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从“互联网+”到“产业链+”:企业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消费互联网前所未有地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推动了消费升级;产业互联网则助力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升级。如果说,从前的企业家是生产什么卖什么的产品代言人,那么今天的企业家则要成为用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用户代言人。消费互联网的成功其实拉开了产业互联网的序幕,因为用户的消费升级必将倒逼产业链整合升级,最终实现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促进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如果我们把互联网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称为“互联网+”,那么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则应该称为“产业链+”。

互联网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快步进入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这一迅猛发展的过程,其本质是由互联网推动的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的发展过程,也是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

产业互联网正在深刻影响着每个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准确把握这次机会,找到正确的发展模式,改变自己陈旧的知识与理念,对于许多传统企业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产业互联网对于很多传统企业家而言,依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很多企业家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层面,更分不清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ERP、办公自动化、电子采购系统或电子订单系统之间的巨大差异。他们没有意识到,产业互联网的本质并不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电商,更不是办公自动化或工业数字化,而是供应链管理与产业生态圈赋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是核心企业搭建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链整合升级,实现数字化平台化跨越式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产业链整合升级的时代浪潮中,每个传统产业与传统企业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要么被整合,要么成为新的整合者。

产业互联网时代是核心企业的时代,是整合者的时代。每个行业都会涌现出新的核心企业与领军企业,它们通过产业互联网赋能体系来推动整个供应链与产业链的整合升级,并迅速实现数字化平台化的跨越式发展。应该说,目前是核心企业搭建产业生态圈、驱动产业链整合升级的最佳时机。

在我看来,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企业与领军企业并不一定是行业里最具规模的龙头企业,但它一定是能够整合资源、具有产业生态圈赋能思维与互联网创新力的企业。

事实上,很多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虽然具有很多资源与规模优势,但由于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自我革命的勇气,故步自封,反而失去了产业互联网所给予的产业链整合升级的最佳时机。这就是所谓的“资源诅咒”。

与之相反,很多行业里规模并不大的企业,甚至在很多人眼里缺乏足够的资源与规模的企业,反而勇于创新与突破,它们以合作共赢、开放生态的全新的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型,实现产业的整合升级,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快速超越了很多行业龙头企业,达到了后者数十年都无法企及的规模与高度。

一个真正成功的产业互联网企业家,不仅要懂产业互联网,还要懂消费互联网,而且能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他才能实现从产品代言人向用户代言人的转型,这无疑给传统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地,一个成功的消费互联网企业家,不仅要懂消费互联网,还要懂相关的产业互联网,知道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传统产业链实现整合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消费升级后的需求。

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之间完全不同的属性,以及复杂的产业专业性所形成的高准入门槛,使得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并不能够轻而易举地取代传统企业成为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核心企业与领军企业。这恰恰为传统企业家提供了实现产业互联网战略转型的有利条件。不过,消费互联网的科技巨头也在迅速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从产业颠覆者与替代者转变为产业赋能者;它们与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强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建立多形态的合作联盟共赢机制,将自身在互联网领域的科技与基因赋能给传统企业,帮助它们借助互联网实现产业整合升级的跨越式成长,从而达到共建生态圈、合作共赢的目的。

对于传统企业家而言,这无疑是借助外力、实现传统产业基因向互联网基因变革的有利时机。因此,传统企业家需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心态和胸怀来引入全新的战略合作者,一起实现优势互补、收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

今天,传统企业家不仅有很多认知上的局限,还充满了对时代的焦虑与迷失感。只有认识到发展的方向,勇于自我革命,方能实现凤凰涅槃。传统企业家需要搭建全新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引入年轻人,让具有新思维的能人来掌舵,并为之注入足够的资源,甚至在发生利益冲突时,为谋取未来发展的动力与空间,不惜牺牲现有的利益。

成功是成功者的绊脚石,不变必死,变也有可能加速死。中国企业家、新东方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俞敏洪先生说:“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然而,自我革命往往是最难的。

变是我们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主题,不创新的风险比创新要高很多。企业家一定要有足够的认知和勇气去变革与创新。互联网从来都不是工具,它应该成为企业家必不可少的DNA;它需要渗透到每一位企业家的血液里,驱动他们不断地进行变革与创新。

企业家们,如果你错过了消费互联网,你还要错过产业互联网吗?

对于企业家而言,当互联网以“敲门”的方式走进来,它是朋友,是赋能者;当互联网以“踢门”甚至“砸门”的方式闯进来,它就是“强盗”,是跨界打劫者。

产业互联网在敲门,企业家们,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