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50年收藏,捐献家乡博物馆
在苏州第三监狱服刑期间,尽管有几次可以提前出狱的机会,李初梨都选择了放弃,因为他坚持认为自己无罪,不愿违背自己的信念去说违心的话。
直到1937年初,他才终于获释。
出狱后不久,李初梨便在D的安排下,与周扬、艾思奇、何干之等人一同前往延安。
在延安,李初梨利用入狱期间的反思,深入思考了ZG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将马克主义与ZG文学创作相结合。
因此,他很快在《解放》杂志上发表了《十年来新文化运动的检讨》,提出了将马列主义具体化、ZG化的任务。
这篇文章不仅标志着李初梨从文学领域扩展到更广阔的文化领域思考,也被认为是最早提出“马列主义具体化ZG化”这一命题的文章之一。
在延安,李初梨的职务不断变动,他最初在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后来担任延安女子大学辅导员、新华社社长、《新中华报》主编以及《西北周刊》的发行人。
从1940年起,他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秘书,以及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部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他先后担任东/北局/民族部部长、LN省委委员、省/政/府外事厅厅长等职务。
到了1948年,他成为东/北局:宣传部副部长。
1951年起,李初梨又担任******、D官员,继续为D和国家的文化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初梨对收藏的热爱,应该受到了他的四弟李亚农的影响。
李亚农不仅是一位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学者,更是一位在历史学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著名历史学家。
我国成立后,李亚农担任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所长,其学术成就和对文化的热爱无疑对李初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初梨的收藏生涯大约始于1930年,那时他开始对紫砂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他在东北工作的经历,特别是在日本投降后,伪满皇宫的珍贵文物开始流入市场,李初梨目睹了文物被忽视和掠夺的现状,这让他深感痛心。
于是,他开始利用个人的力量,尽其所能地抢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供给制时期,李初梨不得不以香烟、皮大衣等物品交换古董;而当改为月薪制后,他更是节衣缩食,将节省下来的工资用于购买文物。
面对别人的疑问,他总是风趣地回应,自己的工资都“贡献给古董商了”。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他开始在那些未装裱的字画中寻找价值,坚信其中藏有珍品。
例如,他以较低的价格购得了金农的《枇杷图》,经过荣宝斋的装裱后,画作焕然一新,成为艺术珍品。
同样,他买下了沈周的《吴城怀古图》,在重新装裱后,画作的完美程度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
李初梨还收藏了一些没有款识的画作,如CQ市博物馆收藏的《竹涧图》,后来被专家鉴定为元代画家方从义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