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时代变化,审视教育目标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333万,录取人数为28万,录取率8.4%;200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375万,录取人数为221万,录取率58.9%;202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1071万,录取人数为967.45万,录取率达90.33%。越来越高的高考录取率告诉我们:当今时代,家长在孩子能否上大学这个问题上不必过分焦虑,用力的方向应调整为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学校。
除了高考录取率,社会变化还体现在方方面面。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颁布,将中国的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2015年新修订的《大典》将职业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细类。16年间,职业的中类、小类有所增加,职业的细类数量反而有所减少,这反映了社会资源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信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成为产能主体……这些变化直接改变着人们的行业、职业,间接改变着教育目标。从业的要求逐渐放宽,一个人可以从事的职业更加多元,“斜杠青年”越来越多,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人越来越少……社会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孩子能否获取从业资格这个问题上不必过分焦虑,关注的重点应调整为如何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从业优势。
当代社会变化的速度、幅度、强度,要求教育培养适应这种变化的人。什么样的人能适应这样的变化?大致如下:能够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根据环境做出整体规划;能用自主自律的方式执行规划,采用合理的方式规避冲突,利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自我存在感强,具备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能够形成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自身作用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培养出适应并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是国家层面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应能够给予孩子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学习力,让学习、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以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完成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后,按照复利曲线的观点,一个人真正出现高速增长的“拐点”,要等到三十岁左右。换言之,三十岁之前都在积淀。
认识到时代的变化、教育目标的变化,认识到三十岁才是人生真正的“拐点”,我们教育视野的清晰度就提高了——按照成长规律,踏踏实实地陪伴孩子找寻适合的职业,开启适合孩子的生活方式,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人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节奏乱了,调整周期变长,效果未可知。在学校教育阶段提速过高,大概率会“欲速则不达”。
先辈学人早就看到了这个特点。《礼记·学记》记载,学子入太学后,“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1]。逐年积累下来,“大成”大约就是在三十岁。
换个角度来看,在教育过程中,一旦家长将自己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观念传递给了孩子,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焦虑的代际传导就开始了,几代人传导下来,家庭的心理氛围、教育环境被破坏,很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3分钟工作坊
父母的唠叨
在学生时代,家长最常用哪句话唠叨你?
“不许剩饭!”
“要什么冰激凌?我看你像冰激凌。”
“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找不着好工作!”
“你看看人家那个谁谁谁!”
……
请在这里写下你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唠叨“年代感”很强,很多都带着家长艰难成长的印记。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问题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但家长因焦虑对子女施加负面情绪的现象一直存在。我们该如何切断焦虑的代际传导呢?
“不光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为什么。”
“给孩子更多的耐心,不进行情绪化的发言。”
“多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而不是单方面地说教。”
“放平心态,别拿孩子跟别人比。”
……
请在这里写下你的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焦虑心理,或许正在通过代际传导,影响着下一代的生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更有必要重新审视今天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教育视野的清晰度。
今天的教育目标的基本定位是让孩子身心健康,获得较好的文化基础,能够反思自己的言行,自主自律地参与社会生活,能用自己舒适的方式走向未来的人生,成为“体面劳动者”。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应该帮助孩子成为内心饱满而有弹性的人,让他们拥有一辆框架结实的“自行车”,车胎亏气了打满气,链条松了紧一紧,运动部件用久了添点儿润滑油减少磨损,偶尔也需要大修一次。想象一下一个人骑着一辆好自行车的感觉:轻松流畅,可快可慢,耳边传来车轮转动和部件运行的美好乐音。
方向正确,只管走,走一步就有走一步的欢喜,家长自然无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