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理论、方法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能量释放是以体系方式来实现的,电子信息装备是形成我军作战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电子信息装备成体系发展,既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军电子信息装备适应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军正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目标,按照体系工程的思想,不断加强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全军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工作,加速推进我军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步伐,以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和高技术军事应用的发展需求。电子信息装备作为全军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核心基础和重点领域,扎实、有序推进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建设是实现我军强军目标和达成“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加强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建设和发展,必须提高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水平,提升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发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因此,强化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工作,探索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信息装备体系技术复杂、种类繁多、发展变化快、耗资巨大,对论证与决策提出很高要求。尤其是随着我军信息化转型升级研究和强化联合作战时代同步到来,电子信息装备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日益突显,论证与决策的专业化要求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瞄准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创新装备论证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建设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紧迫需要,关乎我军长远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和军队战斗力的提升,也是撰写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书在我军大力发展提升基于网络信息体系联合作战与全域作战能力的历史背景下,依据我军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面向电子信息装备体系的建设、运用与发展,从体系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视角来研究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问题,对现在和未来电子信息装备体系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书包括13章,分为理论篇、方法篇和应用篇。理论篇(第1~3章)对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的基本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及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篇(第4~9章)分别对电子信息装备体系的宏观论证、需求论证、体系结构论证、仿真推演论证、体系效能评估和技术体系论证等重点方面及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应用篇(第10~13章)通过典型电子信息装备体系需求论证实践、典型军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基于仿真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效能评估和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4个案例来论述上述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本书以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为主题,突出基础性、理论性、前沿性与实践性,力求构建电子信息装备体系论证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期为从事电子信息装备体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由熊伟、杨凡德、简平、刘德生共同完成。其中,第1章和第7章由熊伟编写;第2章和第4章由杨凡德编写;第3章由熊伟、杨凡德共同编写;第8章由杨凡德、熊伟共同编写;第5章和第10章由刘德生编写;第6章、第9章和第11章由简平编写;第12、13章由熊伟、杨凡德、刘德生、简平共同编写;熊伟对全书进行了统稿。

本书得到军队装备预研重大项目、军内科研,以及军队院校“双重”建设项目的支持。在撰写过程中,航天工程大学的吴玲达研究员、李智教授,军事科学院的尹浩院士、战晓苏研究员、肖刚研究员,国防大学的司光亚教授,国防科技大学的谭跃进教授、杨克巍教授、刘俊先教授,陆军装备兵学院的郭齐胜教授、樊延平副教授,空军指挥学院的刘小荷教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七一六所的曾清研究员等同志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博士研究生熊明晖、韩驰做了大量文档整理工作,在此一一表示感谢。书中的一些内容参考了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书籍与论文,在此深表谢意。

体系研究一直处在不断探索之中,体系论证也在不断进步,书中的某些观点和方法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由于作者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