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档案工作新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要有“人”“民”思维,注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我这里所说的“人”“民”,“人”和“民”是分别有所特指的。“人”,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人民;“民”,指的则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民族。

为什么要这样来表述呢?因为我想用两个最简单、最常见的词,来极简地诠释党的十九大的主题。

大家知道,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用两句话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可以称之为“双谋”。这两句话16个字,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根据我个人30多年对档案工作的理解和体会,这两句话16个字,同时也是我们档案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它应该统率我们档案工作的一切、贯穿我们档案工作的始终。而这两句话16个字的核心,则是人民和民族这两个关键词。所以,我们在档案工作中,就必须具有“人”“民”思维,也就是要时时考虑、处处考虑怎样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把为人民服务、为民族复兴服务,放到我们的每一个谋划中、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行动中去思考。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档案的建立、留存、接收、征集等方面,注重与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相关的档案,建立覆盖人民群众和民族复兴的档案资源体系。

过去我们在提建立档案资源体系时,提的是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那是在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条件下所提的。现在对照十九大精神来看,这样提还不全面、不完整,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档案资源体系不仅要覆盖广大人民群众,而且要覆盖民族复兴的各个方面。

档案资源体系覆盖人民群众,实际上是指覆盖到每个人,不管这个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是名人还是凡人,是对社会贡献大的还是贡献小的,甚至也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因为即使是坏人,也要建立他的档案,甚至还要重点建立他的档案。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档案,防止他继续危害社会;即使当他危害社会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档案,很快地惩治他。2000年有几个盗贼进入某机关行窃,后来公安部门就是根据其中一个人的指纹档案而抓获了这个盗窃团伙的。这说明建立坏人的档案,对维护社会治安有好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档案有针对性地教育改造坏人。电视里曾有报导,有些过去溜门撬锁的小偷,被改造成了替人们开锁的服务人员;有些过去靠“老千”为生的赌王,被改造成了揭露赌场秘密的反赌博宣传员。还有普通的平凡人、贡献不大的小人物,今天看来他们是这样,也许明天、后天,他们就会成为大人物、知名人物,或者他们的后代会成为大人物或名人。因为现在的社会很公平、很公正,阶层流动性很大,每个人都有出彩和成功的机会,每个人都存在向上流动的几率。从凡人到名人,有时不过几年甚至几个月、几天的时间。你今天不给他建立档案,明天就可能后悔。

在新时代,我们讲档案资源体系覆盖人民群众,不仅是指档案要覆盖到每个人,而且还指档案要覆盖到人的每个方面。过去我们讲人的档案,主要强调的还是民生档案,也就是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和基本生活需要的那些档案。而在新时代,人们的基本权利已得到了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也得到了满足,人们又开始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好生活。这是比过去更高层次的追求,其形成档案的面比过去要广多了。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形成的档案,在文化生活方面形成的档案,在社会交往方面形成的档案,在健康旅游方面形成的档案,在休闲养生方面形成的档案,在改造生态环境方面形成的档案等,我们过去就强调得很少、注意得不够,今后应该加强,注意把它们建立起来,有些还要接收或征集进档案馆。

把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每个人和人的各个方面,关键要树立“人的档案最重要”以及“人的各方面档案都重要”的新的档案价值观。为什么说“人的档案最重要”呢?第一,人是活的,而事和物则是死的。假如我们已经把关于事和物的档案丢失或销毁了,那么,事和物都不会声张;但如果我们把人的档案丢失或销毁了,人则会来上访。最近十几年来,社会上不少上访案件、群体性事件,就是因为一些单位把人家的人事档案弄丢了,又不给人家补,人家就上访,要求补全档案。第二,人是群居的、社会性的,涉及人的档案如果集体丢失,人们还往往会集体上访,甚至造成社会动荡。2006年,日本发生公民养老金档案大量丢失的事件后,日本全国群情汹汹,舆论哗然,结果,先是导致自民党丧失连续几十年独立执政的地位,接着又导致首相下台,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第三,人是代代相传的,一个人死了,还有儿子、孙子甚至子子孙孙,都还会用到关于他的档案。比如,2005年台湾地区国民党领导人连战在首次访问大陆时,就获赠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有些省和单位负责人赠送他的关于他爷爷、父亲和母亲的档案,让他欣喜不已。所以涉及人的档案的作用时间,一般要长于涉及事或物的档案,有些编写家谱的人,甚至会利用几百年前的祖先档案。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档案利用中,大多数利用者都是普通老百姓,而不是公务人员或学者;大多数利用者用的档案,都是关于人而不是关于事或物的。因此,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人的档案价值重大,凡是涉及人的各方面的档案,我们都应该全面地接收、征集、留存,否则将来会吃亏、会后悔,特别是会让一些人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

档案资源体系不但要覆盖所有人的所有方面,而且还要覆盖民族复兴的所有部门、所有方面。也就是说,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不但要注重涉及人的档案,而且还要注重涉及民族复兴的档案。因为个人幸福重要,民族复兴更加重要,没有民族复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持久的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是全面的,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段才能实现的伟大事业。它既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五大建设,也包括统战工作、国防工作、台港澳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可以说,包括我们党和国家的各方面工作、各部门工作,所以我们的档案资源体系,应该包括我们党和国家各个部门在各方面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它既应该包括上层机关的档案,也应该包括基层机关的档案;既应该包括大单位的档案,也应该包括小单位的档案;既应该包括强势部门的档案,也应该包括弱势部门的档案;既应该包括国有单位的档案,也应该包括私营单位的档案;既应该包括境内机构的档案,也应该包括境内机构设立在境外的机构的档案。所以,档案工作应该对立档单位全覆盖,应该监督指导所有的立档单位全部建立档案,应该保证所有立档单位的档案最后全都有归属、全都有去处。这样,我们的档案资源体系,才可能是健全的、合理的。而目前来看,我们还不能说已经全部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今后在这方面还要不断地检查缺漏、补全补齐。

2.要在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服务方面,注重围绕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建立方便人民群众、能有效为民族复兴各方面服务的档案利用体系。

过去我们在提建立档案利用体系时,提的是“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现在用十九大的主题来对照,还显得不够全面和完整,还应该补上民族复兴这一块。也就是说,档案利用体系,不仅要覆盖全体人民群众,而且还要覆盖民族复兴的各方面工作,档案服务应该覆盖从事民族复兴事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要把档案利用的触角延伸到每个部门和单位,要把档案利用服务送到每个部门和单位,要让档案利用的体系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单位,要让每一个需要利用档案的部门和单位都能方便快捷地利用到档案。事实证明,档案能够帮助每个部门和单位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帮助每个部门和单位更好地为民族复兴作贡献。同样,每个部门和单位也有利用档案的需求,也都可以通过利用档案来提质增效,助力民族复兴。所以,我们的档案利用体系,也应该像覆盖每个人那样,覆盖每个部门和单位;我们各级档案部门,也应该像为人民群众服务那样,积极主动地为各个单位服务。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要注意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推送技术,建设智慧档案馆、室,为利用者主动推送相关档案。

3.要在档案开放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特别是负面信息,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数据。

无论是公开政府信息,还是开放档案,都不要随意公开个人负面信息和个人隐私,不要泄露公民的各种个人信息数据。这也跟个人幸福有关。如果个人信息都暴露了,特别是个人负面信息、个人隐私都暴露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人就可能随时被别人人肉搜索、脱光示众,被抹黑、被污辱、被讹诈、被骚扰,就没有幸福可言,人民幸福就会大打折扣,受到影响的人就会同公开或泄露这些信息的部门打官司,影响社会团结和稳定,这不利于民族复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诈骗案,都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造成的。因此,个人信息泄露确实对民族复兴不利。档案开放和利用应该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4.要在档案工作中注意调动人的积极性。

档案各项工作都是由人来从事的,人的积极性和素质,对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都尤其重要。因此,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在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把做人的工作放在第一位,经常做人的工作,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去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千方百计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更加出彩。

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既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和国家永远的中心和重点。具有“人”“民”思维的人,坚持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作贡献的人,就永远在中心,不会被边缘;就一定有地位,不会被矮化;就一定很重要,不会被轻易精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