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财富自由,先从认知方面做起
当你不是非常有钱的时候,不要急着去理财,因为你无财可理,也不要急着去创业,因为你的认知水平大概率和真正合格的创业者有很大的差距。
什么是认知水平差距?
都说高考是改变人生命运最公平有效的一种途径,于是很多人从小寒窗苦读,努力考上好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份普通的工作。这样往往没有太多存款,但是上有老下有小,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什么都给孩子用最好的,生活开支非常大,并且身上还背有巨额房贷。
我们从小信心十足,相信有一天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财富自由。但随着年龄日益增长,凑合活着,才是对生活最贴切的描述。我们疲于奔命,试图通过“追求”财富,实现财富自由。
但是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往往不会刻意去“追求”财富。因为他们弄懂了普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财富究竟是如何分配的?
请牢记下面的一句话。
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原则是交换原则:你所能获得的财富永远等于你为社会创造的总价值的其中一部分;而你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多少,取决于你能否提高自己的“可复制性”!
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能想明白这看似普通的一句话。而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却深谙其中的道理。
举个例子,同样是老师,有些人靠着工资,勉强成为“中产阶级”,而有些人,通过在互联网上销售自己的课程,搭着“知识付费”崛起的东风,取得了不菲的收入。前者满足的是数量有限的学习需求,是用时间在换取经济回报;而后者则是利用“可复制性”满足互联网上数量庞大的需求,实现了真正的“睡后收入”。
老板招聘员工为企业打工,实际上也是在提升自身的“可复制性”,建立自己的批量化解决方案。而被招聘的员工,往往就是对财富分配原则百思不得其解的普通人。
不要试图“追求”财富,而要“追求”快速为尽可能多的人创造价值,这样财富自然会反过来追求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经济运行亘古不变的底层逻辑,也引出了普通人和财富自由的人最大的差距:认知水平的差距。我们中国人习惯叫它“战略眼光”,换句话说,战略懒惰比战术懒惰可怕一万倍。
你的贫穷往往不是因为你不努力。我们寒窗苦读,考上理想的大学,目的绝不仅仅是去学习知识,知识本身只是帮助你去认知这个世界如何运转的工具而已。
就像你读这本书,读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背后的逻辑。
知识本身并不完全等同于能力,这也是“读书无用论”者常常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但是对逻辑的认知,会牢牢刻在你的意识深处,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你的每一个决策。
我们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就算凭运气赚到了,最后也会凭实力亏光。我们每个人都有认知的局限性。好在,只要我们认识到并且接受了这个局限性的事实,每个人都可以摆脱它的制约。
大道至简,看似高高在上的经济、金融学,背后都遵循着最简单的逻辑和规律,并没有那么复杂。
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常常被眼前看似复杂的表象蒙蔽。
再举个例子,大部分读者都在抱怨通货膨胀(简称“通胀”),那大家有没有想过通胀的本质?
大多数通胀源于货币超发,货币超发又是信贷扩张的结果。每一次的信贷扩张,本质上都是离银行“比较近的”企业或个人,从市场上低价买入原材料和金融资产(如房地产和股票),再以高价卖给离银行“比较远的”的实体(如小微实体企业和普通人)。
达到这个认知水平,读者朋友自然知道如何去应对信贷扩张和通胀,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一定程度的杠杆,让自己离银行这个货币出口“近一些”。
当下全球经济变幻莫测,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钱越来越难赚,财富的风险越来越高。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理财环境发生了本质变化。
套用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的一句话: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很可能会遇到我们一生中前所未有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在过去的五百年间反复发生。
即使我们可能会告别像中国过去四十年那样奇迹般的经济增速,但是普通人依然有机会实现财富自由!最大的机会,就藏在全球经济环境的转向和中国崛起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面的“不平衡不充分”当然也表现在普通人的认知水平上。这也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所在。
要学会以一种战略的眼光,认知身边财经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本书不单单是一本财经科普读物,更是对财经逻辑思考和认知的激发。
是否能抓住新时代的机会,是建立在你的视野和认知基础上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看得清大势是一切决策的前提。
最后,要特别感谢谢平教授、马蔚华博士和林传辉董事长等学术、行业前辈对本书的推荐。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的林瑞和、高丽阳、李利健三位老师,以及参与本书文字和图表编撰工作的彭倩、牟昱东、张亚舟、李若凡、张梅、龚泓、周林娜、任沐霖。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
谨以此书与所有有梦想的读者共勉。由于我的水平有限,疏漏在所难免,请社会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汤山老王
2022年8月
于加拿大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