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hift开发指南(原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译者序

2021年7月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OpenShift for DevelopersSecond Edition一书的早期电子版本。原书结构清晰完整、语言简洁朴实,我很快便在几天内读完了全书。阅读完毕,我就认定这本书在OpenShift和Kubernetes的已有书籍中独树一帜,填补了行业空白,当时就萌生了在该书正式出版后翻译并引进国内出版的想法。

2021年9月,在O'Reilly公司正式出版本书的英文版之后,我主动联系了作者Brian Tannous和Joshua Wood,表达了希望翻译本书并引进中国出版的想法。他们非常支持这个想法,帮助我和O'Reilly公司的相关人员牵线搭桥,最后确定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引进出版。

本书篇幅精干、定位清楚、目标明确,专为开发人员而写。它的目的是让开发人员在学习并掌握如何使用OpenShift来构建、部署和管理他们开发的应用程序之后,又可以不被OpenShift所牵扯。开发人员最重要的是把精力聚焦在自身从事的开发工作(比如编写代码,构建、运行和测试程序)上,而不是因应用程序的运行平台从虚拟机改为容器而增加额外的工作来编写部署脚本等。但是,新的业务应用平台已经改为容器,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工作本质上发生了变化,开发人员必须适应和接受这些变化,这就形成了矛盾。本书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个矛盾,即让开发人员利用OpenShift的特性将这些额外新增的工作通过自动化的方式让OpenShift承担。这些额外工作在完成初始配置之后就变成透明的了,接下来开发人员又回到他们以前所熟悉的开发流程中了。这样,开发人员既得到了OpenShift带来的好处(比如类似公有云的按需获取资源和基础组件服务等),又避免了需要承担每次开发过程中的额外工作。不得不说,这个定位确实抓住了软件开发工作的主要矛盾: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提高开发效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书采取了场景式的动手实验模式,包括环境搭建、应用部署、流水线、从源代码开发和部署、数据持久化、生产环境部署和应用伸缩、监控、软件安装打包等软件开发完整周期中的各个相关内容,有利于开发人员迅速上手,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沈卫忠统筹,其中前言和第1章、第2章、第3章由沈卫忠翻译,第4章、第5章由包力翻译,第6章由舒力翻译,第7章由刘翔翻译,第8章由姜万里翻译,第9章、第10章由张繁翻译。全书的校对工作由姜万里和沈卫忠完成。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原书作者(Joshua Wood、Brian Tannous)、O'Reilly中国总经理陈磊以及红帽大中华区解决方案架构部高级总监王慧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沈卫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