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同学,我对你心动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8章 战时首都

第二部分“战时首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

在这一历史转折点上,四川的军队——川军,响应国家的号召,纷纷主动请缨,奔赴前线,与日军展开激烈的战斗。

随着战局的发展,特别是在淞沪会战的失利和南京的危急形势下,国民政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维持抗战的指挥中心和政府的正常运作,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公开发表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将政府机构迁往重庆。

这一决定促使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迁移。

从东北的白山黑水到华北的黄河两岸,从中原大地到东南沿海的苏杭地区,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到南方的岭南珠江流域,数千万同胞以及军政机构、工矿企业、商贸金融、高等院校、文化团体、科研机构等纷纷迁往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

随着这些重要资源和人口的集中,重庆迅速从战前的一个普通省辖市,跃升为中国战时的首都。

它不仅成为了抗战大后方的政治中心,还成为了军事、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

第三部分“东方堡垒”。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标志着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其他战场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全球性的反侵略战争。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美国、英国、苏联等盟国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深。

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本宣战,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942年元旦,中国与美国、英国、苏联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正式成立,中国成为其中的重要成员。

1942年1月2日,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在重庆成立,重庆与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并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名城。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在抗战期间,中国与美国、英国、苏联等盟国开展了广泛的外交活动,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了平等新约,这不仅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中国在战后世界秩序的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奠定了基础。

由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最终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标志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得到重新确立,并在战后世界秩序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不屈之城”。

从1938年2月开始,侵华日军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造成巨大的战略恐慌,对战时首都重庆及其周边城市实施了长达6年多的连续轰炸。

在这段期间,日军利用其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力,对重庆进行了密集的空袭行动,其中1939年、1940年和1941年尤为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