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家》:问鼎中原
《楚世家》记述了楚人的发迹过程以及楚国八百年的兴衰史。楚国对先秦时代中国南方的开发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楚人建国
有个成语叫作“筚路蓝缕”,说的是驾着破旧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形容创业之艰难。其实,“筚路蓝缕”的原意就是在描述楚人创业的艰辛。
事实上,在东周各部族之中,楚人的创业也可以算得上是最为艰辛的,其创业故事也是最为励志的。楚人从山林蛮夷,一路称王称霸,建立起一个扩地千里的大国,这是其他中原诸侯国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是对楚人艰难创业历程的最好形容。
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就已经呈现出文明的曙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家岭文化,也是“满天星斗”中的一部分。到了夏商时期,由屈家岭文化承袭而来的原住民族文化,与夏文化、商文化不断交融,于是便形成了早期的先楚文化,而楚人就是这一时期迁徙于此。
根据传说和文献中的记载,楚人的祖先是上古时代的颛顼高阳,这和屈原《离骚》中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是相互印证的。颛顼之后,楚人的先祖是火神祝融。祝融之后,又有祝融八姓,楚人就出自其中的芈姓季连部落。
前些年,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芈”这个生僻的上古姓氏开始被大众所熟知。今天我们几乎看不到芈这个姓了,但是在上古先秦时期,芈是非常久远的一个姓。楚人以芈为姓,到后世又分出几个大家族,有屈、景、昭、若敖、伍、彭等几支,其中楚国王室以熊为氏,这是为了纪念楚人的先祖鬻(音同“玉”)熊。
关于楚人的发迹,史书记载语焉不详,即便是在最新发现的清华简中,关于楚人发迹的相关文献也十分有限。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楚人一直徘徊于华夏和蛮夷之间,正如《楚世家》中所言,“或在中国,或在蛮夷”。
事实上,楚人早期的历史发展轨迹不仅非常模糊,而且存在诸多矛盾之处。比如,楚人曾交好于商王盘庚,却又和商王武丁发生过战争[90];楚人曾与周文王交好,但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名单之中却没有楚国的一席之地,只有到了周成王时代,楚国才得到周朝的正式册封,之后的周昭王又对楚人发起了大规模南征。
本书不想对此做过多考据,但是笔者认为,在这些看似矛盾又混乱的史料中,其实隐藏着楚人自身内心的矛盾以及傲娇的心理。楚人经常被中原国家贬称作蛮夷、南蛮,尽管有些时候楚人口头上也自称蛮夷,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从不以蛮夷自居。他们是黄帝一脉,是颛顼之后,他们一路筚路蓝缕,骨子里充满着骄傲,用一片热忱开垦着这片“南土”(商周时期将江汉地区称作南土)。
用一个故事可以体现楚人筚路蓝缕的艰辛,这个故事出自清华简中的《楚居》一篇。楚国第一位国君熊绎,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建造了一座用于祭祀的庙堂,然而却没有祭品可用,于是只好从邻国鄀(音同“若”)国偷了一只还没长角的小牛,连夜宰杀献祭。[91]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楚人在建国之时,连个像样的祭品都拿不出来,经济状态堪称一穷二白。当然,光脚不怕穿鞋的,楚人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最终建立了一个带甲百万的泱泱大国。
楚国兴衰
楚人建国之后,一直游离于周朝统治之外,而且多次以“我是蛮夷”为由,不服从周朝的管制,不断吞并周边小国。后来国君熊通索性自己称王,完全无视周天子这个“王”。今天湖北还流传有一句方言,叫作“不服周”,其实就是源自楚人这种傲娇的心态。
楚国从建国开始,就一直受到周朝的瞩目。为了遏制楚国的发展,周朝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出兵南下征伐,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周昭王南征伐楚了,周昭王最终死于汉江,周朝军队损失惨重;二是在今天的南阳和汉阳地区分封诸侯,以限制楚国向北扩张。[92]
然而,周朝为遏制楚国发展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最终都没取得什么效果。到了周夷王的时代,周王室开始衰落,楚国却在国君熊渠的带领下,“甚得江汉间民和”,楚国疆域得到了极大扩展。
熊通是楚国第一位楚王,是为楚武王,这也是历史进入东周时期第一个称王的诸侯。仅仅过了两代,也就是楚武王的孙子楚成王的时代,楚国就成为当时可以和齐国相抗衡的霸主之国了。楚国之所以可以快速称霸,这和楚国对外征伐的国策有着莫大关系。楚成王大范围征讨南方诸国,最终创建了“楚地千里”的伟业。
在楚成王时期,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楚国大败于晋国,晋文公从此称霸,楚国对外征伐的势头就此被打断。不过,楚国的接力棒很快就交到了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的手中。
楚庄王初即位三年,不理朝政,不问政事,不发号令。然而他“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观兵于宗周王畿,在邲(音同“必”)之战中重创中原霸主晋国,楚庄王一战称霸,就此成为中原的新霸主。
和齐国、晋国称霸不同,楚国是蛮夷之国,楚庄王的霸业无法得到周天子的支持,楚庄王的霸业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武力以及个人魅力而取得的。因此,楚庄王的称霸要更为艰难,所付出的代价也比其他霸主要高。
同时,楚国要继续维持霸业,就必须在武力上继续消耗,这也是楚国霸业的最大软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楚庄王称霸后不遗余力地对外进行征伐。在讨伐萧国的路上,士兵甚至冻得瑟瑟发抖,楚庄王最终凭借其个人魅力激励士兵,才取得战争的胜利。楚庄王还两度讨伐宋国,最后几乎“弹尽粮绝”,才勉强取得对宋的胜利。
因此,当楚庄王去世之后,楚国就迅速失去了中原争霸的优势,从此走上衰落之路。楚国本身的经济基础就不是很优越,这种人力财力的消耗比拼,必然维持不了太久。即便楚庄王不去世,楚国的霸业也不可能支撑太久。
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在位时期,晋楚之间再次发生了鄢陵之战,楚国一败涂地,楚共王还被射瞎了一只眼睛。自此,楚国彻底失去了中原霸主之位。
楚共王之后,楚国局面也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相反,楚国内部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其一,贵族势力强大,楚国国内的几大家族势力轮番争权夺位,贵族势力的强大削弱了王权。其二,楚王室骨肉相残,王位争夺激烈,楚共王之后的楚灵王、楚平王都是非正常继位。
也正是在这种内耗下,楚国国力进一步衰退。在楚昭王时期,叛楚奔吴的伍子胥率领吴军,在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军,一举攻破了楚国都城郢,楚国几乎到了亡国的边缘。
进入战国时代,楚国迎来了再次崛起的契机——楚悼王任用吴起,推行变法,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起变法。吴起变法是在总结魏国李悝变法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主张法治,并且成效非常显著。然而,其中的多项重要改革措施严重侵害了楚国贵族的利益,尤其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引起了家族势力的极度不满。
前面也说过,楚国自楚庄王之后走向衰落的一大原因,就是内部家族势力的强大,而这种家族势力对王室的威胁远比其他中原列国要严峻得多。因此,吴起变法受到阻挠也是必然的,所遇到的困难也是最大的。事实上,吴起变法能够得以推行,完全是依赖于楚悼王的支持,楚悼王一旦去世,家族势力必然会反扑。最终的结果也正是如此,吴起被贵族们乱箭射杀在楚悼王的尸体旁,愤怒的贵族们甚至不惜毁坏先王的遗体也要杀掉推行变法的“罪人”吴起。
吴起为推行变法而殉命,但是势力强大的贵族势力,也就此被狠狠地打压了下去。之后继位的楚肃王,以损伤先王遗体为由,集体捕杀贵族,将他们夷灭三族,最终共计七十余家被灭门。
可以说,吴起变法很大一部分成果被保留了下来,楚国也因此得以二次崛起。之后的楚威王时代,楚国灭掉了越国,并且占有巴渝之地,疆土可谓空前辽阔。
因此,当时流传一句话,叫作“纵成则楚王,横成则秦帝”[93],意思是如果合纵成功的话,楚国国君就能称王,天下就是楚国的,而如果连横成功的话,秦国国君就能称帝,天下就是秦国的。可见,在当时天下人的心目中,天下的归属者,非秦即楚。然而,楚国在战国时代却留给世人一种懦弱的形象,这主要是拜后来的楚怀王所赐,也就是令屈原又爱又恨的那个楚怀王。
说起楚怀王,大多数人只记住了他的昏庸,被张仪骗得团团转,最后客死秦国。然而,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秦国胁迫楚怀王割让楚国土地以保全其性命,却遭到了楚怀王的严词拒绝,楚怀王至死都在维护楚国的尊严,守住了一国之君所该有的气节。也正因为如此,楚国的百姓自始至终都没有过分苛责楚怀王,反而对他无比怀念。《楚辞》中有一篇《招魂》就是楚人为楚怀王所作,词句凄婉动人,表达了楚人对楚怀王的深切悲悯和怀念。
自楚怀王之后,楚国便一蹶不振,走上了衰败之路。不过,瘦死的骆驼终究还是比马大,秦在翦灭六国的过程中,在楚国遇到的抵抗也是最激烈的。名将王翦甚至提出,攻打楚国必须有六十万兵力。而且王翦采取的是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作战方式,通过打持久战将楚国兵力拖入战争泥潭,最终战胜楚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到战国末期,秦国已经是一家独大,东方六国已是强弩之末,秦灭六国如同摧枯拉朽一般,似乎并没有溅起太多的浪花。然而,相比于秦国对其余五国的吞并战争,我们会发现,楚国的抵抗是最顽强的,秦国在楚国所遇到的困难也是最大的,而且最终是通过打持久战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也是秦国在征伐其余五国时从未用到的战术。
纵观楚国八百年的历史,楚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蛮夷小国跃升为一个威震四方的中原文明大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楚国人性格中的倔强和不服输,导致他们在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从来都不会默默无声,甚至还经常充当“出头鸟”的角色。事实上,到了秦朝末年,最后将秦朝送入坟墓的刘邦和项羽都是楚人出身,汉朝的开国功臣中绝大多数也是楚人,楚人从未屈服过秦的统治,楚人血液中的野性也从未被历史消磨掉。可见,楚人不仅“不服周”,他们也“不服秦”,他们不屈服于一切正统势力。
楚人这种倔强和不屈服的精神,进一步又表现在他们的开拓进取上。在文化领域,楚国创作出了《楚辞》;在政治上,楚国最先实行县制;在军事上,楚国“开地千里”;在经济上,最早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民族上,楚国吞并“群蛮”,为南方的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楚人所做的这些,促进了古代南方中国的早期开发,也为秦汉时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魏晋南北朝时代北方人口的南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