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加法视角”取代“减法视角”,让孩子的坏习惯自动消失
请大家试着回想一下孩子出生时的情景。
在你顺利生产后,第一次抱着自己的孩子时,一心祈祷“只要孩子健康长大、一直保持微笑就好”。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吧?
从孩子诞生的瞬间开始,光是每天看着睡梦中孩子的脸庞,内心便无比充实、幸福。“今天第一次翻身了!”“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了!”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也会一一看在眼里,为孩子每天的成长而开心。
然而,孩子一天天长大,自己能做到的事越来越多,待在学校里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我们逐渐无法看清孩子身上细微的变化与成长的痕迹。而那些孩子还办不到、做不好的事突然变得非常醒目,常常令我们很失望。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在心中描绘出一个“满分的孩子”,每当看到缺点,就用“减法”给孩子“扣分”呢?
如果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孩子不够好的地方,用减法视角看待孩子,会发生什么事?恐怕那些不够好的部分会越来越多。
在心理学中,有“原因论”和“目的论”这两种观点。
所谓原因论,就是“找出事情的不顺之处并加以改善,事情就会变得顺利”这种想法。例如,你的手机坏了,从原因论的角度来看,会得出“手机的某个部件坏了”这个结论,然后一一排查故障并逐一修复,就能修好手机。
这种追根究底的方法不管是用在机械、工作或项目企划上,都能带来很大的助益,快速解决遇到的难题,但如果用在人的身上,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举例来说,一位小学生有数不尽的优点和一个明显的缺点——太过任性。按照原因论的思路,首先要找出“这位小学生身上任性的地方”,并且一旦发现便立即指责他:“你今天又很任性!上次也说了任性的话,不改不行!”像这样不停地指出他的缺点,不仅不会改善这位小学生的任性,反而会让他的任性变本加厉。
人类是需要被关注的生物。如果只关注一个人的缺点,那这个人的缺点就会被放大。
身为心理教练的我在为亲子提供心理咨询时,以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阿德勒心理学”为思考基准。阿德勒曾说过:“当人们做正确的事却不被关注时,可能会试图通过做错事来获得关注。”换句话说,人类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想要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将这样的观点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他们做了正确的事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或感激,就会转而去做不对的事,试图通过被斥责这种方式来获得关注。
以前面那位小学生的情形来说,因为他的任性引起了他人的注意,他的脑海中便会留下“只要任性,妈妈就会注意到我”这种印象,于是不知不觉地做出更多任性的行为。
接着来看“目的论”思考模式。和追究、挖掘“为什么会这样?”的“原因论”不同,“目的论”以探索目的为主,针对“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希望达到的结果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如果你希望孩子不再任性,首先要找到任性的反面(你真正希望孩子成为的样子)。如果任性的反面是“体谅他人”,当孩子做出任性的举动时,不必关注(指出);但当孩子体谅他人时,要及时关注。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家孩子根本不懂得体谅他人!”其实并不是孩子不懂,只是父母不想去发现。孩子不可能永远任性,总有无意间体谅他人的时候。请试着找出这些时刻,然后称赞他们吧!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做出体谅他人之类的正向行为可以得到长辈的关注,自然会做出更多类似的举动。随着正向行为的增加,孩子自己也会觉得“我是个懂得体谅他人的孩子”,任性的一面就不再明显了。
父母落在孩子身上的关注点非常重要。只要将“只看做得不好的地方和缺点”这种“减法视角”转换成“关注做得好的事和优点”这种“加法视角”,孩子的优点就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