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个混账都在说些什么
朱松头也不抬,懒得再跟曹长史说那么多。
大明可是拥有着历史上最强大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此乃皇帝耳目无孔不入,随夜潜行。
锦衣卫直属皇帝,只对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其中包括了皇亲国戚、开国元勋,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作为一个穿越者,对于历史上最大的特务机构,朱松自然十分清楚,而且他也知道,在辽东必然会有锦衣卫的耳目。
甚至于,朱松已经暗地里掌握了自己麾下有哪些家伙是锦衣卫,只是还有不少藏在暗处没能被朱松发现。
大明初期的锦衣卫可是对朱元璋忠心耿耿,辽东的情况朱元璋一定知道,可是为什么朱松还要年年除去奏折之外,再写一封私人书信呢?
原因自然很简单。
他想过的舒坦,但是又不想卷入权力中心,之所以对朱元璋‘谎报军情’,无非就是想惹朱元璋生气,从而冷落自己!
这样一来,不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都不会将一个被冷落在外的‘王爷’放在眼里。
至于自己欺骗朱元璋会不会被朱元璋弄死……以朱松对朱元璋的了解,不至于。
不论怎么说自己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仅凭这一点,自己只要不是率兵打到了应天府,晃着朱元璋的脑袋让他退位,自己就不可能被朱元璋给弄死。
而这些事情,他自然不可能跟曹长史说。
朱允炆和朱棣早晚会有一战,让他们好好的打吧,我就在这偏远的辽东就藩,老子不站队还不行么?
书信写的差不多了,朱松打上火漆,递给曹长史。
“立刻派人送到京师,马要老马,人要老弱,要让父皇知道本王的辛苦啊!”
说罢,朱松狠狠的啃了一口羊腿。
……
过了整整二十天的时间,这送信的老兵才慢悠悠的到了应天府。
应天府地处江南,这里四季如春,富庶之地,但是在这老兵看来,此地虽然繁华,但还不如韩王殿下所治的辽东啊!
“也亏的小老儿我天生比较瘦,要不这公费进京的活哪能落到我的手里?”
想想送封信韩王殿下就给赏二十两银子,老兵脸都快笑开花了。
因为朱松每年都往应天府送一封私人信件,所以老兵送信倒是颇为顺利,信件很快便落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如今的朱元璋已是须发花白,但人依旧精神矍铄,宛如一头睡醒的苍龙一般,光是坐在那就让人不寒而栗。
“陛下,韩王的信到了!”
朱元璋扬了扬下巴,在一旁协助朱元璋批阅奏折的朱允炆便立即起身将信接了过来,呈给朱元璋。
“皇祖父,二十王叔的信。”
“嗯!”
朱元璋应了一声,将手中锦衣卫呈上的监察辽东韩王的奏折扔到了一边,接过信件打开。
片刻之后,朱元璋立即把信扔飞了出去,勃然大怒。
“混账!这个混账!他还真当咱什么都不知道呢?咱忍了他几年了,看看锦衣卫的奏折!辽东现在被他弄的不错!”
“虽说辽东冬天长了些,但是那里土地肥沃,光是开原一地的产粮就抵得上西南三省!”
“听说他还和胡商做生意,多出来的粮食一倒卖就能多挣一倍的银钱!有好东西不知道给他老子上贡!还天天跑这儿跟咱哭穷,年年跟咱要钱要粮!这个混账!”
朱允炆急忙上前拍了拍朱元璋的后背,帮朱元璋理顺心中的怒气。
“皇祖父切忌动怒啊!太医说了,皇祖父现在正是恢复身子的时候,万万不能动怒!”
“咱能不动怒吗?”
朱元璋说着把锦衣卫监察韩王的奏折塞到了朱允炆的手里。
“你自己看看,看看你的二十叔在辽东都干了些什么!”
朱允文快速的将奏折看了一遍,看完了之后也不免心中一惊!
乖乖,韩王到了辽东这才几年啊,就把辽东百姓养的丰衣足食,将士们兵强马壮,前段时间居然还抓了十万瓦剌俘虏!
十万啊!
当年若是这十万兵马在王保保手中,也许现在北疆还不太平呢!
“皇祖父,辽东以前贫瘠,现在被二十叔弄的土地肥沃,百姓丰衣足食,这也证明了二十叔是个有才干的藩王啊!”
听到这话,朱元璋冷哼一声。
“有才但不忠!不如实禀报真实情况,还年年跟咱哭穷,他哭的什么穷了?啊?咱大明现在是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好不容易刚刚有了点起色,他这边还要给咱找事!”
“不替他老子分忧也就罢了,老老实实的镇守辽东也就算了,干的不错为何藏着掖着不敢上报?咱不是惦记他那点儿上供来的宝贝,咱是生气他是咱的儿子,却跟咱藏心眼儿!这混账想干什么?”
朱允炆赶紧拍着朱元璋的后辈,示意太监们赶紧泡壶茶来。
片刻之后太监把茶递了过来,朱允炆伺候着朱元璋喝了口茶,算是又把这股火气压下去了。
“皇祖父,依孙儿来看,也许二十叔是有苦难言!皇祖父您想,当年二十叔就藩之时也不过才十一岁,孙儿十一岁的时候在皇宫里读书之时还会思念娘亲,他也许……”
“也许二十叔十一岁就离开了皇祖父,离开了家,闲暇之时想来也会思念家乡,思念皇祖父,心中也许多多少少有些埋怨罢了。”
“这事往大了说,是臣子对君主的不满,但是二十叔是皇祖父的亲生儿子,往小了说,这寻常百姓家也有父子闹别扭、闹不痛快的。”
到底还是舐犊情深,朱允炆这番话让朱元璋想起了那年朱松进宫上表奏折,请求去辽东落藩的情形。
自己当时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想着儿子多去替老子镇守边疆,也没什么不好。
甚至还在心里把他和早已去北方戍边的晋王、燕王画上的等号。
可其余藩王就藩之时,已然成年,唯有韩王朱松,还是个十一岁的孩子。
再看看那书信开头划掉的两行,朱元璋心中怒气稍减,多了些心疼。
这么一想来这孩子对自己心中有怨气,只是哭穷,却没想其他的无父无君之事,也还算不错。
朱元璋看着孙子,心中大感欣慰。
他的长子朱标走了好几年,幸好老天开眼,太孙朱允炆也是聪明伶俐,好生培养,日后也是一代守成之主。
如今看他能为朱松说情,朱元璋也是老怀甚慰。
“允炆,你说的很好,当儿子的有委屈了,不跟父亲闹脾气,跟谁闹脾气……”
“既然他觉得受了委屈,那就让他进京来,咱当面看看他怎么说。”
朱允炆恭敬道:“皇祖父,即便是看锦衣卫的奏章,也终究是以他人之目观之,以他人之耳听之,辽东到底被二十叔治理如何,其实还需皇祖父亲眼去看看才好。”
“再者,皇祖父开国之后一直未去过辽东看上一看,这过去数十载,大明边疆现在如何?百姓是否安居乐业?”
“皇祖父常常教导孙儿要心怀天下百姓,也许这是一个和二十叔说开的机会,也是一个皇祖父看看咱大明大好河山的机会。”
朱元璋听了之后,细细琢磨了一番,想着最近朝中并无什么大事,便答应了下来。
“那好,那咱们就去看看,不过这次不乘天子銮驾,这次咱们爷孙俩微服私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