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7文豪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不想睡客厅(可以投资一下,今天或明天就可以签约)

跟康俊宝闲扯了几句,李学海把书往胳肢窝一夹,迈步往着院子里面走去。

正对面是三间正房,左右各有两间厢房。靠左侧的厢房,正是李学海家的,右侧的厢房是康俊宝家的,中间三间正房则是另外两家邻居。

李学海家里头面积不大,总共只有三十多平,南面的一间被隔了开来,父亲李顺民、母亲刘慧与二姐李学霞、小妹李学雅四人各住半间。

北面一间同样被隔开,半间留给李学海与大哥李学志住,剩下半间做了一个厨房,两间屋子中间,还留出一个小客厅。

“妈,我回来了!”

李学海夹着书迈步走到屋内,发现客厅没人,转头向着厨房喊了一声,从里面传出母亲刘慧的声音,“正好进来把鸡蛋水喝了。”

“又喝鸡蛋水?”

李学海苦着脸掀开门帘来到厨房,一位面容朴素,四十出头年纪的女人,正从坛子里拿出一个鸡蛋,打入碗中搅拌。

“快点过来,磨蹭什么呢!”说着话,刘慧拿起热水瓶来,往碗里倒了一些热水,接着又加了一点微黄的白糖,用勺子搅拌了一下,催促着李学海。

“喝就喝……”李学海小声嘟囔了一句,往前走了两步,端起碗用勺子喝了起来。

这是专门给他补充营养的。

1977年特殊时期刚刚结束,改革开放的号角声,尚未响起

这段时间李学海每顿饭前,刘慧都要让他喝上一碗鸡蛋水补充营养,一天三个鸡蛋,三天下来就是一斤。

十多天时间,他少说也吃了四五斤鸡蛋,光靠供应的份额肯定不够,只能用家里的粮食找人换。

这还不算换鸡蛋搭的人情。

只是鸡蛋水的味道,一言难尽,没有怎么放糖,几乎尝不到任何甜味,每一口都带着一丝腥气,难喝的要死。

李学海捏着鼻子将一碗鸡蛋水喝了下去,放下碗,见刘慧正在淘洗高粱米,忍不住说道:“我都好的差不多了,用不着一直喝鸡蛋水,下次少换点鸡蛋,家里也能省点粮食出来。”

“少操闲心,家里不缺你一口吃的。”

“那也不能顿顿都喝鸡蛋水!”

“怎么着!不喝鸡蛋水,你还想吃猪肉?”

“……”

行吧,李学海瞬间变得哑口无言。

今年4月份起,国家开始对居民供应的猪、牛、羊肉由凭证限量改为按户定量,每人每月供应猪肉1公斤,也就是二斤猪肉。

另外还要留一些肥膘用来熬制猪油,平常做菜时少放一点点,能多少带点油水,剩下的则要腌制起来,留着过年过节招待客人。

同时家里每个月都要省下来一些猪肉,腌制成咸肉或者腊肉,给大哥李学志两口子寄过去。

自从下乡以来,李家每年秋收前,都会给下乡的李学海、李学志寄过去一些钱、粮票、腌制好的猪肉、工业票等等,好让他们可以在队上多换一些粮食,免得冬天猫冬的时候挨饿。

“三哥!”

“你要的书,我给你借回来了!”

一个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女,拎着两大摞书,呼哧带喘的跑了进来。

刚进门口,李学雅就大呼小叫着,“热死我了!”

“妈,咱家也买个电风扇呗!”

“电风扇?那东西有啥用,停电就是一个摆设。”

李学海到是有心想买上一台电风扇,他兜里还有几十块钱,都是这几年下乡攒下来的。

这时候全国电力供应都不足,供电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隔三差五就会停电,电风扇、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器,经常成为一种摆设。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期,燕京才能基本实现居民生活用电不拉闸。

刘慧将淘洗好的高粱米倒入大锅里,盖上锅盖,转身冲着屋外喊道:“家里没酱油了,你去打瓶酱油回来。”

李学雅撅了噘嘴,满脸不乐意的走了进来,先是凑到李学海身边小声说道:“三哥,我都放到你床下面了。”

“看的时候小心一点,千万别给弄坏了。”

“还有你答应过我的事,可别忘了!”

“放心,忘不了。”

不等李学雅说完,刘慧翻了翻口袋,从里面取出一张酱油票与1毛钱,递给了她。

从自行车到电视机,从粮食到猪肉,从柴米油盐到大白菜等各种生活物资,基本上每一样都需要用票才能购买。

尤其是李学雅念叨的电风扇,这样的大件工业商品,不仅需要工业劵,还得有电风扇票才行。

工业券是按工资比例发放的,一般每20块钱配一张券,算是一种购买凭证,不能当钱用。

比如购买一台电风扇的话,就需要准备好一张电风扇票与工业劵,还有需要支付的钱。

“妈,我跟学雅一起去。”李学海抢先接过酱油票与钱,对着李学雅眨了眨眼睛。

见状,她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点了点头,拉着李学海就往外面走去,直奔最近的一家国营商店,先是打了一瓶酱油,又买了些稿纸、墨水,还有半斤水果糖。

这些水果糖是给李学雅帮忙借书的报酬。

回来的路上,李学雅腮帮子鼓鼓的,跟松鼠似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哥,你尝尝,这糖可甜了。”李学雅拿起一枚水果糖,笑嘻嘻就要往李学海口中塞。

“小心点,万一回家被妈发现给你没收了,看你怎么办!”看着满脸高兴的李学雅,他忍不住出言提醒。

这半斤水果糖是他这个月的配额,再想买可就难了。

“嘻嘻,回去我就藏起来,晚上跟二姐一起偷着吃,咱妈发现不了的。”李学雅嘴上说着不怕,手上却把装着水果糖的牛皮纸袋,小心翼翼藏到衣服里面,仿佛生怕被人看到似得。

“二姐,今天晚上值夜班,明天早上才能回来。”李学海瞪了自己妹妹一眼,怕她忍不住晚上贪嘴,不睡觉一口气都给吃了。

“晚上记得少吃点糖,吃多了,小心牙疼。”

“那我等二姐回来一起吃。”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许耍赖。”

“哼哼…………”

回到家门口,李学雅跟做贼似的,伸着脖子往屋里瞧了一眼,没有看到刘慧,她赶紧往自己房间里面跑去,将衣服里面装着水果糖的牛皮纸袋藏好。

李学海直接走到厨房,放好酱油瓶,打算帮忙烧火、摘菜,却被刘慧给赶了出来。

让他回房间歇着去,别被烟呛着,对身体恢复不好。

李学雅毫无意外被喊来做壮丁,一边烧火,一边帮忙摘菜。

她还不敢嘀咕,一声不吭,生怕被刘慧发现嘴里含的水果糖,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看的他忍不住想笑。

…………

李学海的房间不大,只有几平米大小,靠里面放着一张上下两层的铁架子床,门口摆着一大一小两个衣柜,小衣柜前面还有一把椅子,勉强可以当做书桌。

没有火炕,冬天取暖只能烧蜂窝煤,晚上起夜能冻得半死,每天早上起来还得倒夜壶,也就是尿盆,有时候还得在厕所外面排队。

哪怕是烧水,冬天也的先用菜刀,把水缸里的冰坨砸开才行。

夏天闷热的要命,跟大蒸笼似得,天天蒸桑拿,前半夜根本睡不着。

别叫苦,就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

很多家庭七八口人挤在一间十多平米的房子里面,晚上睡觉只能挂个帘子,打地铺,吃饭只能去院子里面蹲着。

家里连囤积白菜、土豆与腌酸菜的地方都没有,那才叫苦逼呢。

现在燕京的物价,猪肉0.72元每斤,大米0.14元每斤,白菜0.03元每斤,价格不贵,关键是供给不足。

所以每到秋天家家户户都要囤积一些大白菜、土豆、萝卜用来过冬。

如果没地方囤积的话,那么整个冬天只能顿顿咸菜条子搭配粗粮,吃的肚子里直冒酸水。

李学海将床底下的两大摞书拿了出来,放到小衣柜上面,坐在椅子上,大致数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是一套78本,品相十分完好,也不知道对方是怎么保存下来的,想来应该是不太容易。

解开麻绳,他拿起一本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考虑起来房子的事。

别人不清楚,他可是知道,从明年开始,上山下乡的知青结束,国家开始允许知青大规模回城。

大哥李学志与大嫂刘敏怡,不出意外,明年就可以回来。

到时李家就要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两个人回来住在哪里?

总不能跟李学海挤在一个房间吧!

又或者,让李学海住客厅,打地铺!

“说起来,应该先找一个住的地方,我可不想在客厅打地铺……”

李学海心中主意一定,不管怎么说,先搞点钱,尽快找一个住的地方,免得到时候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