,加上连年战伐,国力渐见空虚,宫廷内讧加剧,谋杀事件迭起。到了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吴故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无疆失国之后,越国残余势力散居于钱塘江以南的宁绍平原上。公元前319年,据《史记·六国年表》载:楚在广陵筑城,以防越。可见楚在取得吴国故地后,还不得不提防越国东山再起。越国及其部族的最终沦亡是在秦王嬴政时,即公元前222年,秦统一中原之后,派大将王翦攻下江南,降越君,越遂灭。

商周时期东南有“吴”“越”“粤”“瓯”“闽”等诸族文化,“越”本是商周时期居于江浙一带的“蛮”族支系,而战国以来东南民族都成为“越”的一支,这说明周秦间发生了因江浙“越”的迁徙并与各地世居民的融合、生成百越民族的历史事件。商周以前诸蛮文化发展水平不一,其中越民族的文化成就最高,至少在周代已有越国之建立,这就决定了在东南诸蛮内部的文化互动中,越民族处于优势地位。这也成为越国文化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原动力。

于越族创建的越国,经过千年的存续所达到的文化成就为后世所公认。越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由于越族创造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巅峰,这个文化的中心地带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越国覆灭后,随着汉文化的覆盖,越国文化作为曾经灿烂繁荣的主体文化已不复存在,但在百越后裔中还能看到些许遗风。至今在百越地区仍不同程度地遗留下越或具有越国文化特征的考古遗迹、族群文化、民俗景观、语言形态等。因此,“越国文化”的中心区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不应忽视散落在百越地区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