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购种与种植(上)
当天,邻村村长带着几个人来他们村,两个村子虽然离的近,但自从雪崩之后,两个村长再也没见过面。
看到他们村正在建设中的围墙,几人明显一愣,云村这也太小心了。
看到他们,原本干活的人停下动作,纷纷聚集到村长身后,场面看起来像是要打群架。
本来想跟你们商量对付老虎的,看来你们早就有准备啊。
早上的声音他们也听到了,如果不是这样,还不会过来。
没办法,我们村人少,不围起来,太容易出事。
他们村是附近几个村子人最少的,来的这个村子人数是他们村人数的二倍。
“不介意我们看看吧。”他打算回去也封村,人再多,也没有能打虎的啊。
“看呗,也没什么秘密。”这东西,他不让看,人家立在旁边也能全看完,还不如一开始就大大方方的让看。
要说这云村,李家庄是真的佩服,就数他们会折腾,前段日子的地热水供暖也是他们折腾出来的,他们村只能花粮食请人来打井。
这才多久,人家又开始封村,人少就是好商量,他们村都快分解成两个村子了,也不知道这次封村又会有多少人不同意。
李家庄的村长在走的时候还特地找到陈建民,给他塞包自己都没舍得吸的烟,套近乎说:“老哥,你们村要是再有什么好东西,一定要记得我们呀,咱们是邻村,互帮互助嘛。”
陈建民当然笑眯眯的答应,等人一走,就自言自语:“互帮互助,咋就看到我们帮你们,你们啥用也没有。”
不是他瞧不起李家庄,上次去李家庄打井的人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几块太阳能板,他们村没人会搞这个,太阳能板就一直在雪地里埋着。
哎,这么说来也不是那么的一无是处。
因为老虎声,接下来的几天,所有人都是心惊胆战的,幸好就那一次听到老虎声,也许对方只是路过。
而且,经过这几天的加班加点,封村彻底完成,还安上了笨重的大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家里粮食能不能支撑半年都是个未知数。”封村结束之后,白母计算了一下家里的粮食。
白父盘腿坐在地上,说:“现在大家都是有出无进的。”时间一长,谁也跑不了。
“反正接下来也没什么活,我少吃点就行。”白睿倒是光棍。
他家没养鱼,养鱼确实可以源源不断的收获鱼,可就他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恐怕等不到鱼产卵长大,大家就吃不上饭了,还不如留下粮食,还能多吃几天。
最大的工程,封村结束,全村人迎来难得的休息时间,唐清到村里原来的农产品店买蔬菜种子。
刚出门,就被在窗边无所事事的陈丹丹喊住,问她去干什么。
反正鱼菜共生以后也是要教给大家的,现在说出来也没什么关系,“我去买种子,试试鱼菜共生能不能行。”
“我跟你一起!”年轻人总是这么的朝气蓬勃,刚说完,陈丹丹拿着围巾帽子就跑出来,要一起去。
她爸妈不给她粮食,她就没办法买种子,老早她就盯着唐清,专等她去买种子呢。
“唐姐姐,你家的鱼菜共生已经做好啦?”
“鱼塘还没挖,想过两天再找村里人帮忙挖,上面放植物的水槽做好了,我把种子买回去,这几天泡上,等鱼塘挖好,种子差不多也应该发芽了。”
这种鱼菜共生系统,不能直接把种子丢水里,大多数种子会被淹死,要等发芽之后,再转移阵地。
“我能去你家看看吗?”
“当然可以。”她最好能全部学会,这样之后教村里人的时候,两个人一起教,她也不至于太忙。
很久以前,大家种菜,用的都是自己留的种子,后来随着外面售卖的种子越来越便宜,品质越来越好,大家也就不自己费劲吧啦的留种子。
到现在,种子只有农产品店才有。
白母坐在窗边织毛衣,她把以前很多不穿的毛衣都拿出来,拆掉,给大家重新织毛衣,这样更暖和,大小也更合适。
抬头放松脖子的时候,看到对面两个人,其中一个像是唐清。
“那是不是唐清啊?”
正在帮爷爷调收音机的白睿凝神一看,还真是,她去对面干什么?
“我要生菜种子、香菜种子、芹菜种子、韭菜种子、大葱种子,先这几样,每样两包,还有水稻种子……先来一斤吧。”
她选的这几种蔬菜都是体重比较轻,而且喜阴的蔬菜,有的蔬菜甚至不照阳光也能生长的很好,比如韭菜。
至于水稻,是用来防患于未然的,等到后面她解决光线问题,第一时间就要种水稻,水稻毕竟是主食之一。
“买这么多你家种的下吗?”他家是卖农产品的,当然在地热水刚被打出来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在不太冷的一楼和二楼能种菜的地方全部种上蔬菜。
即使是这样,也没种多少,唐清要这么多,家里明显种不下。
“没事,我最近正在搞水培,种的下。”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一袋粮食,等他称好之后把剩下的重新塞回去。
“水培?”
“嗯,要是能行,到时候就教给大家。”
“那感情好!话说这段时间,要不是你,大家这生活还不知道什么样呢。”
至于不成功?他没有想过,在他看来,这太阳能发电还有地暖都能让唐清搞出来,她说搞水培,就一定会成功。
在他们村,现在大家提起来赞不绝口的,已经不是村长,而是唐清了。
听说她还单身,好多人家都是蠢蠢欲动,想着是不是给她拉个媒什么的,要是自己家或者亲戚家有合适的那更好。
可惜,动作还没开始呢,看到白睿代表她家出来封村,蠢蠢欲动的心瞬间偃旗息鼓,哎,便宜白家小子了。
自从上次打井之后,再没人进过她家一楼,陈丹丹是第一个,此时的一楼跟白睿来的时候已经大不一样。
两排货架整齐的摆放着,两边都挂着白色的塑料管道,旁边是好几盆鱼,只等鱼塘建好放进去。
另一个屋子门板被拆掉,蒙着塑料布,塑料布上都是水汽,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看,这个就是我做的水培管道,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空间,不过我能找到的管道太少,暂时只能做两排,等以后再找一些,争取把一楼全部沾满。
至于水管从哪来,她暂时还没想到呢。
见陈丹丹时不时看向旁边被塑料布蒙着的房间,唐清也主动解释,“那个房间是打算以后用来养殖蘑菇和木耳的,现在蒙上,先稳定好环境。”
蘑菇和木耳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冬天天太干,不采取措施,不适合它们生长。
“哦!”陈丹丹恍然大悟,唐姐姐想的可真多呀,她都还没想到这些呢。
小心翼翼的把种子撒在浸泡了水的卫生纸上,尽量让它们每一个都分离开,不挨在一起,“这样就可以了吗?”
陈丹丹是第一次用种子种东西,以前占据她生活的就是学习,帮唐清浸泡种子这种事情,她第一次做。
“可以,大部分种子浸泡上一到五天,就可以发芽,你要是没见过,可以天天过来看呀。”
她还是挺喜欢这个小姑娘的,反正她一个人在家也无聊,两人一起,还能说说话。
陈丹丹用力的点点头,她从小到大,因为父母的关系,一直都在努力读书,再加上小时候上的学校是村里的学校,对于素质教育这块并不重视。
城市里的孩子发展的兴趣爱好她都没有,作为农村孩子,她也没有真正看过植物从种子一点点长大。
现在突然不用学习了,她家也没有闲书,就这么闲下来,她居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只能每天看教科书,试图找点事情做。