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格物致知 经事明道
(学习的实质)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人应当怎样来获取知识呢?
我们学习的课本知识,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探索得来的认识和经验。掌握这些间接知识,我们可以把前人的认识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在实践中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类学习,通常称作课业学习,关键在于“转化”好。
作为新一代,我们不但要把普遍真理运用于具体实践,还要纠正谬误,与时俱进,在探索的道路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人们不禁要问,前人是如何获取知识的?
童心童趣,留心处处皆学问
现实中,人的学习其实从呱呱坠地时就开始了,通过眼口耳鼻皮肤等感官,不断获得各种感觉,这些感性知识构成我们最初适应外界的基础。幼年时期,我们在受教和模仿过程中边学边问,进一步加深对各种事物的理解,逐步习得各种生活技能。迈入花季童年后,我们看到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丰富多样,内心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活动范围扩大,我们的感性认识和切身体验越积越多。
从古到今,儿童无不是在天真烂漫的求索中成长的。屈原《天问》里的诘问,肯定不无少年时代的“天真”思索,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据说受到苹果落地启示,试想,如果他年少时没“傻傻”思索过空中为何会坠物,一个苹果岂能砸出灵感?我国南宋时期,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天就是“天”,没有人天真地想“天”究竟是什么?它的边界在哪里?但朱熹“很傻很天真”,自五六岁起便烦恼“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而至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虽然朱熹到老都没有画出“天”的边界,但正是他对“苍天”的追问启发了人们对“天”的起源的思考。无独有偶,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道:“我小时候很蠢,当别人都想当然地知道时间和空间是何物的时候,我却傻傻的不知道时间空间是什么,我就一直想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对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的思考,终于使爱因斯坦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爱因斯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几乎学人皆知。但南宋朱熹后来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许有些同学不甚了解。因本讲牵涉他的学术思想,这里做个简介。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曾提出“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泰山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武夷山在闽北,朱熹从十几岁就居住在武夷山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泰山与武夷就是中国古文化的两大高峰和主要标志。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学上影响最大的,前推孔子,后推朱熹。
我们看到,一颗“童心”往往会带来对这个世界全新的解读。正是童心童趣引导着人们大胆地思考和想象这个多彩的世界,反思和揭示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或源头,“很傻很天真”的人,才有可能看到这个世界的本质。
朱熹的治学方法,强调小时候从小事情、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去感知这个世界。即首先要对身边的事情感兴趣,追其变换之源、运行之理,然后再逐步探讨大事情的变换之机。他强调学习是积累的过程,先把一点点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弄明白,然后才能实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贯通,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独到见解。
感性知识重要吗?当然重要,因为人们学习就是从感性开始的。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水”的不同形态——液态的流水雨水、固态的冰霜雪花、气态的蒸气云雾等,既让人心旷神怡,也催人思索它们存在的道理。同一种物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态?直觉上给人的印象,似乎与温度有关,但每种形态变化的临界温度是多少呢?除了温度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影响因素吗?“水”是这样,其他物质的形态也会变化吗?如金、银、铜、铁等等。就这样,只要童心未泯,童趣不减,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推着我们“追其变换之源、运行之理”,自然而然地走上新的学习道路。
格物致知,实事求是探本原
关于如何求知,《礼记·大学》早有精辟论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致知”,致是达到、获得;知有两个含义,一是知识,二是见识。知识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状况的表面描述,以及对这种表面状况之原因、变化、发展的揭示。而见识是指主观上对知识深刻理解之后,能有独到的分析、判断和意见。“格物”,是推究客观事物,且辨别其性质(尤其是善恶),是主观上获得真知灼见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后人多用“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大学》是孔门后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提到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朱熹最重视的就是格物致知。
朱熹是怎么理解“格物”的呢?他认为,“格物”就是“即物穷理”,要了解事物的道理,必须在事物本身上穷理,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深入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由此可见,“穷理”是“即物”通往“致知”的桥梁。
格物穷理的主要途径,朱熹认为就是多读书,多了解事物。为什么要多了解事物呢?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变化无穷,不多做观察分析,不进行深入探究,就无法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换之机。
下面举个例子,看看人类是怎样才圆了飞翔梦的。
起先,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专著《论浮体》,揭示了流体的浮力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成为千年之后出现的各色浮空器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通过观察和分析鸟类翅膀的运动,写下科学文献《论鸟的飞行》,他还绘制了大量的飞行器草图。
1738年,瑞士物理学家、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出版《动力流体学》,提出著名的“伯努利方程”,揭示了“流速增加、压强降低”的伯努利原理。奠定了流体动力学的基础。就此,也为百余年后出现的现代飞机的升力之源的诠释做好了科学准备。
直到1809年,英国乔治·凯利发表《论空中航行》,对空气的阻力与升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利用自己设计和制造的装置,研究得出了关于升力和速度间的关系。他勾勒出了现代飞机的轮廓,指出了飞行器应有垂直舵面和水平舵面,对其操纵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出了分析。他的“现代飞机不应模仿鸟类振翼、而应采取固定翼加推进器模式”的论断,振聋发聩,使长期以来陷入仿鸟飞行迷阵的人们茅塞顿开。此后,在凯利科学思想的指引下,又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才有了1903年莱特兄弟的世界首例载人、有动力、可控飞行的成功。
应当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穷尽物理的治学主张,是一种重视知识和学习的理性主义的方法,他强调“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也符合现代人的认知规律。遗憾的是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接踵而至,“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书里书外,实践检验见真知
前面我们着重讨论了“多了解事物”积累经验的必要性,可谓“实践出真知”。现在来讨论“多读书”武装思想的重要性,可谓“知书达理”。
据传,王阳明年轻时服膺朱熹“格物”之说,相信“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便在庭中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一格就是七日,格来格去,不仅没有致知,反而身体致病,心里也很受伤。不过,也许正是在这伤痛中,萌生了日后“龙场悟道”的觉念,从而创立了“心学”。
传说毕竟是传说,我们无法考证王阳明当年欲知何理,如何沉思,估摸“格”法多少有些问题。如果想了解竹子的质地,何不与其他草木做比较;如果想知晓竹子怎样生长,可以到山林做观察;若想知晓竹子用途,做个社会调查,问问篾匠、造纸工人便知一二,查阅书籍也许可行,不至于格出病来。当然,如果想格一物而知天下“至理”,实现“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3]的宏旨,那就难免事与愿违。
这里提到的“做比较”“做观察”“做社会调查”和“查阅书籍”等等,都是方法,但相对于“格物致知”这种根本方法,它们属于一般方法的范畴。学习中用得最多的,当属具体方法,我们将在后面几讲中进行讨论。
也许有人会问,“读书”也算“格物”吗?当然算。“书”不但是“物”,而且是神物,因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皆存留于书中。时光无法消磨它们。它们能够得以再现,并给人以新的感受。”(培根语)书还用得着“格”吗?非格不可!“尽信书不如无书”。怎样“格”呢?用眼用脑,调动自己的知识内存,回味生活体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自己的思维质疑、判断。如果不这样做,要么得到一堆死知识,要么自己的头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搞得不好会误入歧途。
朱熹强调要通过广泛读书来考察事物之理,强调这是求知治学的基本方法。“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以此比喻读书,只有博学,才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或新见解来补充,才能使人见识通达、融会贯通,以达圆融万物之境。朱熹强调,读书要反复咀嚼书中要义,读一遍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再读一遍,实际上就是“吸收、消化、反刍、再消化”;读书要去粗取精,不断地思考和领悟所学知识,就是要让自己的灵魂充满书香、脑子充满智慧。
有必要指出的是,自然界变化无穷,其奥秘深藏不露,深入探究,需要求真的毅力;社会现象变幻莫测、扑朔迷离,其真伪是非,牵涉人的思想观念、利害关系、价值取向、性情心向等复杂因素,亟需务实的精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学习经典,不要太刻意指向具体领域的物理,追求一草一木的具体知识,而应指向整个世界的普遍天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追求对万事万物的“通识”理解。
总之,学习的实质就是感知、穷理、求真。它们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关系。只要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读书,多了解事物,求真务实,我们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实践的磨砺,不断地丰富学识,增长见识。
格言警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
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一种渴望,那就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苏】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带到浩瀚的天地∕没有一匹神奇的战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美】艾米莉·狄金森《神奇的书》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王充
——王阳明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英】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