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通识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二十四史”

什么是“二十四史”

2005年8月27日,对于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紫禁城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日子。作为故宫百年大修的首批试点工程,位于故宫外西南角的宫殿建筑群,这一天正式宣告修缮竣工,并于同年十月——故宫博物院成立八十周年之际,正式向世界各地的游人们开放。

这就是武英殿,五百年来它第一次向世人展露出神秘的面容。

武英殿位于太和殿的西南方,太和门以西。从名字上看,武英殿似乎应该和“武”关系比较紧密;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武英殿在历史上,尤其是在清朝,始终扮演着国家文化重地的角色。

清朝的前几代皇帝普遍有个癖好,就是修书,而且修起来没个完,从康熙一直到乾隆,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年。中国古代的传统,是“盛世修典”,当时号称“康乾盛世”,既然是盛世,修书编书是合乎情理的。

但是,清朝的康雍乾三代帝王却把“修典”做成了一件长达百年的文化盛事,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计数。毫无疑问,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史诗级壮举,真算得上是一幕古今之奇观了。

今天的图书出版,离不开出版社和印刷厂,出版社负责编辑审校;印刷厂负责印刷装订。清朝亦是如此,武英殿恰恰就扮演着皇家出版社兼皇家印刷厂的角色。

这里所讲的“二十四史”,就是武英殿出版印刷的,并通过乾隆皇帝御批钦定,正式公之于世,故而也被称作“钦定二十四史”。

提起“二十四史”,恐怕没有哪个国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让你说出“二十四史”具体有哪些,除了攻读历史专业的人士,普通人能回答得上来的恐怕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能罗列出来的,大致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几本。也许有的人连《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傻傻分不清。

这并不难理解,我们国人对很多传统文化的了解往往都是如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像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字经》和《百家姓》,绝大多数人只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以及“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更多的就一点也不知道了。2016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少小学生都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反倒很多成年人说不出所以然。这种现象还有很多,在此就不列举了。

那么,“二十四史”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常识,那就是“二十四史”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是一套史书的合称。具体而言,“二十四史”指的就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重要的历史文献,也被称作“正史”,范围几乎涵盖了清朝以前历朝历代的中华历史。

具体而言,这二十四部史书分别是:

01.《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02.《汉书》(东汉·班固撰)

0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04.《三国志》(西晋·陈寿撰)

05.《晋书》(唐·房玄龄等撰)

06.《宋书》(南朝梁·沈约撰)

0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

08.《梁书》(唐·姚思廉撰)

09.《陈书》(唐·姚思廉撰)

10.《魏书》(北齐·魏收撰)

11.《北齐书》(唐·李百药撰)

12.《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

13.《隋书》(唐·魏徵等撰)

14.《南史》(唐·李延寿撰)

15.《北史》(唐·李延寿撰)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

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撰)

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等撰)

20.《宋史》(元·脱脱等撰)

21.《辽史》(元·脱脱等撰)

22.《金史》(元·脱脱等撰)

23.《元史》(明·宋濂等撰)

24.《明史》(清·张廷玉等撰)

这就跟“四书五经”的概念比较类似。“四书五经”指的是先秦时期的九部儒家经典,“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儒学大师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汇编注释,并得到了官方认可,于是便有了“四书”的概念;“五经”的形成要早于“四书”,始于汉武帝时期。从此“四书五经”就成了儒家经典的代表,并成为后世文人科考的必备教材。

事实上,“二十四史”这一概念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衍变的过程。将几本史书合称,这一现象早已有之,“二十四史”不过是集大成的结果。

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有“三史”的说法,当时人们把《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合称为“三史”。南朝刘宋时期,范晔《后汉书》问世,取代了《东观汉记》,乃合称“三史”。

同时,又有人把《三国志》加了进去,便有了“四史”的说法,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前四史”,“前四史”之说也是流传最广的。

时间越往后推移,史书便不断累加。到了唐代,出现了“十史”和“十三史”的合称,宋代又有“十七史”,明代又有“二十一史”,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随着《明史》的编修完成,乾隆皇帝正式钦定了“二十四史”,相当于得到了官方认可,“二十四史”的概念也最终敲定了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1]

然而,“二十四史”的历史并未就此结束,后来随着清朝覆灭以及民国政府建立,又出现了“二十五史”(加入《清史稿》)和“二十六史”(加入《新元史》)之称,只是就影响力而言,“二十四史”仍然是流传最广的,也是最深入人心的。

从武英殿走出来的这套“二十四史”,后世之人一般称之为“殿本二十四史”,且对其评价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汇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版本并不都是善本,有些是存在字句错漏问题的,严重者甚至出现了段落间的前后颠倒现象。

到了民国时期,当时的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深感“殿本二十四史”版本不佳,故而决心重新编修“二十四史”,以“恢复中华全貌”。张元济亲自主持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成立了“二十四史”编校中心,广泛搜集各史善本,历时十八载,全新的“二十四史”终于出炉,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百衲本二十四史”。所谓“百衲”,就是像僧人的衣服一样,是经过反复补缀而成的,这也是后世公认的“二十四史”的最佳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的指示下,以中华书局为前沿阵地,汇集数百名文史专家学者,又展开了新一轮的“二十四史”编修工作,这就是“点校本二十四史”。今天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二十四史”,普遍都是这一版本,这是目前最为通行的“二十四史”版本。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中华文明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史料文献可谓不计其数,然而经过一番大浪淘沙之后,流传到今天且真实可靠的就是这“二十四史”,也是我们常说的“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