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外有关书籍设计的研究
中国在古代就有对书籍装帧艺术的审美标准。书有装潢之名,最早见于《齐民要术》染潢及治书法,再见于《唐六典》装潢匠。《隋书·经籍志》中记载,隋代秘阁之书分为三品,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隋朝的书籍,其卷轴装潢已经有了差别。清代金鹗考《唐书·经籍志》云:“藏书分为四库,经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史库书,青牙轴,缥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红牙签。”此时已经有了根据分类不同而材质、色彩不同的装帧形式。这种通过色彩来区分类别的方法直到今天仍被广泛使用,比如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就是分为橙色、绿色、蓝色、黄色和赭石色五类,对应收录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历史·地理和语言学等学科。清初藏书家孙从添在《藏书纪要》中论述了装订艺术:“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应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这种观点不仅谈到了材质的使用,也强调了图书装帧设计应具有整体性,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等。
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兴起,鲁迅、陶元庆、丰子恺、钱君匋等人在装帧艺术界具有很大影响力,其中鲁迅先生倡导“洋为中用”,又使书籍不失民族特色,可谓现代装帧艺术的开拓者;此外很多出版家如张元济、王云五、叶圣陶等从整体上为现代书籍装帧和出版寻找中国之路。
在理论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映书籍设计实践和理论的书籍层出不穷,如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史论的开拓者邱陵先生撰写了1949年以来中国第一本系统的书籍装帧史论专著《书籍装帧艺术简史》,书籍设计师吕敬人的《书籍设计基础》《敬人书语》《书艺问道》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书籍设计做了归纳整理,他在1996年第一次提出了书籍设计的概念,并将其纳入整体设计的范畴。余炳南的《书籍装帧设计》、邱承德的《书籍装帧设计》、宋新娟等人的《书籍装帧设计》都对书籍设计进行了概念和方法的梳理。从2003年伊始的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最美的书”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优秀图书,并参评在莱比锡举办的“世界最美的书”书籍设计大赛,已成为中国书籍设计界的知名名牌,并为中国书籍走向世界搭建了有力平台。
从设计史角度看,夏燕靖的《中国设计史》提到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在宋代日臻成熟,有四个主要特征,包括版式、字体、用纸和插图。傅克辉的《中国设计艺术史》《中国古代设计图典》谈及宋代出现的铜版雕刻和活字印刷术,指出宋代书籍端庄大方、严谨古朴的风格特征。赵农的《中国艺术设计史》对宋代书籍的造纸、活字印刷、宋体字、装帧形式、插图都做了点评。上述设计史对书籍的介绍非常简略,但也说明书籍设计在设计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邵琦等人的《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则从设计思想的角度对邵雍、朱熹、沈括等人的思想进行了介绍,拓宽了本书视野。
杨永德的《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对书籍做了深入的分析,除了从具体的装帧形式、笔墨纸和雕版方面做历史阐述外,其中所阐述的“书籍内容与装帧的文化同一性、书卷气、古籍里的美学思想”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还对宋代插图版画进行了介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陈亚建的《中国书籍艺术史》侧重从生产材料和生产方法发展的角度出发,考察中国书籍的外观形态及版面细节等范式层面的变迁,以及其中体现出的书籍功能的变化和人们审美习惯的转移。郑军的《历代书籍形态之美》则从形态角度谈到宋代书籍设计的特点,如中国传统的书籍版式就是在宋代的蝴蝶装书中形成的,包括版口、版框、界行、天头、地脚、鱼尾等。
在西方,从手抄本到羊皮书,到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书籍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形态变化。英国19世纪“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领袖威廉·莫里斯最早对书籍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其提出的复古风、书籍设计整体观以及对字体的重视,影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他国家的书籍设计风格,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代西方学术界则主要从书籍设计在推进文化认同,提升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和推动电子书的设计等方面对书籍设计理论进行延展。例如理查德·道布尔迪分析了企鹅出版社在扬·齐休的带领下对经典书籍的复苏。“企鹅构图规则”暗含的是一整套网格系统的实施,包括“所有企鹅系列每本书的宽与高、封面的视觉大小、封面与书脊的字体区域、书脊标签的位置与风格以及标签上的字体”。斯托特强调通过摄影、插图、纸张、印刷等共同创造“书籍体验”,突出书作为物的美和活力以及对读者的有效信息传达。安德鲁从书籍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角色、书籍构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文献法、分析法、表现主义手法、概念法等设计方法,特别是提出了网格的运用,具有极强的操作性。约翰通过回顾印刷术的历史,强调书籍设计在数字时代的作用,电子媒介设计者也应同书籍设计者一样尊重读者或用户的需求,让读者忽视界限而专注顺畅的阅读。除考察设计元素的功能性之外,也有学者强调设计元素如何被社会和文化价值所塑造,如何反映了社会、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如有学者分析了北宋两部医学著作的视觉修辞,认为其呈现了北宋当时的审美特征和实用主义倾向。艾伦·拉普敦强调,设计蕴含价值观,它让人高兴、让人惊叹,也敦促我们采取行动。贾森·默克斯基则在《焚毁书籍:电子书革命和阅读的未来》中探索了电子阅读的前世今生,并预言,创新的、交互式的电子内容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设计史需要范围更加广泛的调研,可能会涉及包括商业结构、专业化工业组织、经济与政治政策、社会影响与冲击等在内的新领域,这些都将有助于扩大并促进我们对于设计过程与设计产物的理解力。”设计史学家谢尔提·法兰引用约翰·赫斯科特的这段话让笔者认为对书籍设计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版式,也应探讨其背后的经济与政治政策、社会影响,也就是将设计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进行分析阐述,视设计为文化现象。
我们认为前人研究多集中在对具体的书籍版式、材质、装订方式、插图进行技术分析,而对其外在文化艺术特征和内在设计语言之间的联系缺少分析,对于设计传播、设计思想缺少进一步探讨,还缺少揭示设计规律的系统分析。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也有待突破。本书则基于当前设计学发展的学术背景,试图在设计的技术、形式之外从观念以及认知行为上进行突破,试图在更宏大的历史框架中思考设计的动因和价值所在,为设计学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本书借鉴国外学术界基于读者体验的书籍设计方面的理论,对宋代书籍装帧设计传承及其当代价值应用进行探讨,强调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性。本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
(1)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以设计学为中心,基于多元学术视角,对宋代书籍设计围绕设计思维、组织制度和物质表象三方面展开研究,将书籍出版与阅读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文化结合起来,探讨文化秩序背后的视觉秩序,揭示一个时代的设计文化心理。
(2)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相结合。既研究历史的线性发展线索(见表1-3),又对复杂、多样的书籍设计特征,对跨越时代的文化艺术特征和设计本质展开个案、比较分析。
表1-3 历代书籍装帧形态及媒介形态
续表
(3)寻找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设计学本身的历史并不长,而且其显著特征是创新。如何在传统文脉中,为当代设计找到可借鉴的中国设计语言是本书的难点。我们结合实证研究,突破传统的对历史进行叙述,对艺术设计进行感性描述的方式,寻找逻辑的、思辨的论证与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