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兴趣:发现天赋的捷径
孩子的天赋在哪里?应该怎么找到孩子的天赋?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把突破口聚焦在孩子的兴趣上。从兴趣入手发现孩子的天赋,是一条捷径。那么,天赋与兴趣究竟是什么关系?孩子的兴趣等同于天赋吗?
虽然天赋的外在表现是“擅长做一件事”,但是在很多时候,孩子感兴趣的不一定就是他擅长的。比如,一个孩子喜欢跳舞,但是他不能用舞蹈表达他的情感,舞蹈没有成为他表达情感的语言,那么他就不具有舞蹈的天赋;有的人喜欢唱歌,可他就是五音不全,那唱歌也不是他的天赋。又如,一个孩子看起来喜欢钢琴,但是他只有三分钟热情,那么钢琴就和他的某一个玩具一样,玩够了就腻了,并不属于他的天赋;一个孩子喜欢摄影器材,他可能对相机镜头爱不释手,但这并不代表他喜欢摄影,也许他的兴趣在于零部件的机械构造。
所以,兴趣爱好不能等同于天赋。兴趣属于人的喜好,如果我们喜好的并不是我们所擅长的,那就不是天赋。但是如果孩子热爱的,就是他所擅长的,这就很可能是他的天赋。因此孩子的天赋至少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就是“擅长”且“热爱”。
在这种情况下,天赋是可以经过强化,变成孩子的特长的。这是因为,一个人把喜欢的事做得不错,就会得到大家的称赞。这些称赞又会转化成成就感,产生新的动力来鼓舞他,使他把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事做得更好。比如打篮球,假设一个人的年龄、身高、弹跳能力等条件非常适合打篮球,那么他一旦接触篮球,就会表现出超越他人的能力,并赢得好的成绩。这些成绩会鼓励他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把篮球打得更好。所以,孩子感兴趣的点,不等于孩子天赋所在的点。但是孩子天赋所在的点,往往会是他感兴趣的点。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答案,就是天赋往往会以兴趣的形式出现,所以在这里,我们姑且把孩子的天赋称为孩子的“人生兴趣点”。
那么由天赋而诞生的“人生兴趣点”,与孩子在生活中的爱好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家长又该怎么分辨呢?第一个区别,就是对这个“人生兴趣点”,孩子并不是只有“三分钟热情”。我们家长都知道,很多玩具,孩子很快就玩腻了,那种短暂的愉悦感很快就消散了。但是由天赋而诞生的兴趣点有着更长久的生命力,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钻研,在其中越陷越深。这是“喜欢一件事”和“喜欢研究一件事”的区别。重点不是喜欢,而是研究。这是一种带着思考与实践的,对一件事情的原理进行深入的探索、挖掘的行为。由此可以延伸出来第二个区别,就是由天赋而产生的兴趣点具有可以发展成事业的属性。比如,孩子们对玩游戏、看动画、吃鸡腿感兴趣,但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消遣,往往都是对人的消耗。而由天赋而诞生的“人生兴趣点”却可以让人在某个方面不断地进步与提升,让人变得越来越专业,因此,这个点可以在将来发展成为孩子人生的事业。一个喜欢天天吃鸡腿的孩子和一个喜欢天天学成语的孩子,他们未来事业的走向一定是不一样的。
清楚地辨认孩子的天赋,涉及如何分辨天赋的类型。兴趣很可能代表着孩子的天赋,但是天赋绝不仅限于孩子的兴趣范围,很多不以兴趣为表现的方面,依然可能存在着孩子的天赋。也就是说,人的天赋有着多种多样的类型。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家长在寻找孩子天赋的过程中,会把目光集中在文体、艺术方面,其实,孩子的天赋远远不止这些。天赋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进行细分。比如,技能类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能成为孩子的天赋;又如,习惯类的,一个孩子特别整洁,干活很利索,他很可能具有后勤管理的天赋,这种天赋是表现在日常习惯和细节中的;再如,性格类的,你看有的孩子十分有礼貌,他们会微笑着和人交流,这种亲和力就可能是他的外交天赋,而不仅仅是他的性格。
有些天赋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在比较小的孩子身上显现出来。比如艺术类的、语言类的天赋,对“数学”“美术”,甚至“文学”“哲学”的思维和认知,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家长去发现。在我看来,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天赋的孩子,只存在不善于发现的家长。所以孩子身上的许多特点都可以作为天赋来发展,甚至我们以为的他们身上的“缺点”,都可能是某一种天赋。比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爬高,上树、上房都不在话下,这就可能是他的运动天赋;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他可能善于思考,那么思考就是他的天赋;一个经常搞破坏的孩子可能善于探索,那么善于探索就是他的天赋。我们家长有时候喜欢轻易否定孩子,喜欢“一棒子打死”地断言一件事。就像我们看到一个五音不全的孩子,会觉得他不适合搞音乐。事实上,他虽然唱不好歌,但是可以去编曲、作曲,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只要我们家长不放弃、不武断,就能看到孩子身上的特点,然后剩下的,就是去确认这个特点能不能作为他的天赋来发展。
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所以在还没有发现孩子天赋的时间里,我们家长可以在摸索中等待。首先,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体验与尝试”。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什么,所以我们可以带他们去看世界,去“体验与尝试”。
体验什么、尝试什么呢?通常我们会带孩子去做“生活的体验”“自然的体验”“学习的体验”“游玩的体验”等。这些本身都很棒,但是如果我们家长为体验加上一个前提,也就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发现的意识”,有了发现的意识,那么体验本身就成了我们发现孩子天赋的一种尝试。这些“体验与尝试”对孩子来说和往常一样,但对我们家长来说,却成了我们在孩子身上找到“灵感”的方法和手段。
以我为例,为了帮助子钦找到兴趣点,在他两岁多到四岁期间,我每次带他去公共场所游玩,但凡遇到各种免费的体验课,比如弹钢琴、打篮球、拳击、画画等,我都会带他参加。参加的目的不是上课,而是方便我在一旁观察他的反应,从而找到真正属于他的“人生兴趣点”。这并没有额外占用我们的时间,却增加了很多体验的乐趣。子钦的性格比较随和,我看到的他的所有反应,都是对体验的项目既不排斥,也没有很兴奋。
孩子需要在父母的带领下体验世界,虽然这种体验不一定能帮助家长看到孩子的天赋,但是孩子天赋的展现离不开他们对世界的体验。
就这样试了很多项目,我觉得那些都不是他的兴趣点。我采用的判断方法是逆向思维,就是说,如果他的态度是“不太确定”,那就一定不是。不过不是也没关系,这种事情不能着急,需要多一点耐心。天赋并不那么容易找到,有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儿,也过得不错。我们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除了“体验与尝试”,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帮助我们发现孩子的天赋。但无论是什么办法,都离不开我们家长的细心。相信只要我们多留心,帮孩子找到天赋是迟早的事。孩子的兴趣点常常在偶然间不经意地体现出来,特别容易被家长忽略。细心就是我们最“笨”的,但也是最踏实的办法。只有在细心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从“体验和尝试”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才更容易判断孩子所体验和尝试的是不是他的天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为什么我的细心落不到实处、为什么我抓不到孩子的重点”,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原因多数在于我们缺乏对孩子的了解,所以才落不到实处,才抓取不到有效的信息。
另外,我们在摸索中等待时,还要注意这样几个事项。
第一,避免盲从。现在的孩子,三岁就有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招生广告很有说服力,但子钦一个都没有报。原因是我带他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就可以观察他的兴趣点了,没有必要再通过补习班,耗费大量的精力,强迫性地赋予他任何特长。
其实如果子钦愿意,我也会给他报补习班。但是我知道,本事这个东西是一个人学不完的,强迫只会让结果变得更糟糕。那些名人的励志故事只适合他们自己来主演,并不适合安到我们孩子的身上。因为每个人的幸运都不可复制,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方法和认知,这会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复制别人的幸运,所以我们要避免盲从。
我看到过一些例子,比如一个小朋友一边哭一边弹钢琴,这就让人很心疼。我觉得脱离了孩子的兴趣去强行培养,那就是我们在用家长的虚荣去置换孩子痛苦的童年。所以不能看到人家怎样,咱就怎样。每个小朋友,都有他了不起的地方。不忌妒也不嘲笑他人,专注于自己孩子的成长,才能使孩子的能力和心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二,避免攀比。从我留心观察,到发现子钦的兴趣点,前后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其间我了解了各种关于教育的理念,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举个例子,在子钦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幼儿园请了一位外教,每天英语测验完排名次时,子钦总是最后一名。最初我觉得这无所谓,毕竟我曾经也是最后一名。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三周,我开始担心,担心他就此养成当“老末”的习惯。于是我找老师商量:“咱们测验能不能不排名次,如果他习惯了当‘老末’,以后万一学习好了,不适应可咋办!”
老师答应了,可是没过两天又开始排名次,子钦还是最后一名。就在我思考该怎么办的时候,偶然间看到的一幕帮我做了决定。那天我去接他,看到一个经常排第一名的小朋友,由于那天没有排第一,他正在地上打滚、哭闹。而我从他妈妈在一旁责怪的话语中听出来,原来他们每天放学后都专门补习第二天的英文测验,目标就是得第一。我知道这个情况后吓了一跳,就给子钦换了个幼儿园,相当于惹不起就躲了。
攀比是没有尽头的,每一个幼儿园、小学都会有各种各样优秀的孩子。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过别人,而是发展自己。如果学习的目的就是争第一,那么人早晚会变得很狼狈。在攀比的心态里,我们并不容易看到真正属于孩子的天赋。
第三,我们要学习沟通。和孩子的沟通往往是最难的。其实在我们陪伴孩子的整个过程中,沟通无处不在。我会在后文中专门拿出篇幅,谈谈怎样通过沟通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正是因为有了合适的沟通,我和子钦在一起时,才会形成大家所看到的一种交流的氛围。网友们评论说,看到我和子钦在一起的样子,不是一个家长在和孩子对话,而是两个朋友在交流。看到这样的留言,我感到欣慰。我非常反对、反感自己在孩子面前成为那种“唯一正确”的人,所以随着子钦长大,我对他使用命令口吻的次数越来越少,我越来越喜欢和他平等地探讨一个问题,我由衷地希望他能够拥有一个自由的童年。在家庭教育的“演练场”,我们可以通过沟通,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家长从主动“进攻”的位置退到被动“防守”的位置,而孩子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索。
关于沟通的话题有点复杂,我再多说两句。如果你希望和孩子形成良好的沟通,与其生搬硬套别人的理论,不如好好利用你和孩子双方的性格特点。我们身上的很多性格特点都具有两面性,利用好了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优势。我们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天赋,完全可以从这些性格的优势和缺陷出发。我们要利用孩子的性格,同时也要利用自己的性格。比如,我的性格偏向追求人的平等、事物的平衡,基于这样的心态和孩子交流,会促使气氛融洽,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那么我就能更容易地看到他身上的特质。又如,你是一个领导欲比较强的人,那么和孩子在一起时,你就可以表现一种强者的能力,让孩子信任你、佩服你,一样可以形成沉浸式的、有效的沟通,从而发现孩子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我们和孩子双方的性格特点,来达到良性的沟通。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而且会让我们和孩子都很舒服,但前提是要对孩子有所了解。
第四,我们家长需要一双“愿意看到孩子优点的眼睛”。如果没有这样一双眼睛,那么即使我们了解孩子,也很难发现他的天赋。
我们是愿意看到和承认别人优点的人吗?如果不是,我们至少可以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一点调整和改变,不然我们所付出的就难有收获。我们从最初的陪伴和悉心的照料,到带着他们去尝试、去体验世界,再到通过不盲从、不攀比来培养自己平和的心态,最后运用双方的性格特点,和孩子形成无障碍的沟通,我们距离发现孩子的天赋越来越近。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一双“愿意看到孩子优点的眼睛”。
有一次,我和一位博主朋友交流,她说她的儿子能够发现美,从小就喜欢文学、音乐、美术、摄影、表演,并且经常表达对审美的看法,但可惜的是样样都不精通,所以她并不认为孩子会在艺术上有所成就。我当时感觉,这孩子的每一个爱好都像是在为了一个目标储备能力,而“服化道摄录美”正是导演的基本功课。于是我对这位朋友谈了我的看法:“他未来可能成为一名导演,如果有机会,你可以支持孩子制作实验短片来进一步观察。”这位朋友听我说完,眼睛一亮,开心地对我说:“也许你是对的!”
其实在教育面前,对与错并不容易判定。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善于发现的这种行为本身,才是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当我们拥有了这样一双眼睛,孩子就会在我们的注视下,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看着孩子,孩子望着远方。
在摸索中等待,是我们在眼前一片黑的时候迈出去的脚步。因为想要发现孩子的天赋,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而是需要主动地摸索。孩子的天赋并不是表现出来,然后就被我们发现这么简单。从表面看,孩子不会给你任何有效的信息,但是如果你揭开这层表象,看到深层的本质,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孩子已经给了你足够多的信息,一直渴望你去发现他,只是你之前没有看懂他的行为、听懂他的语言。
为此,我们需要“愿意看到孩子优点的眼睛”。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我们小时候就知道,长辈们对我们的打击会对我们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对我们精神上的鼓舞会带给我们心灵的力量。今天,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心灵的力量给予我们的孩子。这么好的事,我们又何必那么腼腆、吝啬呢!
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当你真的帮到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也成了受益者。就比如,我们用以上方法去寻找孩子的天赋,一定会因为陪伴而获得巨大的收获。因为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会去观察与思考,会去陪伴和交流。那么即使暂时没有找到孩子的天赋,我们也会得到一样珍贵的东西,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宝贵时光,它已经成为彼此最难忘的记忆。
这种陪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和意义是难以估量的。其实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是教育的问题。我们教育孩子不单单是让孩子成才,还要让孩子成为人才。成为人才首先要成人,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人的情感、人的品德的人,是我们送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而这一切的基础,往往就在于家庭教育。
你就不会老了
子钦:木星自转一周十个小时,上面的气流每秒三百公里,那个大红斑跟着一起转都没有散。近些年,我们发现这个大红斑在不断地缩小,伽利略发现它的时候,它的直径能装下四个地球,现在只能装下一点三个地球,按照这个计算,用不了多久这个大红斑就要消失了。然后地球上持续最久的台风是一个叫作约翰的台风,能持续三十一天,人家大红斑持续四百年,还在那儿刮呢,伽利略发现它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大红斑了。
我:哦!
子钦:木星转一周是十个小时,非常快,它公转一周十二年。我告诉你,你如果生活在木星上,过一万天才长一岁。
我:一万天才长一岁,那么久啊!
子钦:嗯,那你就不会老了。
这段对话发生在2020年夏天,这时候我已经发现了子钦的兴趣点,正是在发现过程中的陪伴,让我体会到了家长和孩子之间感情的融洽,体会到了他对我的爱。当他说完“那你就不会老了”,我心里忽然有一种感动,原来孩子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我们的爱的!
有人说中国人感情含蓄,不善于表达爱。其实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种表达不在于语言,而在于心。这反而是我们东方人所擅长的。关键就在于我们细腻的心思,到底用在了哪里。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成全别人的理想,而不是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作为家长,你有多少真心的在乎、有多少换位思考,就一定会有多少发现。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当然在乎我的孩子,我最在乎的就是我的孩子,但我还是没有发现他的天赋。”父母怎么会不在乎自己的孩子呢?我们缺少的,往往是换位思考。所以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
太阳系里最高的山
我:太阳系里最高的山是地球上的吗?
子钦:不是,是火星上的。
我:火星上有山吗?
子钦:有,特别多山。它的高度是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三倍。三个珠穆朗玛峰才能填满一个火星上的最高山——奥林匹斯山。
我:哇!山的名字叫什么?
子钦:奥林匹斯山。地球上有奥林匹斯山,火星上也有奥林匹斯山。奥林匹斯山是个火山,但它表面的熔岩告诉我们它只是在休眠。火山就三种,一种是活火山,一种是死火山,一种是休眠火山,它就属于休眠火山。
这段对话发生在2019年12月。当时子钦四岁,我还不知道他对科学有天赋,如今看来,他分明是在向我释放“足够多的信息”,渴望我去发现和帮助他。可是我当时只是觉得他很有趣,仅此而已。您看,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容易这样“看不懂孩子的行为,听不懂孩子的语言”。而陪伴能帮助我们去发现。当时我们这样聊了半个多小时,我完全不知道他下一句会说什么。等他说完“黑洞”“引力”“快子”“量子纠缠”等话题,我去查证了他说的有没有科学依据。虽然我还是没有因此重视他的爱好,但是从那时起,我们父子之间多了很多的话题,经常展开一番讨论。
正是因为这些日常的陪伴,我才看到了子钦的天赋。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和成全孩子的理想,而不是达成我们自己的目标。现在综合来看,似乎每个孩子都会在四岁左右的时候,给我们家长一个“空当”,让我们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学习思考、提升自我,从而感受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天赋和理想。所以,我真诚地建议家长朋友,一定要重视孩子四岁左右这段时间的表现。
判断孩子在某方面是否有天赋,可以依据孩子对事情的兴趣度、敏锐度、专注度、深入度来判断。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判断孩子是不是具有某方面的天赋,除了兴趣度,家长还可以从下面这几个角度进行确认。
第一,敏锐度。在孩子有天赋的领域,他们会表现得思维敏捷、目光尖锐,他们会在这个领域表现出超越他人的观察力。
第二,专注度。孩子对其有天赋的领域的专注程度会异于常人,因为全神贯注,所以他们的学习效率会非常惊人。而且,他们在其有天赋的领域会长时间地专心致志。
第三,深入度。这里不是专注的深入,而是在该领域思考和实践的深入。在兴趣度没有被破坏的前提下,他们会深入研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