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学区房
成年人买房,不都是为了孩子吗?
这套未来上亿的四合院对马骥来说只是一笔投资,将来肯定是要出售的!
对于马骥这种穷人来说,哪舍得住上亿的房子呢?
买银行股,每年可是有6%的股息。
一年躺赚720万,难道不香吗?
马骥没有忘记他来燕京的真正目的,可是购买孩子上学用的学区房。
多少次期中、期末成绩公布的日子里,家里总少不了战争。
战争的起因都是因为孩子的成绩问题。
老婆因为孩子成绩差,没少焦虑。
一焦虑,就会冲孩子发火。
马骥总是对妻子说,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文凭也不是。
但是妻子一句,你这是在害他。
就能堵着马骥嘴。
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上清北,读个王牌专业,毕业进入好单位。
但是哪有那么容易。
孩子尽力就行了,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却根本阻止不了这一届家长的内卷与焦虑。
马骥现在又不是没有那个实力,为什么不把吵架的源头给掐死呢?
四合院虽然在燕京的中心位置,且是市中心的市中心。
但市中心是没有太好的学校的。
燕京最好的学校都在海甸区。
所以马骥打算在海甸区,再买上一套学区房,给孩子上学用。
坐上李红梅的摩托车,马骥又踏上了买房之旅。
李红梅是一名房产中介,主攻四合院,但是普通住房也是有所涉猎的。
经过一下午的奔波,马骥选中了两套紧挨着的小户型。
套内使用面积是60平米。
户型是两室一厅。
都在一楼。
还都有30平米的院子。
如果把院墙打通,就是一套120平米的四室两厅。
到时候,父母住一间,儿子女儿各住一间,马骥夫妻俩住一间,正好够用。
父母年纪大了,住在一楼,不用爬楼也方便。
就像马志国和孙秀兰说的,住在一起能帮忙看孩子。
但是夫妻俩有需要独立的环境,还需要关上门过日子。
这两套房子,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两套房子所在的小区叫金科苑小区,93年建的房子,刚好10年的房龄。
小区有规划,有管理,也有绿化。
属于电视台的家属院,人员也不复杂。
小区的住户都是些主持人,长的好看不说,说话还非常好听。
这个低密度小区的后花园旁边还有一个公园,叫卧龙公园。
小区有个小门,可以直接进入公园,免门票,也算是小区业主的福利了。
马骥很喜欢周边静逸的环境,没事的时候,可以去旁边的公园遛弯儿,遛娃。
当然,小区的环境好,只是马骥选择这两套房子的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学区好,金科院小区的对口小学是清北附小。
清北附小始建于1906年。
前身是历史课本曾经出现过的京师大学堂附属高等小学堂。
后改名为燕京大学附属小学。
原校址在清北附小图书馆。
1959年迁入清北大学燕东苑内。
占地面积25600平方米的清北附小,校园内古木繁茂、环境优雅。
这两套房子,马骥可是一眼就相中了。
到了2023年,这两套房子就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因为这两套房子是可以传家的。
说人话,未来这两套房子就是房价涨的再高,马骥也不打算卖掉。
等着儿子、女儿结婚,他把这两套房子过户给他俩。
留给孙子、外孙上学用。
不是考不上清北吗?
马骥直接一步到位,跟清北大学做邻居。
没错,这个小区也挨着清北大学,这所龙国所有学生梦寐以求的百年学府。
马骥希望能潜移默化的改善妻子的孩子升学焦虑。
有句话说得好,就是七仙女,天天看,也会看够了。
如果让妻子天天看清北大学,妻子会不会看够了,少做点孩子上清北的美梦。
马骥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房价有点高,每平米5000块,两套房子加起来120平米,足足需要60万。
尽管他知道,像这样的好房子,未来单价肯定会超过18万。
两套房子到2023年,售价会高达2160万,而且会相当的抢手,几乎是出来一套,被秒一套。
但是他现在钱真的不过了,才仅剩七十多万。
真的是有点肉痛!
好在两套房子都是空置的,房主不住,也没有出租。
在房管大厅关门前,及时办理了过户手续。
因为房主是主持人的缘故,马骥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过。
所以办完手续后,直接把尾款打给了两个房主。
房产证要到第二天才能领取。
马骥之所以现在着急买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现在有一项政策,在燕京投资超过50万,可以上燕京户口的。
这条政策将在2005年失效。
买房不是目的,只是过程。
上了燕京户口,孩子才能真正的读清北附小。
要是等到2005年,光买房可上不了户口。
按照燕京的升学率,只要孩子在班里考到90%以上的成绩,不是垫底的10%,就能上高中。
以每个班50个人计算,只要不考最后5名,就能够顺顺利利的上高中。
燕京的高考录取率也高,哪怕中下游的成绩,也能考上本科。
而清北附小的教学质量在整个燕京可是数一数二的,至少98%的高中升学率。
只要孩子不考倒数第一,那么肯定能升上高中的,继而轻轻松松考上大学。
马骥可是做梦都希望孩子能考上一个高中的,直到走出燕京房管大厅,才算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这三个多月来,他肩上的压力终于消失大半。
马骥又给了李红梅五千块,感谢她忙前忙后,帮助他购买到称心如意的房子。
这次是给的5000块钱现金,让她感受一下金钱的重量。
还是那句话,马骥对于真心帮助自己的人,从来是不吝啬的。
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前赴后继的选择帮助他。
李红梅彻底被眼前这个穿着八块钱块露脚趾头的3521布鞋的高中生震撼到了。
她原本以为这单是不给钱的,毕竟上午刚给了一万块。
整个交易过程,她都没有提中介费的事。
两天挣一万块,就已经够夸张的了。
没想到马骥这个穿着寒酸的客户,直接给了她一万五千块中介费。
她有点后悔,一开始见面的时候,不应该因为马骥的外表,而有那么一刹那的轻视。
骑上摩托车,李红梅打着了火。
看着李红梅的摩托车,马骥忽然想起个事。
对李红梅道:“红梅姐,再帮我个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