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摇篮 浙一护校
说起护理人才的培养,浙一护校可谓培育护理专业和护理管理人才的摇篮。
浙一护校创办于1974年,当时挂牌为“浙江省卫生学校浙一分校”(简称“省卫校浙一分校”),校址为田家园5号。校内设护士班、检验班、放射班,学生共58名,学制2年。护士班由雷传珠老师任班主任,医院委派护理部副总护士长王菊吾兼管。
1975年开始,省卫校浙一分校只设护士专业,每年招收1个班。雷传珠、刘建华、徐真珍老师先后任班主任。
1978年,省卫校浙一护校搬至田家园6号的两层楼,校舍规模有了扩大,教学条件也有所改善。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学制3年,由副院长王锡田兼管,欧春兰老师负责教务工作。
1979年,省卫校浙一护校改由浙江省卫生厅和浙江医科大学共同主管,正式挂牌为“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学校”,为省级全日制正规中等专业学校,按全国卫生中专教学大纲授课。每年招生30名,学制3年,由浙江医科大学任命副院长张赵盾兼任护校副校长。除护校专职老师外,还聘请了浙江医科大学相应课程讲师和医院相关专业科室主任为护校学生授课。
1979年,“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学校”正式挂牌
1982年,部分校舍搬至田家园6号新建的5层楼房的顶层,校舍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雷传珠任教务科科长,梁洪义任办公室主任。
1987年,徐真珍任教务科副科长;1991年,姜飞球任校长,徐真珍任教务科主任;1994―1999年,副院长干梦九兼任校长;1999―2002年,副院长陈亚岗兼任校长。
1996级护生在胡三芳老师、黄丽华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基础护理操作练习
自建校以来,学校对护生管理严格,老师们治学严谨,要求护生时刻注意自身的仪表仪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对待患者要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强调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慎独,安全护理的观念必须根植于心。学校不仅注重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护理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培养护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校每年有6名学生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20名学生获各种单项奖,每年在浙江医科大学运动会上均有多个体育项目获奖。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浙一护校培育出了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其中,姚玉娟被评为“1982年度省级三好学生”,蒋玉丽被评为“1997年度浙江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省级优秀毕业生”。
20世纪70年代,护校毕业生在全省范围内分配,能留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的也就四五人。80年代后,大部分毕业生分配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省省级卫生系统。她们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后继续深造,不懈努力,基本成为科室骨干,有的已成为临床护理专家、专科护士及护理教育、科研、管理人才,进一步实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1997年6月,1994级护生蒋玉丽被评为“浙江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省级优秀毕业生”
副篇
青葱岁月 成长点滴
浙一护校教师徐真珍回忆:
1975年,我就读于浙江省卫生学校浙一分校护士班,1977年毕业(学制2年)。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毕业后做一名普通的护士,尽自己的能力为患者排忧解难。让我没想到的是护理部主任王菊吾让我留校当老师,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在我眼中,老师应该学问渊博、业务精湛、让人仰望的,突然让我去当老师,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挑战。面对王主任殷切期望的目光,毫无思想准备的我当即下意识地答应了。就这样,在王主任的鼓励下,我光荣地成为浙江省卫生学校浙一分校护士班的一名老师。
学校很小,条件简陋,一个小小的套间,外间作为老师的办公室,内间就成了我的单身宿舍,我对老师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就是从这个小小的套间开始的。在这里,我看到了手术室护士长王灵芝老师身上闪耀的光辉。王老师严于律己,勤俭节约,为了给学校减少开支,在用水、用电、用纸方面厉行节约,纸张一定是正面写完翻面再写的,连给学生烧开水用的煤球都是自己平日里收集来的煤碎加工制作的。她作为基础护理学课程的任课老师,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秉烛备课到深夜。王老师的敬业态度和勤奋钻研业务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对我当时的心理转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意识到既然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爱一行,更要专一行。后来,即便我已当了多年的解剖学老师,即便解剖知识早已烂熟于心,我仍然会认真备课,调整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们理解记忆。
护士班创建初期,解剖学课程由浙江医科大学的解剖老师兼任。我工作后不久,浙江医科大学开设了为期1年的解剖学师资进修班,我在浙医一院的推荐下参加了解剖学师资进修班。在解剖学师资进修班学习期间,最常规的学习任务就是解剖人体。夏天,天气炎热,解剖室的空气中弥漫着福尔马林刺鼻的气味,让人呼吸困难,再加上面对人体标本的心理不适,以致每次上课都有一种虚脱之感。但为了精细掌握人体解剖构造,大家都咬牙坚持。我清楚地记得老师要求两人一组完成一具尸体的全部解剖,但解剖开始没多久,与我合作的同学福尔马林过敏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而被迫退出。当时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冷静、要仔细,终于在克服生理和心理双重不适的情况下第一次独自完成整具尸体的解剖作业。当看到皮肤、骨骼、脏器、血管走向、神经分布等清晰地呈现在面前的时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的解剖实践不但加深了我对人体结构的记忆和理解,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实际操作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1年的进修期还未结束,王菊吾主任提出让我回校给护生们上解剖课,于是我边进修边授课,边自学边备课,每天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这让我感觉无比充实。后来我又兼任教导主任和院团委干部,在班级管理、排课、招生、聘任教师、思政教育活动等多项工作中,挖掘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的优点。
1979年,浙一护校已发展成独立的县团级单位,独立挂牌了。护校专职教师逐渐增多,部分医学基础课程的授课依旧由浙医大老师兼职授课,数学、英语等课程则是从其他高中、中等专业学校请来的兼职老师。尽管授课费很低,只有几块钱,但老师们都非常愿意来护校授课,一致反映护校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互动环节氛围轻松。护校专职教师对护生的专业教育严谨求实,在护生的品德教育上更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细心、责任心,着重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动手能力。为培养合格的护生,学校规定学生在2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再参加1年的病房轮转实习,确保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方式是科学且高效的。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教师考核条例。学期结束时,学生们参与教师考核,对各科任教老师的师德、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下学期是否续聘作参考。考核条例激发了老师们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师生交流,老师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更加关爱学生,研究教学方法,将知识倾囊相授;学生们更加努力勤奋地学习,你追我赶,争当优秀。学校从管理上入手,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营造一种积极的师生沟通氛围。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会闪光的个体。作为管理者,我也经常和实习期的学生们说,医院就是我们的家,病房的带教护士也是我们的老师,要善于学习每位老师身上的优点、闪光点,将这些优良品质传承下去。
自1975年开班至2000年护校停止招生,我与护校同成长共相伴,青春虽有遗憾,但每当想到浙一护校为医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护士和护理管理人才,内心则颇感欣慰。
1980届浙一护校学生沈蔚倩回忆:
1978年的浙一分校硬件设施简陋,没有实验室和操作室。生理学、解剖学等基础课是由浙江医科大学的老师兼职授课,同学们需步行至位于湖滨的浙江医科大学上课。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眼科学基础、传染病学等课程则是由浙大一院的专科医生兼任教学。浙一护校护士班有两位固定专职老师:一位是王灵芝老师,她是医院的第一批护士长,临床经验丰富,担任基础护理学授课教师,她的课通俗易懂,强调理论联合实践,非常实用;另一位是徐真珍老师(1977年毕业留校),任解剖学授课教师兼管行政事务,教学严谨,思路清晰。
浙医一院的第1、2、3病房楼1楼东边旁边有一个大教室,有时放置一张病床,基础护理学的实践课程基本在这里完成。护士班宿舍楼1楼也有操作房间可供同学们课下操作练习。那个年代没有影像资料可以观看,也没有其他现成的资料可以共享,像测量生命体征、鼻饲、导尿、无菌操作、褥疮护理等26项操作流程,都是由王灵芝老师自己编写,用蜡纸刻好,油墨印刷,装订成书册分发给每位学生的。课上,王灵芝老师会先做示范,然后选几位同学进行演练,并对演练情况进行点评,最后逐个手把手地纠正大家的动作,直至每位学生都能规范操作。像无菌操作、导尿、静脉注射等操作,王老师则会反复叮嘱同学们在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即使是练习过程也要严格执行。为了熟练掌握基础护理的基本功,同学们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随时温习,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勤加苦练。像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有创操作,最初同学们是在黄瓜上面练习定位和扎针,待熟练掌握后同学间会在彼此身上互相练习,最后才是面对真实的患者。
1986届浙一护校学生冯志仙回忆:
1983年,我首次跨入浙一护校的大门。与今天各类护校大规模的招生不同的是我们班级只有30名学生,实实在在的小班化教学。
在诗意的田家园,我们有幸遇到了一群好老师,我们的老师可不仅仅是有文凭的大学生,而且还是来自临床实践中,既懂护理技术又懂患者心理需求的资深护理专家。
比如徐真珍老师,她对人体的206块骨、肌肉的起止点、血管的分布走向都了如指掌。班主任陈水娟老师,我们习惯称她为大陈老师,她是一位生活上像妈妈,教学上又非常严谨的好老师。经常批评我这个班长“包庇”同学周末不自修“逃学”的欧春兰老师。还有教导处长雷传珠老师,虽严肃时像是个“老学究”,但微笑时令人如沐春风,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说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数郭成兵老师。郭老师文学修为很高,她用她特有的国学知识灌输给我们护理人文美……简单和枯燥的护校生活因为有了这些有趣的人和事,使护校学习生活充满温情和乐趣,回忆中满是馨香。
护校老师们都是有多年的从医、从护经验的,在教学中他们不是简单地教授护理知识,而是在教授怎样应用护理知识,怎么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技术。用今天的教学方法来说,完全就是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教学中早已导入了“工作坊”的理念。
浙一护校的教学质量非常高,与得天独厚的医院办护校的条件密不可分。比如,外科吴老师讲授乳腺肿瘤临床表现和术后护理,可以马上带我们进病房观摩病区护士的评估和护理。我进入临床“生产实习”时对护理就有相当感性的认知,融入实际工作就特别快,这与老师的“情景教学法”是分不开的。又比如铺床,大陈老师要求横撇竖捺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床基紧不紧,被角是不是充盈,枕头有没有拍松,大陈老师都会亲自示范,而且讲求速度。就是这样的护理前辈开启了我的从护之路,使我对未来的护士生涯充满向往。
我们的上课地点在五楼,与寝室就是一墙之隔,有的同学睡眼惺忪爬起来就可以进入教室。寝室后来又搬到医院的职工集体宿舍,那些在病房里令患者起敬的大主任,下班后都围起围裙生火(煤炉)做饭,饭香四溢令我们流口水。好在医院彼时的食堂真的可以用“很给力”来形容,一毛钱四个小笼包,一毛钱的大排很大,土豆丝和红烧豆腐的分量都很足,买一个狮子头就可以吃到心满意足。每月下发的十五元生活费,有同学还可以省下来一些,用来给父母买礼物。不知为什么,即便是如今每当我捧起盒饭时,仍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几十年前的食堂。
夏天楼顶的教室非常热,嗡嗡作响的吊扇是唯一的降温设备,寝室到晚上还是如同蒸笼一般的闷热,于是在楼顶纳凉成了夏日里最惬意美好的回忆。那些明月下凉风习习的心情,真是“青春无悔月长明,岁月悠长忆常在”。短短三年的护校生活,是三年的学习时间,是悠然成长的好时光,从不识愁滋味的中专学生到初掌护理知识的毕业生,毕业后我们进入了不同的医院,走上护理岗位,在岁月的长河中感悟生命的真谛,结下越来越深的护理情缘。
1995级浙一护校学生余淑芬回忆:
位于田家园浙江医科大学医学一系宿舍区东南角的一幢5层楼房的顶楼(楼下4层是浙医大单身教师的宿舍)便是我们的护校,教室、操作室和一年级的4间寝室都集中在这里。没错,真的只有一层!这与我们之前脑海里千万次对护校遐想的场景相去甚远。
初中毕业,即入护校,稚嫩的我们难免有些无所适从。好在老师们非常爱护我们新生,加上一年级的课程基本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我们来说学习压力不算大,不久便乐不思蜀,五楼也成了我们快乐的学习园地。每周一次,我们步行3站路去浙江医科大学上体育课,虽然需要步行二十多分钟,但年轻的我们很快把这当作了逛街,一路上说说笑笑,同学关系也更亲近了,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快步走的耐力,为后来三年级去病房实习打下了脚勤的基础。
三年的学习生涯,遇到了很多良师,教我们解剖学的徐真珍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徐老师上课生动活泼,人体骨骼在她的讲解下变得不再令人生畏。几节课下来,我们就对骨标本着了迷,有些同学甚至拿着头骨、腿骨标本回寝室研究。印象最深的是汪同学竟然捧着“骷髅头”在床上睡着了,室友回寝室时被吓得魂飞魄散。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徐老师强调的骨性标志,她告诉我们,骨性标志对于临床护理操作和护理体格评估等方面的准确定位非常有帮助。现在想来,仍觉得受益匪浅。
还有胡三芳老师,她是我们基础护理学的授课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胡老师是一位母亲一般的老师,在生活上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们不会做家务活,她就手把手教我们铺床、洗衣、烧菜、包馄饨;我们假期要返家,她就用自行车送我们去车站,帮我们把行李拎上大巴;如果哪位同学痛经了,她就泡来热腾腾的红糖生姜水,灌好热水袋;要是谁感冒发热了,她就及时送来温水和感冒药……胡老师的关爱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灵,陪伴着我们不断成长。
与生活上的满满母性光辉不同,学习上胡老师对我们要求极严。她教授的基础护理学课程,非常强调“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原则,她的操作示教规范、精准、流畅,总是让我们一次次地为之赞叹,也让我们吃尽了苦头,操作稍微出点差错,就会被要求重来,有时要重复好几遍才勉强通过,让不知愁滋味的我们经常为是否能顺利通过这门课的考核而发愁。这时候,胡老师又会鼓励我们不可妄自菲薄,只要勤下功夫,一定能高分通过。
护理特别重视实践操作,于是同学之间经常谈论“如何提高自己的护理实践水平、如何才能成为操作小能手”之类的话题,但从未曾想过进入护校后扎的第一针与被扎的第一针竟是同桌之间的互相“伤害”,然而后来的我们却对这种互相“伤害”竟然会乐此不疲。为了让我们在操作中能最大限度地关注患者的感受,增加对患者的同理心,胡老师要求我们在勤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去亲历抽血、注射、灌肠等操作。尽管大家都害怕这种特殊的尝试与体验,但有胡老师的全程指导和鼓励,我们都很勇敢地伸出胳膊、露出臀部。由于技术水平有限,“皮肉之苦”在所难免,我们笑称这是为了护理事业“献身”,如今回想起,不禁莞尔。记得当时胡老师也被我们的乐观和幽默感染,也会开心地笑出声。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还有很多,教语文的郭成兵老师、教内科护理学的朱彪老师、教外科护理学的周新惠老师、教药理学的田凤华老师、教心理学的欧阳光宜老师……他们以高超的教学水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我们,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的一颦一笑和传道授业的场景恍如昨日,让我们的内心再一次充满温情与感动。
短短的三年,点点滴滴,琐琐碎碎,是我们的美好青春,也记录了我们为美好前程拼搏、奋斗的难忘经历。我们从懵懂不知护理为何物的“护小白”,逐渐成长为能救死扶伤的“美小护”,毕业后奔赴杭州的各大医院,带着老师们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开启了全新的护理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