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建筑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 建筑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企业协同理论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术界开始对企业协同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1965年,安索夫(Ansoff)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认为协同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方式,并在《企业战略》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多个企业之间的共同协作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观点,探讨了通过协同战略将企业的多元化业务相互关联,拓展企业发展空间问题,进而提出两个或多个企业进行资源共享不但有利于提升整体效益,还能构建互利共生的关系网。

在安索夫协同概念的基础上,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aken)将协同的理论系统化,并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协同学理论。哈肯认为社会领域也同自然界一样存在各种系统,系统有多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同类型的子系统共同组成了具有差异化的整体系统,且可将各子系统进一步分解为若干要素。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与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作用关系,能够促使系统向有序协同的方向不断演化。

20世纪80年代,Porter以企业价值链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企业协同效益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认为协同效益能够通过企业间的有形关联、无形关联以及竞争性关联表现,并且从增加企业收益和协同行为可能产生的成本两方面衡量协同效益。例如,用两个企业在协同后所做出的妥协以及为完成协同工作所付出的成本衡量协同效益等。因此,要通过协同为企业双方带来价值,必须合理考虑协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日本战略学家伊丹敬之拓展了协同的概念,认为协同能让企业资源效能最大化,即协同能将资源分解为隐形资源和实体资源两种。实体资源不具备资源的特殊性而不能成为维持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隐形资源具备资源的独有性而对企业的内生驱动作用较大,因此,拥有丰富的隐形资源是维持企业竞争力的重点。伊丹敬之还将“互补效益”定义为通过提高实体资源使用效率实现成本节约或者销售额增加而产生的效益;将使用隐形资源产生的效益称为“协同效益”,认为隐形资源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随后,美国学者Bazel和Gale(1987)从企业并购角度对企业协同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企业的协同效益表现为企业并购后的整体绩效,且不等同于将企业效益简单汇总后的绩效;认为如果市场营销费用和研发费用在企业运转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则企业并购后所带来的协同效益将更明显,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统一管理来控制市场营销和研发的费用以提高协同效益。

20世纪90年代,Weston根据安索夫对协同效益的分类将其划分为经营、管理和财物三个方面,认为协同效益主要表现为效率,通过协同行为能提高单个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而提高系统中各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率,从而获得协同效益。

马克·L.赛罗沃受伊丹敬之协同观点的影响,认为只有通过协同使关联公司的整体绩效大于公司独立存在取得的绩效,才能产生协同效益。通过研究企业协同效益提出企业在进行协同时如果未进行战略制定、系统整合,将难以产生协同效益。赛罗沃的研究为发挥协同效益的最大化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随后迈克尔·古德(Michael Goold)和安德鲁·坎贝尔(Andrew Campell)等从协同战略带来的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研究协同效益。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从理论提出、理论引入、协同效益的来源到协同效益的分类的过程拓展了协同理论的应用范围,为深入研究协同效益提供了理论指导。但国外的相关研究多是基于企业角度,缺少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而进行企业协同方面的针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